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暴亂
- 醫妃馬甲掉不停,太子跪求我別裝
- 橙味大熊
- 2625字
- 2025-08-17 18:00:32
九原城東山外
大批人馬穿過陰郁的樹林,浩浩蕩蕩地向東城門行去。這是一眾身著黑色鎧甲的騎兵,他們胯下所乘之馬皆是千里良駒,而他們正是景山城中最精銳的一師——黑甲軍。
為首之人是個背脊挺拔的少年男子,他騎在棗紅色的駿馬上,手持一把銀月色的長矛,周身透露著一種難以掩飾的凌厲與果決。
他身后面跟著十幾輛大車,這是送往九原城的救命糧餉。
輜重車碾過山路上的碎石,發出“吱吱”的響聲。夜里的明月將清風送還,透過那簇招搖的枝葉,照亮了林間的山路。
為首的男子招來了身邊的副將,開口詢問道:“此處距九原城還有多遠?”
“回稟將軍,不足三里!”
男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告訴兄弟,快馬加鞭,我們趕在戌時之前抵達九原!”
這時,右前方忽然傳來一聲急促地馬蹄聲。那聲音雖然清晰,但略顯沉重。他在軍中多年,只一聲便能聽出這馬是一匹老馬。
終于,那人從林中穿了出來。
是個白衣少年郎。
雖被那斑駁的光影遮住了半張臉,但為首的將軍還是一眼便認出了那人。坐在紅棕駿馬上的趙無虞不由微微皺起眉頭,“他怎么會在這?!”
來者馬上懸著一柄雕日蟒紋銀霜長劍,身上一襲單薄的素衣依舊無法掩飾少年眼中的銳氣。
隨軍的幾位副將都認得這柄劍,這劍是太子的佩劍,這眼前之人便是太子周珩!
在確定眼前人是太子周珩后,趙無虞瞳孔微震,滿臉的不可思議,他質問道:“你不是早就從赤節山繞路而來了嗎?應是先我們一步到達九原啊?”
“你怎么會在這?!”
白衣少年騰出一只手松了松胸前的交領,淡淡道:“來的路上出了些事情……”
他說話時雖然故意放輕了聲音,但那嗓音中的沙啞卻是怎么也掩蓋不住的。
趙無虞聞言微微皺眉,卻也沒有多言。
“報!”
這時,一個驛卒匆忙策馬來報。
“庫勒大軍忽然夜襲北城門,杜將軍已帶兵出城迎敵,還請太子殿下速速前去支援!”
“混賬東西!”趙無虞聞言瞬間怒火中燒:“不知死活的狗賊,竟然敢偷襲北城門?!”
聽聞軍報的白衣少年眉頭緊鎖,臉色微沉,不動聲色道:“無虞,你先帶一隊人馬護送糧草進城!孤率余下黑甲兵直奔北城門!”
兩人眼神相交后,各自策馬離去,林中只留下一股不屬于這春日的蕭瑟。
同樣的林間夜路之上,一輛華貴的馬車搖搖晃晃地向前行進著。
馬車上的宋潤靠著輕綢軟墊,只閉目養神,沒有多說半句話。是在休憩,也是在深思。
林師傅還同從前那般將宋潤摟在肩上,以免她因馬車顛簸磕破了腦袋。在林師傅心里,阿潤還是從前那個倔強的小姑娘。她也不知道這次帶小姐回京究竟是對是錯,但平安活著總該是好的。
“吁——”
趕車的車夫猛地用力勒緊了手中的韁繩。
原本安靜行駛的馬車停了下來,車廂里傳出一聲輕微的呻吟,宋潤微闔的雙眸也緩緩睜開。
林師傅掀簾,看了看窗外,輕聲問道:“出什么事了?”
“回稟夫人,這路上好像躺了一個人!”馬夫提起燈籠湊近瞧了一眼后,仔細回稟道。
“啊?!”
林師傅輕輕地抬開摟在宋潤肩膀上的手,走下馬車。她本不想驚醒宋潤的,奈何她已經醒了,甚至還跟著下了馬車。
宋潤瞇著眼睛,借著馬夫手中的燈籠打量倒在地上之人。
只見一個約摸十二三歲的少年衣衫襤褸地趴臥在路中央,臟發披面,雙目緊閉,不知是死是活。
宋潤捋起那竹青色的寬袖,露出一雙如月般白皙的手臂,在火光下閃爍著溫暖而皎潔的光澤。她俯身,在少年的脖頸處探了探脈搏后,轉頭便看向林師傅點了點頭,“還活著。”
“勞煩伙計,將這人抬上馬車吧!”
