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清虛洞演道藏玄機,九品蓮陣鎖殺局
- 武當王也,浪在諸天當妖道
- 館主三十九
- 5212字
- 2025-08-25 00:01:00
凡修行之人,不論武道,亦或丹道,達至一定境界之后,其聽覺,視力,嗅覺,神念感應,均已不在凡人之列。
于陰癸派之中,有一種獨特香料,可沾附草木竹石之上,彌留數日不散。
但若不修天魔秘心法,又會對此香氣渾然無覺。
南陽即為婠婠試煉,出行前自是有所涂抹。
這,也是為何祝玉妍只知一個大概方位,便敢進山追尋之緣故。
但也不知婠婠身上發生何事,以至于香味斷斷續續,時有時無。
否則,祝玉妍早已覓得于她,共返圣門了。
“香氣又出現了?”
在祝玉妍心中,對婠婠寄予極大厚望,不僅將她當做傳人弟子,亦視作親生女兒。
見有了她的蹤跡,當下足尖輕點,身形激射,猶如一道驚鴻流光,沿著香氣追尋。
不多時,便追至一處山洞口前。
祝玉妍抬眸看去,只見洞內并非幽暗深邃,反被一種柔和的瑩白光輝所籠罩。
細看之下,原是洞頂垂掛剔透如同冰晶鐘乳,它們折射微光,使得整個洞頂宛如倒懸的星河,灑下點點清輝,令洞內一片清明。
再往深處瞧去,一座渾然天成的青玉八卦臺聳立。
此臺并非精雕細琢,而是略顯粗糙,然其中心的太極陰陽魚卻刻畫得清晰圓融。
而婠婠,正面色蒼白,盤膝坐于臺上,以天魔秘法吐納療傷。
或是聽到祝玉妍的聲音,婠婠舒了一口清氣,緩緩睜開雙眸。
“師父?”
“你怎么來了?”
祝玉妍邁步走入洞中,大致描述一番概況,詢問道:“你怎么會在此處?”
“這里又是何地?”
婠婠跳下玉臺,拱手作揖,輕聲解釋:“回師父,弟子抵達南陽之時,陽興會已然盡數覆滅?!?
“此后幾經輾轉,來到洛陽城中,想著去那凈念禪院探探佛門動向?!?
“未曾想,卻是牽扯進佛道兩家之爭,還被禪院和尚察覺,引來法琳與密宗追殺?!?
“那密宗和尚端是厲害,弟子力拼不敵,唯有暫且逃遁?!?
“至于此處……”
“弟子也是不清楚,應當是某個道門高人隱居之所吧?”
“但,弟子已在此處療養整整一日,卻未見人出現?!?
祝玉妍點點頭,再度打量山洞,只見洞壁之上,刻有云篆符文,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的星圖,且嵌有天然卵石,依河圖洛書的方位排布。
“看來,此處的確不是無主之地?!?
“也不知是哪位高人隱居之所?”
婠婠淺笑:“管他是何方高人,既然一日未曾出現,那便是我的地方了?!?
祝玉妍眸光寵溺的看了她一眼,笑著訓斥:“鳩占鵲巢,絕非正理。”
“待主人家回來,還需謝過才是?!?
她心懷大志,欲圖匡正圣門,卻也知如今陰癸弟子踏上邪途,積重難返。
故而因材施教,對旁的弟子松弛,唯對婠婠要求極嚴,以正道之法教導。
婠婠輕吐巧舌,笑道:“知道啦?!?
“對了師父,弟子此行得遇方外高人,他姓王名也,自稱出身武當……”
未等她說完,祝玉妍便擺了擺手:“此人我已然見過,確有真才實學?!?
“其他正在山下,與為師一同前來尋你。”
隨即,她將事情經過,大致述說一遍,唯獨隱去自吹自擂部分,囑咐道:“等會下山見他,莫要透露為師身份?!?
“就以終南散修玉衡子為稱。”
“為何?”婠婠不解。
“哪來那么多為何?”
“聽命就是?!?
“哦……”
祝玉妍臉色舒緩,詢問道:“傷勢如何了?”
婠婠:“多謝師父關心,弟子已調養大半?!?
“唯手太陰肺經與足厥陰肝經交匯之處尚有淤堵,且商陽穴,中府穴依舊酸麻難當?!?
