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超級IP產品
- 歐陽紹波
- 3725字
- 2025-08-20 16:50:23
序言
打造超級IP產品,創造無限可能
你是否會在某個深夜輾轉反側,不斷地問自己:
為什么我這么努力,依然無法改變現狀?
為什么我有那么好的流量,卻始終無法穩定變現?
為什么行業機會那么多,我卻找不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
我的人生,還有更多可能嗎?
這些問題都曾讓我困惑,現在可能也同樣讓很多人困惑。無論你從事什么行業,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迷茫和焦慮。我寫這本書正是為了幫大家找到答案,突破困境,走出迷茫。
先聊聊我的故事吧。
我出生在江西省的一個小鎮,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很不好,吃穿用度都要靠親友接濟。但是,我的學習成績很好。為了不再重復父輩的貧困生活,我在自己的每本書上都寫了一句“總會有天晴的時候”,希望有一天能夠離開這個貧困的環境,越遠越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1年,我考入北京郵電大學,帶著家里東拼西湊的9000元來到北京。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也是我最后一次用家里的錢。為了能養活自己,我打過很多零工,在商場賣炊具、街上發傳單,等等。我的職業生涯正是從發傳單開始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李陽瘋狂英語做兼職,工作的內容是發傳單,每發1000份傳單就可以獲得20元的報酬。那時,很多兼職人員為了盡快完成任務,經常把傳單扔掉,或者放入路邊停放的自行車車筐里,回去就能領錢,但我從不這么做。我堅持認真工作,確保每一張傳單都能準確地發到學生手中,盡管這要花上別人數倍的時間。
發了幾天后,我覺得這種發傳單的方式有很多問題,于是就自己做了一份“如何更有效地發傳單”的總結,遞交給他們的經理。經理看我這么上心,又覺得我提出的方法很可行,就讓我做了兼職發傳單的主管。之后不久,我就成了市場經理、市場總監,負責瘋狂英語高校部的市場推廣工作。當時,我們做了大量的線下校園講座活動,還發展了大量的校園代理,建立了龐大的校園代理網絡。這些市場行為,讓我在高校推廣的圈內小有名氣,以至于新東方等培訓機構都過來“挖”我。
雖然當時有不少好機會擺在我面前,但我深刻地意識到:互聯網時代即將來臨。盡管那時我對互聯網幾乎一無所知,但內心始終有一種強烈的信念:“我要改變自己,緊跟時代步伐。”因此,我決定走出舒適區,做出了兩個關鍵性決定。
一個決定是,開始自學編程。我是文科生,對我來說,學編程的難度很大,但我還是想突破自己。我買了大量的編程圖書,從最基本的知識學起,一點一點摸索,后來開始嘗試編寫代碼。
我認識到,僅僅掌握這些書本知識遠遠不夠,必須通過親身實踐,才能深入了解互聯網行業。于是,我做了第二個決定,辭去了高薪職位,毅然投身互聯網行業,加入教育電商平臺飛龍網。
飛龍網的定位是“培訓超市”,主要業務是代理并銷售全國幾千家培訓機構的課程。我從市場專員干起,很快便晉升為市場經理、市場總監、客服總監、區域總監……兩年后,我晉升為公司副總裁。在飛龍網工作期間,我參與并推動了多種“賣課”模式的實施,通過百度競價、谷歌競價、互聯網廣告投放及各種線下活動等方式銷售課程,飛龍網也因此成為國內教育電商領域的領軍者。
在飛龍網的工作經歷,不僅讓我深刻理解了互聯網時代的商業邏輯,更加深了我對互聯網發展的認識。我親身體驗了互聯網的巨大潛力,尤其是在教育行業中的應用。那時的選擇和努力,為我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我真正看到了互聯網帶來的無限可能。
我的三次創業經歷
2008年,我離開飛龍網,與朋友一起創辦了“點亮網”,通過互聯網銷售企業培訓光盤。這在當時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因為這種商業模式相對新穎,所以我成功地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在銷售光盤的過程中,我接觸到了大量有培訓需求的企業家客戶,同時也敏銳地覺察到,隨著技術的發展,光盤這種載體會逐漸過時。這種對市場變化的洞察,促使在我光盤銷售最賺錢的階段做出了轉型的決定。
2012年,我創立了“在路上云課堂”——一個企業家在線學習平臺。我期望通過這個平臺打破地域限制,讓更多的人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然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我又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戰:平臺雖然為老師和學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卻沒有最大化地實現雙方價值。我意識到,教育培訓的未來不只是形式上的變革,更需要依靠技術的迭代來實現教育的深層次價值。因此,我決定進一步升級商業模式,嘗試打破傳統教育的邊界,推動教育與技術的深度結合。
2015年,“在路上云課堂”被收購,這標志著我第二次創業的結束。此時的我,對教育行業已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意識到,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商業模式必須能夠解決社會價值問題。教育的社會價值,就在于幫助更多人學到更有用的知識,培養更有價值的人才,最終讓他們為社會創造財富與智慧。因此,我開始思考如何讓老師輸出真正優質的內容,并同時解決“賣什么”“怎么賣”“如何持續賣好”等問題。
