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世界(2025年6月)
- 《科幻世界》雜志社
- 4字
- 2025-08-20 17:40:51
特別策劃
2079“飛”車劫案
2024年,“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被寫入國家級文件。《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低空經濟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關鍵地位。
2035年,深圳、杭州、成都以其巨大的城市潛力和領先的試點經驗,率先實現城市局部及城際低層空域的高速發展,在農業、物流、交通、應急救援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不俗成就。
2050年,隨著低空空域管理規劃系統的逐步成熟,依托航空器制造業和AI算法的極大發展,多元化、綜合性的低空經濟形態已在多個城市實現。
2075年,低空產業已逐步成熟,低空出行也成了人們的日常通勤方式。
2079年5月22日 飛都市城北支隊隊長的一天
早晨,飛都市城北支隊隊長陳愷前往小區20層的立體車庫,坐進他那輛四旋翼飛摩,在車機上選好了上班地點“城北交通局”。立體車庫隨即和飛摩建立起通信,履帶動了起來,將飛摩往外面運送。一輛輛維托1在輸送帶上排起隊,陳愷位列起飛隊伍第30位。
履帶旁排著一列早餐車,陳愷抓緊要了份油條豆漿吃完后,飛摩就從室內的立體車庫來到了室外的“圍脖”平臺。這是一處環繞高樓四周而建的戶外停車坪,每處立體車庫都配備了圍脖平臺。從遠處看去,它們就像套在大樓外的圍脖,他女兒給它們起了個更好聽的名字,叫作“伊麗莎白圈”。
臨近圍脖平臺的起飛點,立體車庫將提醒發送給飛摩,自動觸發了飛摩車機和交通智腦之間的通信。交通智腦接收到飛摩的起飛申請后,需要花費0.8秒的時間將這輛飛摩連同它的目的地信息一同納入城北區交通的全局規劃之中。20層的高空中上上下下遍布著密密麻麻的車流,它們像魚群一樣遵循著系統調控的指示變換著形態。如果此時空中有五十萬輛維托,那么交通智腦就是實時在解一道擁有五十萬個未知變量的大型矩陣方程組。

多旋翼車型
飛摩收到起飛許可,四個旋翼鼓噪而鳴,在垂直升起的過程中電機猛烈放電,托起整輛飛摩并入車流之中。因為這輛新維托的加入,空中飛行的數萬個未知變量增加了一個,交通智腦需因此重新進行局部的規劃。它會根據飛摩的目的地,率先剔除掉那些不需要參與計算的區域,節省算力成本,比如從朝安小區的20層前往夏熙路35層的城北支隊交通局,并不需要規劃20層以下或是35層以上的交通區域,但對20層和35層之間區域的交通所造成的車流變化,會以微小的程度影響到這個區域之外的車流。交通智腦的算法會對此影響進行預測,然后作為細微的擾動項添加到其他交通區塊的邊界條件之中,從而更好地平衡整體的車流。

陳愷跟隨著車流徐徐飛行,他前面是一輛入門級的小鯤牌代步四旋翼,后面是一輛運送貨物的奇騰牌傾轉旋翼。他不太喜歡被安排在傾轉旋翼型維托的附近。這類車都是高載荷,是吃電的猛獸,尤其是當它的旋翼從水平推進狀態傾轉過渡成垂直懸停時,會特別危險。這類車型的技術難點在十多年前才算完全攻克。陳愷就是在交通局上班的,他以前入職培訓時看見過好幾起歷史上慘烈的空中事故,其中90%都是由傾轉旋翼機型引發的。

夏日涼風拂面而來,他放空心神,盤算起之前一直考慮的搬家事宜。
城北支隊交通局是去年才從夏熙路22層搬到35層的,陳愷的家原先離單位近,這下變遠了,無形中增加了額外的交通成本。原本20層到22層只需跨越兩層,現在要跨越整整15層,根據飛都市的低空經濟原則,居民的住宅應該就近選擇在工作單位的附近層數。首先是低空出行時間越少,居民的整體安全性就越高,其次是能減少上下班通勤期間對交通智腦造成的算力負荷,同時減少維托垂直升降的頻率,縮短克服重力做功的時間,避免維托放電率過高、耗電過快。
在2068年年底發布的低空城市白皮書中,部分專家甚至推薦市民減少不必要的躍層出行,特別是十層落差以上的。除了上班,民眾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如日用品、餐飲娛樂、運動健身等,都能在自己住家的同一層或相鄰層找到。