“運氣之時,下丹田與氣海,亦是頗為不暢?!?
祝玉妍當即食指與中指并攏,欲要搭在婠婠脈門之上,為其查探狀況。
恰在這時,洞外忽聞悠揚曲調,朗朗歌聲。
“閑云出岫本無心,野鶴歸林自忘形?!?
“坐看松濤卷翠色,臥聽石泉漱玉音。”
“心鏡常拂垢不侵,星斗移宮演玄象,河圖洛書蘊道......嗯?”
“這才數日未歸,又見兩位有緣之人?”
洞口,一名身著青色道袍,臉上胡子拉碴,但五官棱角分明,頗為俊朗的道士停下步伐,顯露詫異神情。
隨即,他展顏一笑,拱手作揖:“貧道扶搖子,見過兩位有緣人。”
祝玉妍率先回禮,報上終南散修之名。
婠婠也報出師承來歷,詳述誤入此處經過,并按照吩咐,作揖道謝。
扶搖子呵呵一笑:“原是終南同道與祝宗主高足到訪,失敬了。”
祝玉妍看著眼前之人,心中暗暗思忖:世人皆畏懼,厭惡,嫌棄魔門。
即便大多道門弟子心境自然,待人待物,不以‘名’論。
卻大多也避魔門唯不及,拒魔門如豺狼虎豹。
這扶搖子和王也,倒是與眾不同。
念及此,頓生攀談結交之意,便與其寒暄一番,繼而詢問道:“扶搖道友出塵灑脫,不知隱于此處修行多久?”
扶搖子嘿然一笑:“貧道在去年九月才來這王屋山,清虛洞中?!?
“不足一年?”
婠婠環顧四周,疑惑道:“此處建筑,非不到一年之功可成吧?”
扶搖子呵呵輕笑:“婠婠姑娘,這清虛洞乃是上古先賢遺留?!?
“貧道不過借先賢寶地,以‘紫微斗數’之法,參詳河圖洛書,推演天下大勢而已?!?
先天八卦配河圖,后天八卦配洛書。
河圖洛書,乃易理之源。
而紫微斗數,正是由其演化而來。
這道士竟能以紫薇逆推河洛?
祝玉妍心中暗忖,觀此人氣息平平,該當不是習武之人,但氣度又出塵自在,可見非尋常之輩。
當是心境高遠,卻不修武道之人。
如今天下將亂未亂,紛爭之局已然顯現,不如向他討教大勢推演,日后陰癸派該當如何行事,也好有個章程。
念及此,祝玉妍當即開口詢問,而扶搖子也未曾避諱,將其推演進程,一一告知。
“貧道參詳許久,以為紫微垣帝星晦暗,而奎木狼星輝大盛于野。”
“洛書九宮之震位,現青龍盤柱之象,河圖則顯地八承天七之數?!?
“但天下大勢究竟走向如何,貧道還尚未參透。”
厲害啊……
王也醒來之后,見祝玉妍不在,便循著足跡而來,恰到洞口附近時,聞聽扶搖子言論。
太原恰處震卦方位。
而河圖地八承天七,暗應木德代興之兆。
李姓,屬東方木德。
這位道長已然預見太原李氏,將取隋朝天下而代之,只是尚未徹底參透而已。
高人!
王也暗生敬佩,生出向他討教切磋之意。
“嗯?”
“王道友?”
祝玉妍瞧見王也身影,笑道:“道友,不妨進來一同參詳如何?”
王也此刻犯了術士殺劫,欺天之罪,哪里還會再泄露天機?
他打了個哈哈,以自己不懂紫微斗數為由,搪塞了過去。
對此,祝玉妍并未在意,隨后引薦王也與扶搖子二人認識。
待兩人互相見禮過后,又是道明此行由來,聞聽此言,扶搖子臉色劇變!
“法琳竟欲掀起佛道之爭?”
“如今天下已呈紛亂之局,若佛道兩家再起爭端,還不知會牽累多少無辜蒼生?”
“唉……”
“這修行之人,怎待如此行事?”
王也搖頭輕嘆:“或許,此人已踏上邪路歧途。”
他這般說,并非無的放矢。
佛門八宗,以密宗成就最高,卻也最為令人厭惡。
其頒發的《十三法典》與《十六法典》,已然背離佛門初衷,更是以邪門歹毒之法,修行密宗絕技。
如阿姐鼓,肉蓮花,人皮唐卡等等……
在王也眼里,密宗已非修佛之人,而是純黑邪佞,且比大明尊教更邪,更黑!
