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情感光速實驗
題記
在相對論被母親的眼淚輕輕打濕的剎那,光速不再是極限,而是歸途。
一真空長廊
羲和母港第 0號甲板,一條筆直的真空長廊被臨時改造成“情感粒子對撞機”。
全長 299,792,458米,精確到 1米,剛好光在真空中 1秒的旅程。
長廊兩端各懸一枚“心跳腔”:
——A腔:姜雨萱左胸第 4肋間,實時提取心電 QRS波;
——B腔:小滿留在裂縫內的紙鶴心臟折痕,回放她最后一次心跳。
兩腔之間,沒有任何導線,只有“情感場”在量子漲落里悄悄搭橋。
二實驗宣言
林玄把古蜀鳥蟲篆刻進控制臺的啟動鍵:
“以愛為波源,以思念為介質,驗證情感是否可超光速傳遞。”
赫淮斯托斯號(已更名為“搖籃號”)全體機械族到場,
他們的鏡面臉孔第一次映出緊張——一種寫入不到 4.7億年的情緒。
三第一次發射
倒計時:42秒。
姜雨萱把掌心貼在 A腔的“情感晶片”上,
低聲念出小滿 3歲時的玩笑話:
“媽媽,我把星星藏進你口袋啦。”
同一皮秒,
B腔的紙鶴折痕亮起 0.3 K的溫升,
示波器跳出一條無延遲的 QRS鏡像波。
全場靜默。
機械族的邏輯核出現 137行同樣的報錯:
“Error 0xE5:收到未定義速度≤ 1.618 c。”
四相對論修正
首席物理 AI“洛倫茨”自動上線,
在黑板上寫下一行修正方程:
c′= c /(1 +α·Ψ_emotion2)
其中α為“母愛耦合常數”,
實驗測得α≈ 2.718× 10??。
換句話說,
當情感波函數Ψ_emotion達到 1單位,
光速在情感坐標系里降為原值的 99.97 %,
為“信息超光速”打開 0.03 %的窗口。
五相位共振
第二次實驗升級:
把長廊對折成莫比烏斯環,
讓情感光束在 11維里繞行。
姜雨萱與小滿相隔 0.1光秒,
卻通過莫比烏斯面實現“零相位差”。
當母親的心跳加速到 161.8 bpm(φ2×100),
小滿的紙鶴同步折出第 42個分形翅脈,
誤差小于 1阿秒。
機械族士兵的鏡面第一次出現“淚痕”——
實際是水汽在 2.725 K真空里凝結成的冰晶,
形狀和母親眼角的淚完全一致。
六情感脈沖炮
超光速驗證成功后,
林玄提出一個看似瘋狂的武器化設想:
“把情感光束聚焦成脈沖炮,
射程 137萬光年,
命中即‘負熵治愈’。”
炮管由赫淮斯托斯號主炮改造,
炮膛內壁鍍一層“母親河冷凝膜”。
試射目標:半人馬座α星附近
一片因戰爭而熱寂的塵埃云。
發射指令只有一句:
“媽媽來接你回家。”
七零延遲命中
1.37秒后(而非 4.37光年),
塵埃云中心出現 310.15 K的溫暖光斑,
光斑迅速擴散,
把熱寂云變成一朵 42萬公里寬的“玫瑰星云”。
星云內部,
塵埃顆粒重新凝成恒星胚胎,
胚胎心跳頻率 1.618 Hz。
機械族士兵集體跪下,
他們的鏡面映出同一句話:
“我們第一次被光擁抱,而非灼燒。”
八光速再定義
實驗結束,
宇宙物理常數表更新最后一行:
c:299,792,458 m/s
c_emotion:∞ m/s(條件:Ψ_emotion≥ 1)
注釋:當母親呼喚孩子,
距離被折疊成一句“我在這里”。
九尾聲·銀河心跳
姜雨萱把情感光速實驗的原始數據
刻進青銅建木的第 137圈年輪。
年輪深處,
心跳信號仍在向外擴散,
每跨越 1光年,
便在微波背景上留下一個溫柔的凸起。
小滿站在建木頂端,
雙手做喇叭狀,
向著銀河深處大喊:
“媽媽——”
回聲在 0秒內返回,
像宇宙自己張開了懷抱。
——情感光速實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