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和談的首要條件是“懲辦戰(zhàn)爭罪犯”,頭號戰(zhàn)犯蔣介石只得匆匆下野

1949年1月10日,西柏坡。

周恩來興沖沖地來到毛澤東住處,人還在門外,聲音就傳進屋里:“主席,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毛澤東問。

“淮海戰(zhàn)役勝利結束了,華野、中野共殲敵55萬多人,還活捉了杜聿明。”周恩來說。

毛澤東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哦,他們的動作這么快,才4天嘛,粟裕就把杜聿明打敗了。走,找朱老總、少奇去,我們研究一下以后的作戰(zhàn)。”

軍委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一起來到軍委作戰(zhàn)室。

大家就坐后,毛澤東輕松地說:“現在,無論在數量上、士氣上,還是裝備上,我們都優(yōu)于國民黨軍隊。我們可以吐一口氣了,但是我們不能松氣,我們還要最終消滅蔣介石的殘余軍事力量。今后,我們要研究如何進行渡江作戰(zhàn)問題。”

朱德說:“劉、陳兩位老總可能還沒有趕到部隊,就給粟(裕)、陳(士榘)、張(震)和鄧(小平)、張(際春)他們發(fā)一個電報,讓他們先休整兩個半月,由1月15日至3月31日,每半月為一期,共為五期,并要他們完成渡江作戰(zhàn)各項準備工作。詳細情況,由劉、陳兩位老總回去傳達。”

周恩來看著毛澤東,用詢問的語氣說:“主席,我們今天是不是研究一下渡江作戰(zhàn)問題?”

“好啊,先聽聽敵人的情況。”毛澤東一揮手,表示同意。

一位參謀走到大幅作戰(zhàn)地圖前,介紹起長江兩岸的敵情情況:“在長江兩岸,敵人有兩個集團,一是白崇禧的西集團,一是湯恩伯的東集團。西集團有11個軍約25萬人,以武漢為中心,配置在長江兩岸,北起明港,東至九江,西至岳陽。東集團有74個師約50萬人,其中54個師配置在西至湖口,東至江陰的長江沿岸和上海地區(qū),另有20個師作為第二梯隊配置在浙贛線。”

毛澤東插問:“敵人的整個防線有多長?”

周恩來答道:“湯恩伯的防線有800多公里,白祟禧的防線更長,近千公里。”

朱德補充說:“這么寬的正面,敵人守不住,他們沒有兵力形成一條完整的防線。”

劉少奇卻有點擔心:“敵人空海軍優(yōu)勢對我們渡江作戰(zhàn)影響不小。”

毛澤東在作戰(zhàn)問題上,從來不把敵人的優(yōu)勢放在眼里,他總能從敵人的優(yōu)勢里找出不足,從自己的劣勢里找出長處。他說:“空海軍救不了蔣介石的命,三大戰(zhàn)役他都有空軍支持,但都輸了。至于海軍嘛,長江不是大海,海軍也發(fā)揮不了多大的作用,我們只要把炮往北岸一架,國民黨的軍艦就不敢開了。”

然而,渡江作戰(zhàn)確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軍事上的困難外,還有政治上的、外交上的困難。周恩來說:“我們不能不考慮美國的影響,一旦美國出兵,我們渡江作戰(zhàn)的困難就很大了。”

“美國出兵干涉也沒有什么了不起,他們總不敢對我們大舉入侵。”毛澤東說:“不過為了應付美國出兵的局面,我想讓中野緊靠華野,兩大野戰(zhàn)軍都在湯恩伯防區(qū)內突破,共同進攻南京、上海。”

朱德聽毛澤東說完這一番話,馬上問道:“那么,由誰來對付白崇禧呢?西北野戰(zhàn)軍彭老總還要對付胡宗南的幾十萬人,他是沒有更多力量的。”

毛澤東:“讓林彪的東北野戰(zhàn)軍去打白崇禧。”

周恩來:“平津戰(zhàn)役結束還早,他可能也難有力量。”毛澤東:“東野現在是兵強馬壯,讓林彪加快行動。傅作義窮途末路,沒有什么力量了。不過要爭取北平和平解放,不能讓歷史古都焚于戰(zhàn)火。”

朱德:“這下中野、華野和東野,三大野戰(zhàn)軍可以一齊向江南進軍了!”

1月6日,蔣介石總統(tǒng)府。

蔣介石疲憊地坐在椅子上。蔣經國走了進來。

“經國,光亭(杜聿明字)突圍有什么消息?”蔣介石有氣無力地問。

“沒有消息。”蔣經國答。

蔣介石索性閉上眼睛,說:“兇多吉少,幾十萬大軍,兵家必爭之地徐州尚且守不住,何談突圍?”

