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箭在弦上
- 七魄爭鼎逆穿大明風云錄
- 作家28xTM4
- 2095字
- 2025-08-16 19:51:14
建文元年七月初七,暴雨傾盆。
北平燕王府的青瓦上,
雨水如注,順著飛檐墜落,在石階上砸出朵朵水花。
朱棣負手而立,凝視著庭院中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的旌旗,眉頭緊鎖。
“報!”一名親兵渾身濕透,匆匆闖入,
“朝廷已削去周王、代王爵位,湘王自焚而死,下一個...恐是我北平!”
朱棣瞳孔驟縮,湘王朱柏剛烈不屈,寧死不愿受辱,竟落得如此下場!
他握緊拳頭,指甲幾乎掐入掌心。
“傳令下去,讓張玉、朱能即刻來見。”
朱棣的聲音低沉而冰冷,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密謀,即將展開。
與此同時,青州齊王府。
項羽站在城墻上,任憑雨水沖刷著臉龐。
遠處,一支朝廷派來的錦衣衛小隊正朝著王府方向行進。
“來得正好!”
項羽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笑容,
“傳本王令,關閉城門,準備迎敵!”
三千齊軍迅速集結,刀出鞘,箭上弦,只等一聲令下。
長史臉色蒼白,勸道:
“王爺,此舉等同謀反,萬萬不可!”
項羽猛地轉身,霸王槍“唰”
地出鞘,槍尖抵住長史咽喉:
“你可知‘破釜沉舟’?
今日若不反抗,明日我們都將成為朱允炆的刀下鬼!”
長史渾身顫抖,再不敢多言。
武昌楚王府內,冉閔正與謀士們商議對策。
“王爺,齊王已率先發難,我們是否即刻響應?”
一名謀士問道。
冉閔盯著地圖上的長江防線,沉思良久:“不急。
待朱棣起兵,我們再順勢而動。
但需即刻派人聯絡寧王、遼王,約定共同進退。”
話音剛落,一名侍衛呈上密信,竟是李世民從蜀地發來的結盟書。
冉閔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看來,天下英雄所見略同。”
遼東,遼東城的城墻在雨中顯得格外巍峨。
劉裕身披蓑衣,親自巡查城防。
“王爺,朝廷使者已到城下,宣旨削藩!”
一名將領前來稟報。
劉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開城門,列隊迎接?!?
將領一愣:“王爺,難道...”劉裕擺擺手:
“放心,本王自有分寸?!?
大寧王府中,趙匡胤端坐正廳,看著朝廷使者宣讀削藩旨意。
“寧王朱權,著即削去三護衛,即刻進京述職...”
使者話音未落,趙匡胤突然大笑:“哈哈哈!
朱允炆小兒,竟想這般輕易奪我兵權?”
他猛地一拍桌子,“來人,將這使者拿下!”
使者大驚失色:“寧王,你這是謀反!”
趙匡胤冷冷道:“謀反?不過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罷了?!?
蜀地,成都平原的稻田在雨中泛著新綠。
李世民站在武侯祠前,望著諸葛亮的塑像,
喃喃道:“丞相,當年您六出祁山,未能一統中原。
今日,世民愿以蜀地為根基,再圖天下!”
他轉身對身后的將領們說:“傳令下去,封鎖蜀道,準備迎戰!”
寧夏慶王府內,曹操把玩著一枚青銅令箭,聽著外面的雨聲。
“主公,各地藩王皆已行動,我們...”
賈文遠剛開口,曹操便抬手打斷:
“讓他們先斗。
待兩敗俱傷,我們再坐收漁翁之利。
傳令下去,繼續擴充軍備,密切關注各方動向。”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
大明的天空仿佛被撕裂,七位魂穿藩王,
在這風雨交加的夜晚,各自邁出了改寫歷史的第一步。
箭已在弦,不得不發。
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亂,即將席卷整個天下。
而此時的朱允炆,還在金陵城中做著削藩成功的美夢,
全然不知,他面對的,是七位曾主宰一個時代的帝王英杰。
第二節穹頂異象萬朝觀局
建文元年七月初七丑時三刻,大明疆域驟現血色霞光,
天穹如被巨手撕裂般裂開蛛網紋路。
更令人驚駭的是,唯有大明之外的時空被奇異光幕籠罩
——商周青銅器上浮現流動銘文,戰國編鐘自動奏響戰歌,
長安城朱雀大街憑空懸浮全息影像,
汴京勾欄瓦肆的墻面映出動態畫面。
殷墟遺址的甲骨突然騰空排列,
殷商巫師顫抖著解讀刻痕:“天命異變,異世有王爭衡!
“西周宗廟的鼎器轟然震動,青銅獸首雙目猩紅,
竟對著虛空發出低吼。
曲阜孔廟的杏壇下,七十二賢人的石像同時轉動目光,
望向天幕中青州城頭項羽橫槍而立的身影。
長安城的晨鐘暮鼓尚未響起,
百姓卻見大雁塔周身纏繞金龍虛影,塔身投下的巨大陰影里,
齊王項羽的霸王槍正撕裂朝廷軍旗。
“此乃楚霸王再世!“
玄奘譯經院的高僧望著投影,袈裟下的雙手微微發顫,
“昔日巨鹿破秦,今日恐要改寫朱明江山?!?
汴京御街的勾欄突然熄滅火燭,
百戲藝人手中的皮影自動起舞,演繹著武昌楚王府內冉閔調兵遣將的場景。
“快看!武悼天王重臨!“
茶館說書人拍案而起,
“當年殺胡令震懾四方,如今這楚王怕是要掀起腥風血雨!“
臨安城的西湖突然沸騰,湖底浮出南宋皇宮的虛影,
高宗趙構的畫像竟流下血淚。
而在元大都遺址,成吉思汗的黃金大帳虛影浮現,
蒙古鐵騎的戰吼混著風聲傳來,
帳中“遼王劉?!芭疟缄嚨漠嬅?,讓虛無的空氣都泛起肅殺之氣。
最震撼的當屬古羅馬斗獸場廢墟,
斷壁殘垣間突然投射出大寧王府的場景,
趙匡胤揮劍斬落朝廷使者頭顱的瞬間,
斗獸場的血色大理石竟傳來千年之前角斗士的吶喊。
金字塔陰影里,古埃及祭司對著天幕中的“蜀王李世民“頂禮膜拜,
認為這是太陽神阿蒙降下的神諭。
大明疆域之外,
從兩河流域到尼羅河畔,從恒河平原到英倫列島,
所有文明古跡都在共鳴震顫。
而此刻的明朝境內卻如被時空隔絕,
唯有七位藩王的駐地偶有異象
——齊王麾下戰馬夜啼如龍吟,
楚王的兵器庫刀劍自鳴,蜀王的糧倉飄出神秘梵音。
當寅時的梆子聲穿透晨霧,天幕突然浮現燙金篆文:
“七魄渡明,攪動乾坤;萬朝共鑒,天命何從“。
這跨越時空的驚世奇觀,
讓所有文明古國的后人都陷入震撼與猜測,
卻不知這場由帝王魂穿引發的風云劇變,
即將徹底顛覆朱明王朝的命運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