復合翼車型
有位低空經濟資深專家這么說:“城市從原本的二維變成三維之后,在出行規劃上,沿著垂直方向的第三個維度在出行成本的計算中理應占據更高的權重。”
也確實是,陳愷舉目四望,從高到低,飛都市在每個層級高度的切片下都有著豐富的生活資源。KTV、臺球館、健身房、商超、空中公園、大型城市綜合體,每一層附近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商家店鋪。
我好像都有兩個多月沒到地面去了。陳愷忽然意識到。
另一位低空城市規劃所里的物理學家顧問則說得更本質:“由于重力勢能的存在,物體的重量屬性成了城市規劃中的一個關鍵參數。”陳愷還記得那是十二年前了,自己剛上大學,這位物理學家到處宣講自己的低空城市規劃理念,他說完這句話之后,拋出了一個決定未來城市形態的結論:
“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應該減少不必要的、高落差的躍層出行,還應該讓整座飛都市都變得‘頭輕腳重’。凡是生產資料中涉及較重資源的行業、店鋪都應該優先規劃在低層,例如制造業、輕工業、實驗機構等;而那些生產資料中涉及較輕資源的則可以安排在高層,例如金融業、咨詢業、互聯網行業等。一個‘頭輕腳重’的城市遠比一個‘頭重腳輕’的城市來得更節能、更高效,也更有‘底氣’!”
嘀!嘀!嘀!陳愷的車機屏顯上和瞳鏡中同時接到一條支隊廣播:
飛都市低空交通警訊:夏熙路37層發生事故,兩輛復合翼SUV發生空中追尾,暫無人員傷亡,鄰近的夏熙路36層和38層產生二級規劃堵塞預警,預計波及維托三百余輛。
奇怪,一百年都沒發生過事故了。陳愷納悶。情況不妙,馬上八點半就是飛都市的早高峰了。
秒針豎直向上鄭重立正,八點半了。陳愷提前抓穩車把手,他知道整座飛都市的脈搏即將高速跳動起來。一陣推背感襲來,他和前面那輛小鯤四旋翼原本間隔三米的車距一下子縮短到只剩二十厘米。
陳愷眼前一暗,陽光一下子沒了,身后那輛采用傾轉旋翼的龐然大物也一下子貼近他的后背,同樣只間隔了二十厘米。他一瞬間就被這輛奇騰巨物的陰影吞沒了。
交通智腦調低了交通冗余度參數,將乘客吞吐量最大化。
頭上、腳下、身旁的所有車流都是如此,它們齊刷刷地縮短了車距。一進入早高峰模式,整座城市就繃緊了全身上下每一條肌肉,這些車流就是它體內錯綜交織的肌腱,它們聚縮在一起發著力,氣血飽足地輸送著駕駛座上的每一位乘客。

這樣高負荷、高心率的“無氧運動”將在飛都市持續半個小時,直到九點之后,它才能結束這場每日例行的晨練。
飛摩的速度慢慢降了下來,馬上就要進入寶麗大廈的上行風口躍升到35層了。每個街區都會分別安排一條上行風口和下行風口,它們就像是給維托搭乘的升降梯,一條只能向上,一條只能向下,通常會沿著某棟大樓鋪設。任何維托都只能在上行和下行風口中變換高度層,除此之外,維托是不會在其他地方隨意變換高度層的。上下行風口的安排本質上是對城市交通規劃空間進行解耦和降維,將三維路線規劃拆解成一層層二維路線規劃的疊加,降低算法復雜度,避免對幾十萬輛車進行“完全體”三維規劃時所帶來的維數災難2。這類風口的存在讓交通智腦的誕生成為可能。

陳愷頭皮發麻,后頭那輛奇騰正在傾轉旋翼,他甚至能聽到冷冰冰的轉軸聲。好在一切平安,飛摩率先進入上行風口,向上抬升而去,很快就到了35層。飛摩從風口中撤出,往夏熙路開去。此時,瞳鏡中再次跳出支隊廣播:
飛都市低空交通總塔臺:最新情況,夏熙路37層事故是由一輛未在系統中登記的自控車導致,車牌FD22JD0,2045款銀狐四旋翼,該車在2060年已作報廢處理,車主為咕咕打車退休司機林肇中。請附近所有交警追停這輛銀狐四旋翼。
陳愷的飛摩車機彈出追停任務的頁面,三維地圖上分別顯示出他和那輛銀狐四旋翼的空間位置,根據迪克斯特拉算法3,他在空間距離上是離對方最近的飛摩交警。
不去交通所了,他要去追停這輛銀狐。這類任務如今可是十分少見。飛摩沿著動態更新的路線追逐著這輛銀狐。這輛銀狐是自由駕駛,并不遵循交通智腦的規劃和操縱。他在三維地圖上看見它竟然斜穿了兩個高度層,直接跳過上行風口,這是嚴重的低空交通違法行為。
這樣追不上。對方沒有任何約束,而他則是在約束下追趕,這就不是一場公平的競賽。
瞳鏡彈出支隊廣播:
飛都市低空交通警訊:案件升級!飛都市第二實驗中學一名高中生失蹤,姓名王騰飛。目擊證人說,快八點時見過一個形似王騰飛的男生出現在那輛銀狐所放置的廢棄立體車場,天網智能推測該起飛車案實為一起綁架案!
陳愷的飛摩車機上任務圖標變為最高級的紅色,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交通智腦將飛摩從車流中抽出,令其懸停在一旁,所有車流開始變幻形態,像一群盤纏在一起的龍試圖想辦法掙脫彼此。變幻停止,車流繼續向前涌動。陳愷看見瞳鏡中的城市空間標出了一塊塊藍色區域。這些藍色高亮區是在特殊任務下專供交警進行無限制自由駕駛的區域,為了騰出這些空間,交通智腦剛才對城北的整體車流路線做了脫胎換骨式的重新規劃。
他終于可以享受自由駕駛了。他握住中控位置因為解鎖了自由駕駛而伸出的方向盤,踩下腳踏板,開足馬力,飛入藍色高亮區塊,然后將專門控制俯仰和升降的右側擋桿推到極點,斜刺穿過不同高度層,幾乎是以最短的直線距離向那輛銀狐瞄準而去。
當他逼近這輛銀狐時,才發現它的旋翼并沒有被涵道包裹起來,就這樣赤裸裸地亮在外面,十分復古。他這才意識到,提升推力比的涵道設計在幾十年前的維托中并不是那么普遍。座艙外蓋著很多灰塵,雖然駕駛帶來的強風已經吹去了一大半,但從這個距離看過去仍舊沒辦法看到艙內坐的是誰。
他駕駛飛摩逼得更近,隱約之中看見了里面的人影,但似乎只有一個人影。此時,瞳鏡內再次發來支隊廣播:
飛都市低空交通警訊:最新情況!科江區派出所剛接到一起報案,報案人為咕咕打車退休司機林肇中,他說自己有輛2045款銀狐四旋翼在今天早晨丟了。附近民警已趕到廢車場,確認為林肇中本人。天網智腦和刑偵團隊正對案件進行重新梳理……
陳愷瞇瞪著雙眼終于看清了座艙內的人,那就是一名穿著校服的高中生,他認得那是飛都市第二實驗中學的校服。開銀狐的人正是高中生王騰飛。他此時坐在座艙內焦頭爛額地擺弄方向舵,銀狐四旋翼沿著翻滾軸晃動起來,幅度越來越大。