蔣經國:“父親,照此下去,江北看來不保,退守長江能行嗎?”

蔣介石:“長江也難守住。”

蔣經國:“那整個大陸豈不落入共黨之手。”

蔣介石睜開眼睛,“不能輕易撒手,我們還有百十萬軍隊,就讓他們在大陸和共軍打好了。臺灣,只要有一些海、空軍足可以守住,要不了那么多人。不過,如果李德鄰能同中共和談,拖到四五月份,長江汛期來臨,那時中共再想渡江就很困難了。”

蔣經國自從蘇聯(lián)回國,跟在這位總統(tǒng)父親身邊,著實學到了許多東西,但是他仍覺得不能理解這位父親。他已經在內戰(zhàn)中輸掉了幾百萬軍隊,現在即將下野成為一介草民,可卻能仍然對未來抱有希望。蔣經國忍不住問:“即使共軍幾個月不過江,長江就能守住嗎?”

蔣介石似乎來了精神,他站起身,邊踱著步邊說:“5月份之前共軍若不渡江,則受長江汛期的影響,勢必只能等到10月份以后。而到那時,我們的長江防線就會很堅固了。同時,我們后方的幾個編練司令部還會提供100多萬新軍來加強江防。到那時,江南、江北,國共就要平分秋色了。”

“要是共軍立即渡江,長江防線不保,那我們是去臺灣嗎?”蔣經國問。

聽到這些話,蔣介石喜悅的眼神立即化作兇光,他拿起靠在壁爐旁的手杖,使勁地敲打著地面,咬著假牙說:“到了臺灣,我也要反攻大陸。”

正在父子二人談論未來的時候,張群走進來。“總統(tǒng),新華社對新年文告發(fā)表了一篇評論,聽說是毛澤東寫的。”

蔣介石:“毛澤東的文章?什么題目?”

張群猶豫,欲言又止。蔣經國見狀,伸手取過報紙,一眼瞥見5個大字,頓覺舌頭在嘴里打轉。

蔣介石催促說:“說呀!”

張群說:“毛澤東文章的標題是:《評戰(zhàn)犯求和》。”

聽到“戰(zhàn)犯”二字,蔣介石覺得有一口氣憋到了心里。好在他幾十年來,受過的打擊也不少,所以能將滿腹的氣惱藏于心底,表面卻很平靜地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經國,念念毛澤東的文章,聽聽他怎么說。”

蔣經國念道:“為了保存中國反動勢力和美國在華侵略勢力,中國第一號戰(zhàn)爭罪犯國民黨匪幫首領蔣介石在今年元旦發(fā)表了一篇求和聲明。戰(zhàn)犯蔣介石宣稱:……”

念了一會兒,蔣經國抬頭看看蔣介石,沒見他有什么反應,就又念道:“‘軍隊要有確實的保障’——這是買辦地主階級的命根子,雖然已被可惡的人民解放軍殲滅了幾百萬,但是現在還剩下一百幾十萬,務須‘保障’而且‘確實’。倘若‘保障’而不‘確實’,買辦地主階級就沒有了本錢,‘法統(tǒng)’還是要‘中斷’,國民黨匪幫還是要滅亡,一切大中小戰(zhàn)犯還是要被捉拿治罪。”

毛澤東逐一批駁了蔣介石元旦文告中的論點。最后,毛澤東在文中說:“我們早已說過,蔣介石已經失去了靈魂,只是一具僵尸,什么人也不相信他了。”

蔣介石表面沒露聲色,但他心里卻似打翻了五味瓶,不是個滋味。他對毛澤東的戲罵很是氣憤,默默地在心里回罵著“娘希匹”。同時也為毛澤東在文章中,把他的想法一一說破而感到既欽佩又惱恨。

室內異常沉靜,也不知過了多久,蔣介石開口了,他對蔣經國說:“你同蘇聯(lián)人比較熟,能不能和他們聯(lián)系一下。”

蔣經國問:“父親為何此時要伺蘇聯(lián)人打交道?”