畢竟,尊教還未成氣候,而密宗已是西域最高統治,所設法典壓迫農奴百姓,遺禍千年之久。
若非后世有‘金珠瑪米’解救,那所謂的圣潔高遠之地,與人間煉獄有何區別?
而法琳勾結尊教,串聯密宗,又能好到哪去?
“這倒不至于吧?”
扶搖子暗暗嘀咕,但并未明說。
“不知兩位道友,接下來有何打算?”
據祝玉妍說,那法琳佛門六通的修為不淺,他心通已有感應預知威能,遲早都能尋到婠婠。
那只需留在這妖女附近,自可等到他現身。
若過幾日還不現身,便去濟法寺或凈念禪宗找他。
有句話說的好,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既如此,倒不如暫留此處,與扶搖子和玉衡子二人論道談法,精進修行。
王也說出打算,而祝玉妍也想留下參詳天下大勢,婠婠更是需要一個地方療傷。
幾人一拍即合,當即療傷的療傷,論道的論道。
這扶搖子雖不懂武功,但道法卻頗為精深,不論術數易理,還是外丹之術,道心修行,皆有高人風范。
而祝玉妍通曉百家,又是才情過人,言談之間,提出很多過人見解。
接連數日,王也在論道談法間,悄無聲息的汲取養分,性功修為在無形之中得以精進,更上層樓。
至于閱歷,亦是在三日內增加了72晷。
不過王也倒也沒有急著推演修行,打算多積累積累,隨后一鼓作氣,貫徹絳宮部,丹元心神之修行。
到了第四日,祝玉妍心中忽有所悟,離開清虛洞,尋了一處僻靜之所閉關參詳。
扶搖子則留在洞中,繼續參詳天下大勢。
這王屋山鐘天地之靈秀,其間草藥繁如星辰。
扶搖子精通外丹之道,在此處隱居之時,于附近一平整山腰,開辟小塊藥田,用來培植煉丹。
他為人大方,得知王也欲要煉制丹藥,當即主動送他雪見,龍葵,茯苓,肉蓯蓉,紫靈芝,野參。
所欠缺者,僅余朱砂一項。
婠婠經數日療養,已然徹底痊愈,隨王也一同去往藥田采藥。
……
青山如黛,層巒疊嶂,起伏間盡顯靈秀之氣。
王也躺在藥田之畔,習慣性的雙手交叉,抱于后腦,眺望那聚散無常之云。
陽光透過山間薄霧,柔和灑在身上,帶來絲絲暖意。
微風過處,襲來陣陣清苦與甘香交織的藥草氣息,沁人心脾,仿佛連空氣都染上了草木靈性。
“好安靜,好自然,好隨意……”
“這地方真好啊?!?
“若能在此出世修行,何其快哉?”
“當然,若沒有這妖女在身邊礙眼,那就更好了……”
王也側過身子,看向手中拎著鐵鏟,在藥田里挖了一株又一株的婠婠,道:
“婠婠姑娘,雖說扶搖子先生答應我們,藥田之藥可盡數采摘?!?
“但也沒必要給人家挖光了吧?”
婠婠回頭瞥了他一眼:“人家先生都不管,你管什么?”
“再說,這都是百年之上的珍貴藥材,市面上找一棵都費力,難得此處種了這么多。”
“自然是要采個盡興啦?!?
王也苦笑:“那你能去那邊采嗎?”
“為何?”
王也指著她手中鐵鏟:“那玩意兒我瞧著眼暈……”
莫名其妙,看個鐵鏟眼暈什么?
婠婠心中嘀咕一句,但還是走遠了些,繼續挖她的藥材。
王也則取出袁天罡贈予他的《九天玄女六壬籙》,靜心閱讀參悟。
“壬者,水神,主智,通幽冥,掌時序?!?
“籙者,神契,載天章,召將吏,馭鬼神?!?
“法以壬盤為基,四課三傳為用,遁天神將,布地陰符,日精月華,星輝共耀,值符,螣蛇,太陰……”
“有點像存思派與符箓派融匯之后的法門啊……”
讀了數篇,王也頓感新奇,正待繼續閱覽之際,耳畔忽聞婠婠尖叫。
“呀,兔子!”
