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拂曉前的世界——東方迷夢與隔絕的西方

在十五世紀的晚霞即將染紅歐洲大陸的西端時,整個基督教世界,正處在一個漫長中世紀的黃昏與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文藝復興的黎明之間。那是一個信仰堅定不移,卻又躁動不安的年代;一個對古老東方充滿了黃金與香料的迷夢,卻又被現實的地理與政治屏障所深深隔絕的年代。要理解哥倫布為何會如一顆執拗的星辰,毅然決然地駛向茫茫的未知大西洋,我們必須先回到那個塑造了他,也渴望著被他所改變的世界。

當時的歐洲,正從一場持續了近百年的、名為“黑死病”的噩夢中逐漸蘇醒。人口的銳減,意外地帶來了社會結構的松動,農奴制的瓦解,以及城市手工業和商業的緩慢復興。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等城邦,憑借著地中海的十字路口優勢,早已通過與東方的貿易,積累了驚人的財富。文藝復興的火焰,正在這些富庶的城市中熊熊燃燒,它喚醒了人們對古典智慧的尊崇,對現世幸福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自身力量的重新發現。達·芬奇的畫筆,米開朗基羅的雕塑,馬基雅維利的思考,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拓展著歐洲人精神世界的疆域。

然而,與這種內在的文化覺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在地理認知上的局限,以及在經濟上對東方的極度依賴。自古羅馬時代起,來自遙遠東方的絲綢、瓷器、寶石,尤其是胡椒、丁香、肉桂等香料,就是歐洲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奢侈品。香料,在那個缺乏冷藏技術和調味手段的時代,不僅是改善口味的魔法,更是保存食物、彰顯身份的象征,其價值,一度堪比黃金。

這條連接東西方的貿易生命線,主要依賴于兩條古老的通路:一條是陸地上的“絲綢之路”,另一條是經由紅海和波斯灣的“香料之路”。然而,這兩條道路,都漫長、艱險,且充滿了不確定性。更致命的是,在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了君士坦丁堡,這個屹立千年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就此淪陷。奧斯曼帝國,像一道巨大的屏障,橫亙在東西方之間,他們控制了傳統商路的咽喉,對過往的歐洲商人,征收高額的關稅,甚至常常中斷貿易。一時間,來自東方的商品,在歐洲的價格,一路飆升,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珍稀和昂貴。

這種被“卡脖子”的痛苦,深深地刺激了歐洲各國,尤其是那些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新興的民族國家。他們渴望擺脫對威尼斯、熱那亞等意大利中間商的依賴,更渴望能繞開奧斯曼帝國的阻礙,找到一條直達東方“黃金國”和“香料群島”的全新航路。這種渴望,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更帶有一種強烈的宗教和政治色彩。當時的歐洲,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沖突,依然是時代的主旋律之一。許多君主和貴族,都夢想著能與傳說中位于東方某地的“祭司王約翰”取得聯系,東西夾擊,共同對抗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正是在這樣一種混合了“黃金的誘惑”、“香料的芬芳”、“宗教的虔誠”以及“國家榮譽感”的復雜驅動力之下,歐洲人將他們探索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地、大規模地,投向了那片神秘莫測的、在當時還被稱為“黑暗之海”的廣闊大西洋。

在這場即將到來的大航海盛宴中,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機遇,率先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葡萄牙,這個偏居歐洲大陸西南一隅的小國,在英明的航海家亨利王子的推動下,早在十五世紀初,就開始了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探索的漫長而艱辛的航程。他們的目標,是繞過非洲南端,找到一條通往印度的東方新航路。一代又一代的葡萄牙水手,駕駛著他們新發明的、更輕便、更適合逆風航行的“卡拉維爾帆船”,在羅盤、星盤和簡陋航海圖的指引下,一點一點地,將非洲海岸的神秘面紗,揭開。他們發現了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越過了赤道,并逐漸建立起一個以販賣黃金、象牙和奴隸為基礎的早期殖民據點網絡。

而西班牙,則在經歷了長達數個世紀的“再征服運動”(Reconquista)之后,于1492年,迎來了其歷史性的轉折點。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一世和費迪南德二世——終于攻陷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后一個據點格拉納達,完成了西班牙的統一。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并且充滿了宗教熱忱和擴張欲望的西班牙王國,就此誕生。在完成了陸地上的統一大業之后,將目光投向海洋,與隔壁的葡萄牙,在開辟新航路的競賽中一較高下,便成了西班牙王室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

與此同時,一些新的科技和知識,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大航海時代,默默地鋪設著基石。文藝復興,重新發掘了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的著作,他的《地理學指南》中,關于地球是圓形的理論,以及他所繪制的世界地圖(盡管錯誤百出),極大地啟發了當時的學者和航海家。印刷術的發明,使得這些知識能夠更快、更廣泛地傳播。羅盤的應用,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能夠更準確地辨別方向。而造船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多桅帆船的出現,使得船只能夠搭載更多的貨物和補給,進行更長時間的遠洋航行。

然而,即便如此,對于十五世紀末的歐洲人來說,大西洋的西部,依然是一片充滿了恐怖傳說和未知兇險的“禁區”。人們相信,那里有噴火的巨龍,有吞噬船只的巨型海怪,海洋的盡頭,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從歐洲向西航行,去尋找傳說中的印度和中國,在當時絕大多數人的眼中,依然是一個近乎于“天方夜譚”的瘋狂想法。

正是在這樣一個東方充滿了致命誘惑,西方卻又被無盡恐懼所籠罩的、充滿張力的歷史節點上,一個來自意大利熱那亞的、名不見經傳的航海家,帶著他那個石破天驚的“西航計劃”,開始了他長達十余年的、在歐洲各大宮廷間的孤獨游說。他堅信,地球比當時主流學者所認為的要小得多,日本,就位于大西洋的另一端,只需要向西航行幾千海里,就能輕易到達。這個人,就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他即將用自己的偏執、勇氣和那一點點可遇不可求的“運氣”,將這個被隔絕已久的世界,猛烈地、不可逆轉地,撞向一個全新的、誰也無法預料的未來。拂曉,即將到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光山县| 青田县| 台东市| 同德县| 卢龙县| 额敏县| 海安县| 凌云县| 岗巴县| 长海县| 玛多县| 同心县| 漳平市| 龙胜| 班玛县| 开江县| 屯留县| 东乌| 阳泉市| 沾化县| 平顺县| 永州市| 保德县| 随州市| 平潭县| 察雅县| 遵化市| 彭山县| 栾川县| 宁强县| 忻州市| 鄂州市| 大关县| 涿州市| 东乡县| 龙陵县| 偏关县| 扎赉特旗| 德江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