蔣介石說:“美國人已經靠不住了,我想了解蘇聯(lián)人是什么想法。”

蔣經國答道:“明天我就去找一下羅坤。”

蔣介石又說:“叫禮卿過來,讓他給白崇禧發(fā)電報,就說我同意他的和談倡議。”

蔣介石度日如年,每天寢食難安。

1月9日,他得知杜聿明已大部被殲,更加心神不安。他在這天的日記中寫道:“杜聿明部今晨似已大半被匪消滅,聞尚有3萬人自陳官莊西南突圍,未知能否安全出險,憂念無已。我前之所以不能為他人強逼下野者,為此杜部待援,我責未盡耳。”

第二天下午,蔣介石召集孫科、張群、張治中等商討能否運用外交促進和談到來,蔣授意孫科令吳鐵城外長照會美、蘇、英、法四國,請他們施加影響。但是,因為美國希望早日見到蔣下臺,對吳的建議婉言拒絕,蘇、英、法也仿效美國的態(tài)度。蔣介石的這一努力又告失敗。

1月10日,蔣介石從新華社廣播中獲悉,淮海戰(zhàn)役已經結束,他聽此消息后,嘆息著說:“看來光亭的路是走完了。”蔣對杜很有感情,但沒有料到,徐蚌會戰(zhàn)失敗之后,杜聿明既沒有命喪黃泉,也沒有魂歸九天,而是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杜聿明于1959年12月被特赦后,安排在全國政協(xié)當文吏專員,從事文史資料研究工作,并相繼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全國政協(xié)委員、常務委員。直至1981年5月7日才去世,終年77歲。此是后話,略過不提。

1月14日,毛澤東發(fā)表了《關于時局的聲明》,聲明說:“自1946年7月起,中國共產黨領導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抵抗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430萬軍隊的進攻,然后又使自己轉入了反攻,從而收復了解放區(qū)的一切失地,并且解放了石家莊、洛陽、濟南、鄭州、開封、沈陽、徐州、唐山諸大城市。中國人民解放軍克服了無比的困難,壯大了自己,以美國政府送給國民黨政府的大批武器裝備了自己。在兩年半的過程中,殲滅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主要軍事力量和一切精銳師團。現在,人民解放軍無論在數量上士氣上和裝備上均優(yōu)于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殘余力量。至此,中國人民才開始吐了一口氣。現在,情況已非常明顯,只要人民解放軍向著殘余的國民黨軍隊再作若干次重大的攻擊,全部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機構即將土崩瓦解,歸于消滅。現在,國民黨反動政府發(fā)動內戰(zhàn)的政策,業(yè)已自食其果,眾叛親離,已至不能維持的境地。”

在提到蔣介石和談建議時,毛澤東又指出:“中國共產黨認為這個建議是虛偽的。這是因為蔣介石在他的建議中提出了保存?zhèn)螒椃ā畏ńy(tǒng)和反動軍隊等項為全國人民所不能同意的條件,以為和平談判的基礎。這是繼續(xù)戰(zhàn)爭的條件,不是和平的條件。”

最后,毛澤東提出了和談的八項條件:“(一)懲辦戰(zhàn)爭罪犯;(二)廢除偽憲法;(三)廢除偽法統(tǒng);(四)依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五)沒收官僚資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廢除賣國條約;(八)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

共產黨所列戰(zhàn)犯名單上,共有戰(zhàn)犯40多人,蔣介石排在頭號。蔣介石知道,他已經無法繼續(xù)把持總統(tǒng)之位。但是,他不見棺材不掉淚,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就會硬撐下去,絕不愿在別人的強求之下,不光彩地下臺。

1月17日,李宗仁見蔣仍無明確公開下野之意,即派特使飛赴武漢,約白崇禧共同準備發(fā)起一次呼吁和平的運動,迫蔣下臺。

要和談,蔣就必須下臺,這一點蔣很清楚。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正是因為蔣希望出現一次和談的機會,以擺脫他的軍事困境,強化長江防線,實現“劃江而治”,所以他才最終決定下野。

1月19日,蔣于總統(tǒng)府召開“御前會議”,孫科、張治中、張群、吳忠信、邵力子、吳鐵城、陳立夫等人參加。

蔣介石在會上冷冷地說:“毛澤東對時局的聲明大家想必都看到了。他提出在八項條件下的和平談判,這些條件太苛刻了,我是決定下野了。現在有兩個方案請大家研究,一個是請李德鄰出來談判,談妥了再下野;另一個是我現在就下野,一切由李德鄰來主持”。

眾人面面相覷,半晌無言。蔣一個個地問,當問到剛上任的行政院院長吳鐵城時,吳說:“此事關系重大,是否要召開中常委會討論一下?”

蔣原希望他們挽留他,最起碼也得說幾句寬慰的話,可現在他們竟以沉默來抵制。蔣感到怒火中燒,就把一肚子的氣發(fā)到吳鐵城的身上,對吳憤然地說:“不必!什么中常會!我如今不是被共產黨打倒的,而是被國民黨打倒的!我再也不愿意進中央黨部大門了!”

