周燃關閉了與Nyx的聊天框,那個灰色的判詞,【你贏不了的】,在他眼中已然化為灰燼。
現在,他有了鑰匙。
接下來,就是去拿那把鎖。
風險評估在他腦中飛速進行。
直接闖進去搶?那是莽夫的行為,還沒碰到證物袋就會被當場擊斃。
再用外賣員的身份進去一次?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借口,愚蠢至極,只會立刻引起懷疑。
他需要一個理由。
一個光明正大,合理合法,讓警察主動為他敞開大門的理由。
一個能讓他接近技術科,接近那個證物架,并且不引起任何人懷疑的理由。
既然他們不讓他進去。
那就……讓他們自己走出來。
周燃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如同黑夜中捕食的孤狼。
他需要制造一起“事件”。
一起與李明案息息相關,卻又巧妙地指向錯誤方向的“小事件”。
他要主動拋出一塊骨頭,一塊看起來鮮美多汁,足以讓獵犬們奮不顧身撲上去的骨頭。
當所有的獵犬都沖出去追逐那塊骨-頭時,巢穴,自然就空了。
他打開一個加密的文本編輯器,開始構建他的“骨頭”。
每一個字,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
他要扮演一個角色:一個李明生前的朋友,一個懂點皮毛技術,但又膽小怕事,只敢在網絡上匿名爆料的“知情人”。
“我知道李明的事,他絕不是自殺!華鼎那幫畜生逼死了他!”
“他早就料到自己會出事,他留了后手!”
“別再盯著他那些私人物品了,真正的秘密,根本不在那里!”
“他是個頂級的技術偏執狂,他怎么可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去查!去查城西那家‘研磨時光’咖啡館!”
“那是他生前最喜歡去的地方,他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里,連接著店里的公共WIFI,一待就是一下午!”
“我親耳聽他說過,他利用那個咖啡館的路由器,搭建了一個隱秘的跳板!”
“所有的證據,真正的賬本,那些能讓徐世昌永不翻身的黑料,都通過那個跳板,上傳到了一個位于東歐的加密服務器上!”
“他設置了‘死士開關’!如果他長時間不登錄,服務器上的數據就會自動銷毀!”
“快去查!查他死前一周,那家咖啡館路由器的后臺日志!找到那個通往‘195.12.77.18’的異常連接記錄!”
“再晚就來不及了!!”
寫完最后一行字,周燃滿意地笑了。
這篇爆料,真假參半,虛實結合。
“研磨時光”咖啡館是真的,李明確實常去。
“技術偏執狂”的人設是真的,符合李明的性格。
但“路由器跳板”和那個東歐IP地址,則是他精心編造的謊言。
一個聽起來無比真實,充滿了技術細節,足以唬住外行,也能讓內行覺得“有這個可能性”的謊言。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將警方的視線,從那枚小小的U盤上,徹底移開。
讓他們相信,真正的“大秘密”,遠在天邊,在一個虛無縹緲的服務器上。
從而,讓他們忽略近在眼前的,真正的“潘多拉魔盒”。
他通過十幾層匿名代理,將自己的IP地址偽裝成一個混亂的肉雞網絡,然后將這篇“匿名爆料”,發布在了本市一個半死不活的本地論壇的雜談區。
就像把一滴墨水,滴進了一片泥潭。
然后,他換上另一條線路,用一個全新的虛擬號碼,撥通了市局的報警電話。
他沒有用自己的聲音,而是用軟件處理過,變成了一個略帶緊張和沙啞的中年男聲。
“喂,警察同志嗎?”
“我要報警!不,不是報警,我是要提供一條線索!”
“關于前幾天那個華鼎資本員工墜樓的案子!”
“你們快去看看‘海角論壇’!有人發了內幕!說那是謀殺!”
“帖子里有關鍵線索!說證據在一個咖啡館的路由器里!你們快去啊!晚了就沒了!”
說完,他不等對方回應,立刻掛斷了電話,銷毀了號碼。
……
市公安局,技術偵查科。
辦公室里依舊是那股臭氧與咖啡混合的味道。
年輕的技術員小劉正盯著電腦屏幕,百無聊賴地刷新著新聞網頁。
李明的案子,上面已經定性為自殺,所有物證入庫封存,只等按流程結案。
雖然他心里也覺得蹊蹺,但隊長陳海都說讓他們別查了,他一個剛入職沒兩年的小兵,又能做什么呢?
“陳隊,指揮中心轉過來的一個警情。”一個女警敲門進來,將一張打印紙遞給了辦公室里正在看卷宗的陳海。
陳海,技術科的負責人,一個四十多歲,眼神銳利如鷹的中年男人。
他接過那張紙,迅速掃了一眼。
“海角論壇?匿名爆料?”
他皺起了眉頭,這種網絡上的東西,十有八九是捕風捉影的謠言。
“又是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鍵盤俠。”小劉湊過來看了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
“路由器跳板?東歐服務器?死士開關?呵,電影看多了吧這人。”
陳海沒有說話,他點上一根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目光在那張紙上反復逡巡。
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案子沒那么簡單。
李明的死,太干凈了,干凈得就像是被人精心擦拭過一樣。
上面催著結案,內部有人暗示他不要深究,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那個U盤,他們也嘗試過讀取,但所有的設備都顯示“無法識別”或者“硬件錯誤”。專家初步判斷是U盤本身已經損壞。
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指向全新方向的線索……
“陳隊,這明顯是假的。”小劉看隊長在沉思,忍不住說道。
“你想想,真有這么重要的證據,他會放在一個公共咖啡館的路由器里?那不是等著被人發現嗎?而且用公共WIFI上傳,那得多慢多不安全?邏輯上就說不通。”
陳海吐出一口煙圈,煙霧模糊了他銳利的眼神。
“邏輯?”
“有時候,辦案最忌諱的就是被我們自己的‘邏輯’框住。”
“罪犯的邏輯,和我們的邏輯,不一定在同一個頻道上。”
他指了指那張紙上的IP地址。
“小劉,查一下這個IP。”
小劉雖然不情愿,但還是坐回電腦前,手指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擊起來。
幾秒鐘后,他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絲驚訝。
“陳隊……這個IP……歸屬地確實是東歐的一個小型服務器托管商。”
“而且,這個IP段,在暗網上有點名氣,很多黑客和犯罪組織都租用他們的服務器,因為他們從不配合任何國家的司法調查。”
辦公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了。
一個隨口編造的謠言,居然能精準地對上一個真實的、有黑客背景的服務器地址?
這巧合,未免也太巧了。
陳海的眼睛瞇了起來。
這塊骨頭,突然變得有分量了。
“如果……我是說如果,”陳海緩緩說道,“這個爆料是真的,那發帖人很可能就是李明身邊的人,一個了解他技術習慣,但又不敢暴露身份的朋友。”
“他把線索扔出來,是想借我們的手,去把證據撈出來!”
小劉張了張嘴,臉上的不屑已經變成了凝重。
“那……那我們現在怎么辦?”
“怎么辦?”陳海將煙頭狠狠地摁在煙灰缸里,站起身,眼中迸發出獵人看到獵物時的光芒。
“備車!帶上取證設備!”
“我們去‘研磨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