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啟蒙之光:波士頓的頑童與費城的逐夢者
- 半小時就能讀完的富蘭克林傳
- 陳云編著
- 2704字
- 2025-08-22 13:47:17
本杰明·富蘭克林,這個名字在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熠熠生輝,他如同一顆多面切割的鉆石,在每一個轉動間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他是精明的印刷商、睿智的作家、卓越的科學家、杰出的發明家、務實的外交家、深邃的哲學家,更是美國精神的奠基人之一。然而,這位偉人的起點,卻與任何一個鄰家少年同樣平凡。一六零六年一月十七日,富蘭克林出生于北美殖民地波士頓一個普通的工匠家庭,父親喬賽亞·富蘭克林以制作蠟燭和肥皂為生,母親艾比亞·福爾杰是喬賽亞的第二任妻子。本杰明是父親十七個孩子中的第十五個,也是最小的兒子。家庭人口眾多,經濟壓力可想而知,這使得富蘭克林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時間極為短暫,僅僅兩年,甚至不足兩年。他八歲入學,十歲便因家境窘迫而輟學,開始在父親的蠟燭店里幫忙。
單調乏味的體力勞動顯然無法滿足這個求知欲旺盛的少年,他對書籍的熱愛幾乎與生俱來。每一個便士,他都小心翼翼地積攢起來,用于購買那些能為他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書籍。他貪婪地閱讀著能夠接觸到的一切印刷品,從《天路歷程》到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從各類小冊子到報紙雜志,這些早期的閱讀經歷,如同一顆顆種子,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對知識、對世界、對人生的無限向往和深刻思考。父親曾希望他成為一名牧師,但現實的拮據打破了這個設想。然而,命運的奇妙之處在于,它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往往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十二歲那年,富蘭克林被送到哥哥詹姆斯的印刷鋪當學徒。印刷業在當時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潛力的行業,它不僅是信息傳播的樞紐,更是思想碰撞的熔爐。這份學徒生涯雖然艱苦,卻為富蘭克林提供了一個接觸更廣闊世界的平臺。他不僅學會了排字、印刷、裝訂等全套技術,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大量閱讀的機會。哥哥的印刷鋪時常會印刷一些小冊子和報紙,這讓他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資訊和觀點。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當其他人早已進入夢鄉,他卻在昏黃的油燈下,如饑渴地閱讀,并開始嘗試寫作。他模仿《旁觀者》雜志的文章風格,匿名寫了一些小品文,悄悄塞進印刷所的門縫里。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文章竟然得到了哥哥和朋友們的贊賞,并被刊登了出來。這無疑給了年輕的富蘭克林巨大的鼓舞,也讓他對文字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認識。
然而,與哥哥詹姆斯的關系卻日益緊張。詹姆斯脾氣暴躁,對這個才華橫溢的弟弟時常抱有嫉妒之心,動輒打罵。富蘭克林在回憶錄中坦言,哥哥的專橫讓他難以忍受。這種壓抑的環境,反而錘煉了他獨立不羈的性格和對自由的渴望。他開始秘密地為哥哥創辦的《新英格蘭報》撰稿,以“賽倫斯·杜古德太太”的筆名發表了一系列諷刺時弊、針砭社會現象的文章,這些文章文風幽默犀利,思想深刻獨到,在波士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人們紛紛猜測這位神秘的“杜古德太太”究竟是何方神圣。當真相揭開,人們驚訝于這些老練文字竟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學徒之手時,詹姆斯更是感到臉上無光,兄弟間的矛盾也達到了頂點。
終于,在一七二三年,年僅十七歲的富蘭克林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離家出走,去更廣闊的天地闖蕩。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帶著僅有的一點積蓄,偷偷登上了前往紐約的船。紐約并非他理想中的樂土,在那里短暫停留后,他聽聞費城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便毅然決然地繼續南下。前往費城的路途同樣充滿了艱辛,他經歷了水陸輾轉,甚至遭遇了風暴,一度狼狽不堪。當他衣衫襤褸、口袋里只剩下幾個銅板,啃著一個又大又粗劣的面包,漫步在費城市場街頭時,他的樣子是如此落魄,以至于后來成為他妻子并陪伴他一生的德博拉·里德,在初次見到他時,都忍不住發笑。
然而,正是這座城市,成為了富蘭克林實現人生抱負的起點。費城,這座由貴格會教徒威廉·潘建立的城市,以其寬容、自由和務實的精神著稱,吸引了來自各地的移民和追夢者。富蘭克林很快在一家印刷鋪找到了工作,憑借其精湛的技術和勤奮好學的態度,迅速站穩了腳跟。他不僅努力工作,更積極地融入當地的社交圈,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他倡導成立了“共讀社”(Junto),這是一個由手工藝人和商人組成的俱樂部,成員們定期聚會,討論時事、交流思想、分享知識、互相幫助。這個社團成為了富蘭克林實踐其“自我完善”理念的重要平臺,也為他日后在費城乃至整個殖民地的公共事業中發揮領導作用奠定了基礎。
在費城的最初幾年,富蘭克林也曾經歷過迷茫和波折。他曾受賓夕法尼亞總督威廉·基思爵士的蠱惑,輕信了其資助他前往倫敦購買印刷設備的承諾。然而,當他滿懷希望抵達倫敦后,才發現總督的推薦信和信用證都是一紙空文,自己被徹底欺騙了。身無分文的富蘭克林不得不在倫敦的印刷廠里打工糊口。這段經歷雖然充滿了挫折,但也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更先進的印刷技術和更廣闊的歐洲思想。他在倫敦逗留了近兩年,磨練了技藝,開闊了眼界,也更加堅定了依靠自己力量開創事業的決心。
一七二六年,富蘭克林回到了費城,他的行囊里或許沒有多少金錢,但卻裝滿了寶貴的經驗和對未來的清晰規劃。他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略顯狼狽的少年,而是一個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青年。他決心在費城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刻印出屬于自己,也屬于這個新興時代的輝煌篇章。從波士頓那個渴望知識的頑童,到費城街頭懷揣夢想的青年,富蘭克林的早期經歷,充滿了不安分的探索和對現狀的不斷突破。正是這種永不滿足的求知欲、勇于實踐的行動力以及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堅韌,塑造了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也為他日后取得多方面成就埋下了伏筆。他的故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關于天賦的傳奇,而是一個關于勤奮、自律和不懈追求的勵志典范。他孜孜不倦地閱讀,廣泛涉獵各種學科,從文學、歷史到哲學、科學,無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深知自己的教育背景不足,因此更加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他不僅讀書,更注重思考和實踐。他發明了一套獨特的自我提升方法,包括制定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嚴格要求自己;練習寫作技巧,通過模仿和改寫優秀范文來提高表達能力;甚至嘗試通過節制飲食來鍛煉意志力。這些早期的自律和努力,為他日后在各個領域取得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費城自由開放的氛圍,也為富蘭克林的成長提供了沃土。“共讀社”不僅是他交流思想、拓展人脈的平臺,更是他實踐公民理念、推動社會改良的試驗田。社團成員們討論的話題廣泛,從道德哲學到商業經營,從科學新知到城市發展,幾乎無所不包。富蘭克林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善于引導討論,激發思考,并常常將討論的成果付諸實踐。可以說,富蘭克林的青年時代,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憑借著過人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他的人生軌跡,如同他親手印刷的書籍一樣,字字清晰,行行深刻,充滿了力量與智慧。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