但見她身形一晃,飄至附近草叢之中,伸手一探,便抓起一只毛發雪白,精巧可愛的野兔。
“王道長,王道長你看,多可愛的小兔子呀?”
王也搖頭輕笑,看來這魔門妖女,對這等天生可愛之物,也沒有多少抗拒力。
這,應當就是女子天性使然吧?
婠婠跑了回來,撫摸懷中野兔,淺笑說道:“真可愛……”
“我們把它烤了吧?”
王也怔在原地,久久無言。
片刻后,藥田旁。
婠婠手握半只體表金黃,肉香濃郁的烤兔,問道:“王道長,為何有些道士忌葷吃齋,而有些不用呢?”
王也咬了一口兔肉,只覺肉質鮮嫩,香氣濃郁,雖沒有任何佐料,卻反而保留了原始肉香,別有一番風味。
“道門與佛門的戒律,目的在于通過阻斷外在欲念之法,使得內心平靜祥和?!?
“是為,持戒修口,阻斷外欲,淬煉內心?!?
“戒欲修身,為修行的第一步?!?
“當不為外在欲念所執,達至第二步修心境,便無需戒口欲了?!?
“此外,正一道重在入世修行,和光同塵,符箓齋醮,外在濟度,也無需忌葷吃齋?!?
“而有些道門,即便達至修心境,也因慈悲不殺,養生修煉之由,而繼續持戒?!?
婠婠恍然點頭,又問:“那正一道士為何不吃牛肉,是因為老子騎的是青牛嗎?”
王也搖頭輕笑,耐心解釋:“與這無關。”
“在道門之中,不論持戒與否,均有四不食。”
“依次為:牛,烏魚,鴻雁,狗。”
婠婠:“這是為何?”
“牛辛勤勞作,助人耕種,任勞任怨,是為:忠?!?
“烏魚產后虛弱,雙目失明,無法覓食,初孵烏魚會奉先自身,供養母親,是為:孝。”
“鴻雁為忠貞之鳥,一生僅有一伴,其中一只亡故,另一只情義甚至,為之哀鳴而亡,是為:節?!?
“狗看家護院,不離不棄,通曉人性,富有義氣,是為:義?!?
“四不食,非戒口欲,而是對忠、孝、節、義的尊重與敬畏?!?
婠婠皺皺眉頭:“道門修行真麻煩,遠不如我們圣門那般百無禁忌……”
“要不王道長你改投我圣門吧?”
王也懶得理她,自顧低頭吃肉……
……
正如祝玉妍所說,法琳他心通已然有所成就。
雖在進山之后不久,便已失去婠婠蹤跡,卻憑借斷斷續續的感應,于兜兜轉轉之下,摸到清虛洞附近。
此刻,他與十名密宗僧人,正佇立附近一座山坡之上,觀察此處動向。
“麻煩了……”
法琳以天眼通之法,掃視山中動向之后,皺眉低語:“想不到,祝玉妍那魔頭也在此處?!?
“這女魔頭修為了得,天魔秘已然達至十八重境界?!?
“縱然宗師在場,怕也難以占到便宜?!?
“不僅僅是她……”
“洞中那個妖道看似毫無修為,卻是氣度不凡,應當也是一名好手?!?
“阿彌陀佛……”密宗南嘉大師口宣佛號,輕笑低語:“區區一個陰后,有何懼哉?”
“貧僧與諸位師弟所修的九品蓮花陣,莫說是一個祝玉妍?!?
“縱然天刀宋缺到場,也得飲恨于此!”
“然而……”
南嘉大師將目光投向藥田:“此陣需要九人方成,那妖女和妖道誰來應對?”
一名密宗喇嘛站了出來:“阿彌陀佛……”
“諸位師兄,在場屬我修為最低,那兩個最弱的便交由我來對付吧?!?
法琳掃了一眼王也和婠婠:“小心些,那妖道氣息漂浮,如聚散無常之云,可見根基淺薄,倒也不足為慮?!?
“然,妖女卻是深得祝玉妍之真傳,絕不可掉以輕心。”
“至于洞中那個……便由貧僧解決?!?
“不論如何,今日定要斬殺這些妖人,吾等大計絕不可泄露半分!”
南嘉大師略作思量,點點頭:“阿彌陀佛…..”
“既如此,那便速戰速決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