陳立夫跟隨蔣很久,此時他眼淚汪汪地說:“總統(tǒng)……”

蔣介石不愿意再聽他們說些沒用的話,猛然站起來,連聲說:“好極了!好極了!我決心采取第二方案,下野文告應該怎樣說,大家去研究,不過主要的意思要包含‘我既不能貫徹戡亂的主張,又何忍再為和平的障礙’這一點。”說完,蔣就離開座位。

1月21日,蔣介石總統(tǒng)府。

上午10時許,百余名國民黨黨、政、軍要人云集蔣官邸,參加緊急會議。會場一片沉寂,空氣極為凝重。

蔣首先發(fā)言,他的語調很低沉,充滿了悲傷。他在對目前的局面作了詳細分析之后,最后說:“在軍事、政治、財政、外交皆陷于絕境,人民所受痛苦亦已達頂點之時,我有意息兵言和,無奈中共一意孤行到底。在目前情況下我個人非引退不可,讓德鄰兄依法執(zhí)行總統(tǒng)職權,與中共進行和談。我于五年內絕不干預政治,但愿從旁協(xié)助,希望各同志同心合力支持德鄰,挽救黨國危機。”

蔣說話時,眾人中已有人黯然流淚,大有兔死狐悲之感。等蔣說完,谷正綱、陳慶云、何浩若、洪蘭友、張道藩等竟失聲痛哭。

CC少壯分子、社會部長谷正綱,忽然起立忍淚疾呼:“總裁不應退休,應繼續(xù)領導;和共產黨作戰(zhàn)到底!”

蔣搖搖頭:“不可能了,我決心已下。”

說罷,蔣介石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擬好的文稿,對李宗仁說:“我今天就離開南京,你立刻就職視事。這里是一項我替你擬好的文告,你來簽個字罷。”

在四周一片嗚咽聲之中,李宗仁沒有把文稿看完,就不假思索地在上面簽上了名字。他哪曾想蔣介石在此時還對他留了一手,為他布好了一個陷阱。

大家見蔣下野已成定局,就將話題轉到今后的和談問題上。可蔣不愿再聽這方面的討論,沒有多久就起身宣布散會。

李宗仁忙起身,恭敬地問蔣:“總統(tǒng)今天什么時候動身;我們到機場去送行。”

蔣說:“我下午還有要事要處理,起飛時間未定,你們不必送行。”說著,他已走向門外。

這時于右任忽然老態(tài)龍鐘地從人群走出,喊道:“總統(tǒng)!總統(tǒng)!”

“什么事?”蔣介石稍作停留。

于右任說:“為和談方便起見,可否請總統(tǒng)在離京之前,下個手令把張學良、楊虎城放出來?”

蔣介石把手向后一擺說:“你找德鄰辦去!”說畢,快步走了。

拖著一大把胡須的70歲老人于右任,在眾人注視下,慢慢地走回。眾人見狀,黯然離開。

蔣介石從總統(tǒng)府出來,驅車來到中山陵,一步一步地爬上高高臺階。蔣面孔嚴肅地站在孫中山陵前,默默無語,心中萬分悲傷。

出來的路上,蔣對身邊的人說:“今天我們在軍事上雖然失敗,但是只要我們知恥,發(fā)奮圖強,前途還是大有可為的,因為,我們還有長江以南廣大地區(qū),比在黃埔時的基礎好得多。希望大家發(fā)揚革命精神,團結起來,一定可以轉敗為勝。”

告別中山陵,蔣驅車到明故宮機場,乘飛機去杭州。在飛機起飛后,蔣令駕駛員繞南京城上空盤旋一周。望著機翼下古老的石頭城,蔣似乎從“金陵春夢”中醒來。然而,此時已經太晚了,蔣介石已經沒有機會再回到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左贡县| 确山县| 靖远县| 个旧市| 南投县| 盱眙县| 颍上县| 五常市| 邯郸县| 徐水县| 南开区| 商城县| 郑州市| 大同市| 彝良县| 岑巩县| 岑巩县| 峡江县| 昌黎县| 连州市| 兴城市| 安宁市| 达拉特旗| 清水县| 建昌县| 衡阳县| 鄂托克前旗| 阿拉尔市| 安庆市| 青川县| 凤翔县| 正安县| 马公市| 鸡西市| 汝州市| 陇南市| 科尔| 西青区| 宁德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