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 治國穿邦
  • 四庫土
  • 2815字
  • 2025-08-28 06:21:31

第四十三章:威揚四海,功耀千秋

【場景一:大峽谷閱兵的籌備】

章和一百九十二年,孟夏。大夏大峽谷軍事基地的晨霧還未散盡,峽谷兩側的崖壁上已亮起青銅制的“格物信號燈”——燈芯是用深海特種鋼煉制的,發光原理源自百年前王啟新改良的“夜光砂工藝”,燈光順著崖壁的凹槽流淌,在地面拼出張弛當年手書的“以器護和”四個大字,筆鋒間還能看見當年計算力學參數時的細微刻痕。

張宇飛身著繡著“薪火紋”的指揮官制服,制服布料混紡了與“韌絲布”同源的鋼纖維,既挺括又能抵御風沙。他站在指揮中心的高臺上,指尖劃過面前的“天工盤作戰系統”全息屏——屏幕左側是徒步方隊的訓練數據,每個士兵的步幅誤差控制在0.5厘米內,這是用“薪火尺”校準的標準;右側是裝備方隊的排布圖,新型坦克的履帶紋路里,還留著《九章算術》“方田術”的幾何印記。

“報告指揮官,空中梯隊的‘翼鳥戰機’已完成預熱,請求預演!”耳機里傳來飛行員趙烈的聲音,他是當年泉州港港務工趙福生的曾孫,頭盔上還刻著“一絲不可輕”的小字。張宇飛抬眼望向窗外,只見峽谷上空的晨霧中,十二架“翼鳥戰機”漸次浮現,機翼下掛著的信號彈,炸開后竟拼成了林宸御筆的“格物致知”四字,墨色煙痕在天空中久久不散。

此時,峽谷東側的觀摩臺已熱鬧起來。羅馬代表捧著祖父當年用過的“聽聲辨質”銅錘,反復摩挲著錘柄上的“公平”銘文;非洲代表卡瑪爾的孫子卡魯,正對著崖壁上的“以器護和”大字拍照,相機是用“五分進制算盤”的機芯改良的;波斯商人哈米德的后人哈迪,則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卷泛黃的《萬國商盟公約》,準備對照閱兵裝備,記錄大夏的軍事技術進展。“當年先祖說‘大夏的強大,是讓世界安心的強大’,今日總算要見真章了!”哈迪輕聲感慨。

【場景二:閱兵式正式開始】

章和一百九十二年,夏至。大峽谷上空的云霧徹底散去,陽光透過十二面“格物棱鏡”,在地面投下《九章算術》“勾股定理”的光影陣列,隨著一陣清脆的青銅編鐘聲,閱兵式正式拉開帷幕。

最先入場的是國旗方隊,三名旗手肩扛大夏國旗,旗桿是用深海開采的特種鋼打造,底部刻著“心正航不偏”的小字。他們身后,是由四大洲士兵組成的“同盟方隊”——羅馬士兵手持改良的“投矛弩”,非洲士兵背著“青蒿素急救包”,波斯士兵腰間別著“公平秤”造型的匕首,步伐與大夏士兵完全同步,踏出的節奏竟與百年前泉州港的碼頭號子重合。

“那是‘鎮岳坦克’!”卡魯突然起身,指著緩緩駛來的裝備方隊。只見坦克的炮管上刻著“三分余量”的批注,炮塔側面的裝甲紋路,是按青銅盤“防御圖譜”鑄造的,最外層還覆蓋了一層用深海珊瑚提取的防腐涂層。緊隨其后的是高超聲速導彈發射車,車身上的“潮汐紋”與“天工盤”新殘片的紋路完全吻合,導彈彈頭上,竟嵌著一小塊當年剛果醫館的鐵鍋殘片——那是第一批青蒿素試驗成功時用的鍋。

“這導彈的射程……竟能覆蓋半個地球?”歐洲學者馬可的孫子馬泰,拿著“薪火尺”換算著屏幕上的數據,手指因激動而微微顫抖。旁邊的波斯代表哈迪,突然指著導彈發射車的控制臺:“看!那是‘自警機制’的按鈕,和泉州港起重機的限位器是同一個原理!”話音剛落,發射車突然發出一陣輕響,控制臺屏幕上彈出“壓力正常”的提示——這是按張弛“多算一分險”的理念設計的自檢程序。

最后登場的空中梯隊,將閱兵式推向高潮。三十六架“翼鳥戰機”組成“萬國同心”的隊形,飛過觀摩臺上空時,機翼下的投影設備,突然播放起百年前的畫面:張弛在泉州港調試蒸汽機,林宸在非洲醫館為孩子診病,王啟新在實驗室改良防腐工藝……“原來大夏的軍事技術,全是從‘造福百姓’里來的!”卡魯眼眶泛紅,忍不住鼓起掌來,觀摩臺上的掌聲瞬間連成一片。