2015年,我開啟了第三次創業,創立了“學兩招”。這一次,我明確提出了“幫助教育IP打造個人品牌”的使命,目的在于通過技術驅動、標準化流程和深度服務,為教育內容創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從“流量”到“價值”的跨越,從而在細分領域迅速成長,成為教育行業的“獨角獸”。
這一次我的創業目標非常明確:改變以往老師做配角的模式,把在線教育的老師變成主角,助力他們打造個人IP。為此,我們將老師視為“老板”,不僅幫助他們解決教育內容的創作問題,還為他們提供運營和銷售的全套解決方案,助力他們持續地打造優質的教育內容,從而在各大平臺上獲取流量,將內容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
三次創業經歷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成功不僅僅取決于商業模式的選擇,更在于持續地學習、反思與創新。這幾次實踐也讓我逐漸明白:教育IP的核心不是流量,而是價值;不是短期爆發,而是長期積累。
打造超級IP產品是必由之路
在我們現今所處的時代,教育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招生越來越難,獲客成本居高不下;
競爭越來越激烈,對手迅猛崛起,自己卻逐漸被邊緣化;
技術迭代飛速,在線化、數智化浪潮撲面而來,教育行業從業者難以跟上節奏;
看似粉絲眾多、流量巨大,變現情況卻不容樂觀,持續變現更是難于登天;
……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我來告訴你答案:不是你的流量不夠大,而是你的產品不夠好;不是你的技術不到位,而是你沒有把技術用對地方。
教育IP的本質就是一個“產品+服務+用戶價值”的閉環:先用產品創造價值,通過精準定位用戶需求,打造一個能夠覆蓋各個學習階段的矩陣式產品體系;再用品牌建設積累信任,通過系統化運營,持續強化IP品牌,讓用戶愿意為你的價值持續買單。
我認為,要想實現這個閉環,不管是教育行業的IP,還是其他領域或行業內的IP,都要通過以下“六大關卡”。
● 定位關:找到你的市場機會與差異化優勢。
● 產品關:打造多層次的矩陣式超級IP產品體系。
● 營銷關:精準吸引流量,并實現高效轉化。
● 運維關:通過持續的用戶和內容運營,構建長效增長機制。
● 效率關:利用技術手段,提升運營效率與投入產出比。
● 規范關:確保規范化運作,為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這些方法并非紙上談兵,而是我和團隊在多年的實踐中不斷打磨的成果。這些年來,我和團隊通過獨一無二的模式,已經成功助力多個教育IP構建穩定的增長模式,助力他們打造出既符合其特色和定位,又能夠為用戶創造價值的超級IP產品。從“堅持星球”的口碑爆發,到“拙勇堂”的持續增長,再到其他IP運營的成功案例,都證明了打造超級IP產品是一件可復制、可持續的事情。在“學兩招”的賦能下,這些教育IP不僅已經在流量紅海中脫穎而出,而且實現了年商品交易總額從幾百萬元到幾億元的飛躍,并且仍然在持續、良性地增長。
最后,我想簡單說說這本書。對于出書這件事,我一直心懷敬畏,認為這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如果沒有足夠的行業積累,我不會輕易嘗試。其間,雖然不斷有熱心的朋友勸我寫一本書,我卻遲遲找不到寫書的信心。
有人說“十年磨一劍”,經營學兩招的10年,我看到了無數教育IP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踩過坑,尤其是在獲得了大量粉絲和流量后,仍然面臨招生難、產品弱、增長慢等問題,導致流量白白浪費。為此,我覺得有必要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幫助教育IP從業者找到精準的增長路徑。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意義所在。
這本書干貨滿滿,誠意十足,凝聚了我十幾年來最核心的實戰經驗,也是我幫助多個教育IP成功實現持續增長后提煉出來的系統方法論。我希望將它系統地呈現給那些致力于打造優質產品、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同時實現自身持續增長的教育IP朋友們。
那些真正脫穎而出的超級IP,從來不是一款產品、一場活動或一次流量爆發的結果,而是以清晰的市場定位和體系化的產品矩陣為基礎,不斷發展而成的。超級IP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可持續性。當你選擇將自己或自己的事業品牌化時,你自然也會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成長、迭代和重塑。這樣一來,無論是你的客戶信任度,還是你的IP品牌價值,都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不斷提升。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我的人生,還有更多可能嗎?”
我想告訴你:“只要你愿意開始,一切都有可能。”
當然,這本書不是萬能的,也有很多不完美之處。雖然教育行業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但你的改變從來不會自然發生。所以,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你邁向超級IP的第一步,并能為你提供一點啟發和幫助。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通過這本書聯系我,我們一起探索、分享和成長。
歐陽紹波
202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