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生的意義》: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 生活的意義
- (奧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
- 2533字
- 2025-08-25 12:45:31
人類生活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類體驗事物一般不會抽象進行,而是以自身的角度去觀察,最初“經驗”的產生亦是如此。例如:“木頭”的含義與人類有關,而“石頭”也是“人類生活的要素”。可悲的是,有的人總是排除事物的意義而去思考周圍環境,表現為:孤立自己,脫離同類,其所作所為于己于人皆無益處。總而言之,人的存在無法脫離生活的現實本義,自我封閉的行為毫無意義。體驗現實的人只有將現實放大到人生和生命存在的高度,來解讀其意義和價值,而不是局限于事物本身。因此結論應當是:這種意義總有遺憾和缺陷,當然也不可能永遠正確。因為,這個看似飽含意義的世界的一大特征就是充滿了各種謬誤和荒誕。
如果你向人問道:“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多半都不知如何回答。多數人都不想自尋煩惱,更不愿探求問題的本源。但是,從古至今,這種問題一直相伴在人類的左右,直至今日,也有人時常提起,無論年長或年幼,有時還會被問道:“人為什么而存在?”“人生的含義是什么?”客觀地說,只有在人們遇到某種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才會問諸如此類的問題。相反,那些人生之路平坦順暢、幾乎沒有遇到過困難的人,大多不會產生這個念頭。但是,這些問題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必須直面應對。我們發現對人生的某種解讀似乎影響著人的行為舉止,每個人在言論之外的行動上,都在對“人生意義”進行不同的詮釋,而且此意義與其觀點、態度、舉止、表達、癖好、志向、習慣以及性格特征的表現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先對世界和個人進行總結,然后暗暗貫穿于每個人的行為之中。“我是這樣,宇宙是那樣”就是思考得出的結果,是對自己和所理解的人生意義的一種判定。
如前所述,對人生意義的解釋不一定全部正確,但有多少個人就會有多少種理解。其絕對意義上的“正確真理”是什么則無人知曉,因此只要是相對有效的任何解讀,就不能判定是“絕對錯誤”。其實正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包含了人生意義的全部內容。然而,我們可以分辨這一區間中的不同點位哪些有效,哪些次之;哪些是小錯,哪些是大錯。從中可以發現,較好的解讀是大同小異、不約而同的,相反那些不盡如人意的解讀則總是難掩其偽。如果能從中得出普遍的標準和意義,則對揭開有關人類問題的現實之謎很有幫助。同時,必須牢記這個真理的標準是相對人類目的而言,是相對真理。此外,無其他絕對真理存在,即便還有,也與人類無關。因為我們根本無從了解掌握絕對真理,所以它對人類而言,也沒有現實意義。
——
人生所面臨的所有困難或問題,都源自于在生活中受到的三大制約。因為這三種制約構成了人生和現實的內容,并且經常使人們遭受困擾,還迫使人們作出應答和處理,所以每個人都必須予以重視。我們可以從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解答中,看出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解讀。
第一種制約:我們必須生活在這個小小的星球(地球)上,除此別無選擇。人類與地球上的各種資源必須共存,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善待地球。身心健康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因為這是延續地球生命的重要因素,同樣也能使人類得以延續。這是我們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人人都需要迎接其挑戰。不管我們做什么事,都是對人類生存狀況的解答,我們可以從中知道哪些是必需的、適當的、可能的或希望的。但是不管何種回答都必須考慮到一個事實——我們是人類體系中的一部分,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這就如同我們不能對一道數學題妄加猜測,而必須全力以赴地求出答案一樣,我們為了全人類的美好未來,也要對人生的問題重新做出回答,其中重要的是使觀點既富有遠見又相互關聯。這是從人類自身的弱點及其可能造成的潛在危機來考慮的。當然,我們的答案不會完美,但是必須盡我所能地找到最佳答案。此外,所有的答案都必須考慮到人類正在為地球所困擾,我們的生存質量必然與地球帶給我們的福禍緊密相連。
接下來是第二種制約: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與周圍其他人相互關聯,任何人都是人類體系中的唯一成員。一個人無法單獨達成目標,這是由人類個體的弱點和局限所決定的。一個人如果獨自孤單地生活,自己面對一切,最終只會走向滅亡。他不但不能繼續自己的生活,還無法使生命得以延續。正是因為人類所共存的弱點、缺點和局限性,所以總要與他人團結在一起。我們如果想繼續生存,對人類和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就必須與人聯合,共同發展。要想尋求人生的答案就不得不考慮這一約束,我們必須想到:我們和他人是相互聯系的,如果只剩下一個人,將無法繼續生活。如果想延續自己的生命,我們就必須讓自己的情感和這個問題的目標相適應。
第三種制約是:人類有男有女。這同樣是個人和社會得以維系必須考慮的問題。人一生中誰都無法繞開愛情和婚姻這個問題,不管男女。當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詮釋。遇到問題,人們想象的方法往往多種多樣,但是卻總以為自己采用的具體措施才是最佳方法。
由此三種約束出發,又引申出三個問題:第一,既然我們的星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那么我們到底怎樣做才能讓人類獲得永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應該怎樣給自己定位,才能達到與人合作、共同發展的目的;第三,如何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人類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依賴于兩性關系”這一生存要求。
個體心理學發現人類的所有問題都可歸于三類:職業、交際和兩性問題。每個人對生活意義作出各自的理解時,都精準地揭示出人們對這三個問題的不同回應。舉例如下:假設一個人完全沒有愛情生活或遭受了挫折,并且在工作上也表現得很平庸,還不喜歡結交朋友,感覺人際交往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造成交往范圍十分狹小,從他在現實生活中作出的自我定位和約束,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是為活著而活著,所以要讓自己免受傷害,以保證平安無恙,因此,自我封閉以減少社會交往成為首選。”看得出,他把活著視為一件艱難且危險的事情,最后只有現實失敗接連不斷,而且生存機會越來越少。
不妨再假設另外一個完全相反的例子:一個人交友廣泛,人脈極強,左右逢源,事業有成,而且愛情生活和睦甜蜜。我們則可以定義為,此類人視“活著”為一個創造的過程,于是他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機遇,其間出現的困難反而使他具有了超凡的勇氣,因為在他眼中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這就說明:“真正的人生是懂得關注他人、讓自己成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并積極地為人類的福祉作貢獻。”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