【場景三:萬國來朝的盛景】

閱兵式結束后,張宇飛邀請各國代表走進裝備展示區。在“鎮岳坦克”的駕駛艙里,羅馬代表親手轉動方向盤,發現方向盤的刻度竟是“薪火尺”的衍生單位;卡魯戴上“翼鳥戰機”的模擬駕駛頭盔,眼前浮現的飛行路線圖,竟與針灸銅人航海圖的“氣海穴”節點完全對應;哈迪則在高超聲速導彈的控制屏上,看到了《萬國商盟公約》的“非攻條款”——原來導彈的瞄準系統里,特意設置了“民用區域規避程序”。

“張指揮官,我們想引進‘鎮岳坦克’的防御技術,用于保護非洲的鐵路線!”卡魯率先開口,手里還拿著撒哈拉綠洲的麥田照片,“去年有盜匪破壞鐵路,要是有這種坦克巡邏,就能保住村民的收成了。”馬泰也緊接著說:“我們希望能學習‘翼鳥戰機’的通信系統,讓歐洲的格物學堂能和泉州實時聯動,就像這次閱兵的‘云觀摩’一樣!”

張宇飛笑著點頭,讓人取出三份文件:一份是“鎮岳坦克”的防御技術簡化版圖紙,上面標注著“可用于民用安保”;一份是“翼鳥戰機”通信系統的教學手冊,扉頁貼著“薪火尺”的復制品;還有一份是《萬國軍事合作公約》草案,第一條就寫著林宸當年的話——“兵者,非為戰,而為止戰”。“這些技術,只要是用于和平事業,大夏都愿意分享。”張宇飛的話,讓觀摩團的代表們紛紛鼓掌。

隨后,代表們還參觀了基地的“格物軍工實驗室”。實驗室里,年輕的科研人員正用“深海熱能機”的原理改良裝備發動機,墻上掛著的設計圖旁,貼著張弛當年的手稿:“造器先做人,心不正則器不穩。”哈迪看著這一幕,突然將自己的《萬國商盟公約》復印件,貼在了實驗室的留言板上:“愿我們的商路與你們的軍備,共同守護這天下太平。”

【場景四:閱兵式的意義】

夜幕降臨,大峽谷軍事基地亮起了“夜光砂路燈”,燈光順著鐵軌延伸,與遠處泉州港的燈塔遙相呼應。張宇飛站在指揮中心的窗前,手里捧著祖父張弛留下的扳手——扳手的磨痕里,還能看見當年修蒸汽機時的金屬碎屑,與“鎮岳坦克”履帶的金屬成分完全一致。

“指揮官,這是各國代表留下的感謝信。”年輕軍官林小滿走進來,她是林宸的后人,手里的文件夾上印著“翼鳥戰機”的圖案。張宇飛翻開信,卡魯的信里夾著一粒撒哈拉稻種,旁邊寫著“用大夏的技術,種出和平的糧食”;馬泰的信里畫著歐洲格物學堂的新校舍,屋頂是“天工盤”的造型;哈迪的信里,則貼著一張新的《萬國商盟公約》補充條款,第一條是“軍事技術共享,只為守護商路安全”。

“你知道為什么我們的裝備上,總留著這些‘老印記’嗎?”張宇飛突然問林小滿。不等她回答,他繼續說道:“祖父當年說,‘強大不是讓人害怕,是讓人安心’。你看這扳手,能修蒸汽機,也能校準坦克履帶;這‘薪火尺’,能量布匹,也能定導彈射程——我們的軍事力量,從來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守住百年前那些‘活命即功德’‘公平即商道’的信念。”

林小滿看著窗外的燈光,突然明白過來:那些崖壁上的“以器護和”,裝備上的“三分余量”,還有士兵們制服上的“薪火紋”,都是在告訴世界——大夏的強大,是有根的強大,是傳承著“格物致知、潤物無聲”的強大。

遠處的天空中,“翼鳥戰機”再次起飛,在夜色里劃出一道金色的航跡,像一條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線。張宇飛握緊手里的扳手,輕聲說道:“爺爺,林宸陛下,你們看,這天下太平,如你們所愿。”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左云县| 沂水县| 商水县| 汝阳县| 罗源县| 桃江县| 潜山县| 株洲市| 肇州县| 洛川县| 新兴县| 郎溪县| 当雄县| 来宾市| 仙游县| 囊谦县| 孟津县| 昔阳县| 台湾省| 呼和浩特市| 株洲市| 抚顺市| 曲水县| 九龙城区| 建德市| 阳江市| 乐亭县| 石景山区| 松溪县| 林周县| 宝丰县| 维西| 栖霞市| 武隆县| 东莞市| 盐源县| 纳雍县| 治多县| 晋宁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