傾轉旋翼車型
老銀狐的四個旋翼扭矩輸出不穩定,額外造成了施加在機身的扭矩,這樣下去整個飛行系統會徹底失控的。陳愷對座艙里的高中生死命招手,終于引起他的注意。
“跟我走!”他朝著銀狐喊著。他當然知道里頭的王騰飛不能聽到,所以一個字一個字說得很慢,試圖讓他分辨出唇語,“跟,我,走!”
他指向離他們最近的飛都證券大廈48層圍脖平臺,邊開邊轉頭對銀狐招手。銀狐晃晃悠悠跟了過來。
圍脖平臺的履帶正在運轉,陳愷找到一塊車輛比較稀少的區域,指引著銀狐朝那里降落。
銀狐臨地時旋翼產生的風力在地面聚成氣墊。履帶的壓電傳感器檢測到了外力,在銀狐墜向地面的前一刻,及時叫停了整個立體車庫的輸送系統。
陳愷將高中生從銀狐里拉出,連忙按下緊急制動,這臺2045款的老爺車終于可以歇息了。

“你不要命了?”陳愷焦急地說道。
王騰飛不回話,默默低著頭。
陳愷在瞳鏡中掃了一圈警報和路況圖,幸好只是出了兩三起空中碰撞和剮蹭事件,沒有維托因為動力系統受損而墜落。在低空城市中,追尾不可怕,“墜”尾才可怕。
“臭小子,還好沒惹出什么大禍。”陳愷語氣緩和下來,“你偷這車到底要干什么去?”
“班上有個富哥罵我。”
“這算什么事?”
“我爸我媽都在4層的紡織廠里做工。他罵我爸、我媽還有我是住在低層的‘矮矬窮’一家,不配跟他這樣的‘云端貴族’在同一個班級里上學。”王騰飛咬牙說道,“我要開輛維托去把他家的空中花園給毀了!”
高層的世界陽光明媚,空氣新鮮,而低層的世界紛亂嘈雜、光線昏暗,這是大家這些年來的共識。陳愷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只是挼了挼王騰飛的頭發,然后說上一句,“別聽他瞎扯。”
那天傍晚下班,陳愷從支隊里出來,坐進飛摩回家。他并入繁忙的車流,再過兩分鐘就是晚高峰,飛都市又要繃緊全身的筋肉了。
他看著車流聚集、縮短、提速,然后再和不同車流交錯、匯合、分流。上行風口和下行風口仿佛真的有股風一般,吹著車流向上或是向下升降而去。夕陽西沉,燈火齊明,陳愷每天下班路上都會被飛都市的夜景所震撼,他覺得自己就像飄在嵌滿金沙的海溝之中。
但他腦中仍然想著早上那孩子的話。飛都市依照物理定律和工程科學以最優化的形態捏造自身,人群卻順勢創造出某種用來比較的參差。也許,他這么想著,飛都市不應該只是根據冷冰冰的物理和工程來優化自身,還應該圍繞一些其他目標來優化才對。
他這么想著想著,腦中突然冒出好像是某位偉人說過的一句話:“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那就必須使環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境。”4飛都市要走的路還很長,但他相信飛都市可以的。
1 維托,VTOL(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的音譯,意為垂直起降,是2079年飛都市民對“飛行汽車”的簡稱。
2 通常指涉及向量計算時,隨著維數的增加,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呈指數級增加的現象。
3 Dijkstra算法,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較好的最短路徑算法。
4 出自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或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