宋潤緩緩開口,語調柔和,給人一種如春和景明般的愜意舒適之感。
馬夫猛然回過身,將那昏迷的少年抬上了馬車。
從前只聽說這藥莊少主是懸壺濟世之人,卻沒想到竟然是個絕世的美人。這般心地善良,又天生了一副好容貌,這怕是天上的謫仙下凡罷?
如今能為宋家女駕車,倒也是他一個馬夫的榮幸了。
他拿起手里的鞭子,繼續駕馬前行。
馬車中林師傅為那少年施了針,又喂下了幾顆青水丹。
“阿潤,你要帶他回京?是不是太冒險了?”林師傅收拾好銀針,轉頭輕聲問道,眉眼間帶著幾絲擔憂。
宋潤打開皮囊壺的蓋子,遞到了師傅面前,饒聲道:“沒事的,師傅……”
說起撿人這事兒來,宋潤還是頗有些門道。三年前收留了金童,前些日子剛救了個小啞巴,而今又收留了一個少年,這機緣可真是說不清的東西。
說是機緣,卻也只是憑著一顆仁心罷了。
林師傅見宋潤如此堅定,便也沒好再說什么。方才捏著那少年的胳膊結實有力,想必應該是個習武之人。她們此行回京路上說不準會遇上什么事情,路上帶著個會武的也安心些。
天色泛白,空中霧起。
馬車上酣睡一夜的金童迷迷糊糊地張開了眼睛,卻看見腳下躺著一個什么東西。
那人鬅頭垢面的,臉上還帶著發暗的血漬,尤其是那雙眼睛甚是煞人,一黑一灰的眼眸直勾勾地盯著面前的不過八歲的金童。
“啊!”
“怪物啊!”
金童嚇得哇哇大叫,一屁股坐起身子,卻被自己的包袱絆到,整個兒跌進了宋潤的懷里。
宋潤被身上壓著的重物和金童的尖叫聲驚醒,她看著眼前的一幕并不驚訝,反而是出人意料的平靜。
她漫不經心地掀開帷裳,如煙般的霧氣將整個堯都城籠罩在內,朦朧中隱隱約約可以瞧見幾處高凸的灰瓦。宋潤看不清橋下的長河,但那潺潺流水聲早已在她眼前鋪展開了一副水墨畫卷。
宋潤扣了扣馬夫身后的車輿,“先生,前面找間鋪子,歇歇腳吧!”
“好!”
堯都城餛飩鋪子前
宋潤幾人坐在桌前,幾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面前這個異眼少年。
面前的少年一雙膽怯而渾濁的眼睛從野草般雜亂的頭發間望出,向下四處閃躲著。布滿泥垢的臉龐上還沾著些發暗的血跡,因為干裂而起皮的唇間在微微顫抖著。
眾人實在無奈,便帶他在店家屋里梳洗了一番。
“所以你這只眼睛是眇了?”
落魄的少年緊攥著手里的饅頭,生澀地點了點頭。
宋潤心中有些酸澀,“你……家住何處?可還知曉自己的姓名?”
少年目光躲閃,埋頭咬了一口饅頭,顫巍巍道:“杜周,家住九原城……”
聽聞九原城三字,眾人也就知曉了各種緣由。這可憐的少年怕是逃難出來罷?看樣子路上應該受了不少苦。
“……你能不能帶我去盛京?”
少年忽然抬眸望向宋潤,透過那只眇眼,她看出了他在灰暗之中的祈求與渴望,可她卻并不想可憐他。
“我們雖救了你,卻并非是什么大善之人。你若是想要我們帶你同去盛京,便該付出些什么。”宋潤神情淡漠,不動聲色地望向他。
聞言少年,眼中劃過一絲失落。
“我要你做我們的車夫,同這位老先生交替趕車,另外我們還會付你一些銀錢。你可愿意?”
宋潤繼續說道。
“好!”
少年猛地點了點頭,嘴角止不住地上揚,是欣喜,也或許是感激。
宋潤看著面前少年眼中的笑意,不自覺間又想起了那個小啞巴。也不知他如今去了何處?是否遭了難,是否遇上了一位好心人?
她盼著與他重相見,卻又怕再與他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