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流逝,轉眼又是半年。
“影子實驗室”的日子依舊清苦,但團隊卻在艱難中孕育著新的生機。
趙琳最終還是決定接受“智源科技”的offer。臨走前,她和江晨、李銳等人吃了頓散伙飯。她沒有解釋太多,只是默默地將自己在“智源科技”接觸到的一些內部資料,通過加密渠道分享給了江晨。這些資料并非核心技術,但包含了大量關于城市能源消耗模式、電網拓撲結構、可再生能源接入瓶頸等方面的寶貴數據和洞見。
江晨沒有食言,他為趙琳準備了豐厚的“離職補償”——實際上是他們團隊自行研發的一些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軟件算法模塊。趙琳帶著復雜的心情離開了,她知道,自己或許走上了一條與昔日戰友不同的道路,但她內心深處,依然祝福著江晨和他的“火種”。
趙琳的離開,一度讓團隊士氣有些低落。但很快,新的機遇和挑戰出現了。
江晨利用趙琳提供的信息和他們自身在能源材料、等離子體物理方面的積累,開始嘗試將“逐日者”項目的部分理論和技術,應用到更小型的、貼近實際應用的場景中。他們提出了一個名為“微型太陽”的設想——一種基于緊湊型可控核聚變原理的社區級或區域級供能裝置。雖然距離“逐日者”的百萬千瓦級目標相去甚遠,但如果能成功,將為未來能源系統的分布式布局提供重要參考。
與此同時,李銳在江晨的指導下,成功優化了磁約束算法,并利用張強“化緣”來的一些民用級GPU集群(通過提供算法優化服務換取的計算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等離子體模擬,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磁場位形,理論上可以顯著提高等離子體的穩定性和約束效率。
正當團隊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悅中時,外界的風波卻悄然而至。
首先是資金鏈再次告急。陳啟明私下提供的資金早已耗盡,他們依靠接一些零散項目維持的現金流,根本不足以支撐“微型太陽”原型機的研發和制造。張強甚至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偷偷接一些加密貨幣礦場的“私活”。
更糟糕的是,他們發現似乎有人在暗中監視他們。
起初只是一些可疑的車輛在廢棄園區附近徘徊,后來是一些偽裝成推銷員、快遞員的人試圖進入他們的車間。最嚴重的一次,園區的網絡遭到了一次有針對性的攻擊,雖然被李銳緊急修復,沒有造成核心數據泄露,但顯然是沖著他們來的。
“看來,我們并沒有完全被遺忘。”一天晚上,江晨、李銳、王浩、周銘和張強五個人圍坐在車間角落的一張桌子旁,氣氛凝重。桌上放著幾罐廉價啤酒和幾包泡面。
“會是誰?”李銳皺著眉頭,“陳總?他雖然同意了我們保留團隊,但不至于派人監視我們吧?”
“不像。”江晨搖搖頭,“陳總如果想阻止我們,直接斷了我們的資金,或者向有關部門舉報我們非法占用場地、進行危險實驗就行了。沒必要這么大費周章。”
“那會是誰?”王浩猜測道,“‘星環集團’的其他高層?他們反對‘逐日者’項目,會不會想……”
“不像商業競爭那么簡單。”周銘推了推眼鏡,表情嚴肅,“監控手段很專業,網絡攻擊的IP地址經過多重偽裝,追蹤不到源頭。而且,他們似乎對我們的研究內容很感興趣,而不是單純想破壞。”
“難道……”張強猶豫著說,“是‘智源科技’?趙琳把我們的消息傳出去了?”
提到趙琳,眾人都沉默了。他們不愿意懷疑剛剛離開的戰友。
“不,應該不是趙琳。”江晨沉思片刻,否定了這個猜測,“她沒有動機,而且她拿到的資料有限。如果她想出賣我們,早就這么做了。”
“那會是誰?”李銳感到一陣無力,“我們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敵人是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
江晨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面寂靜的園區。夜色如墨,仿佛隱藏著無數窺視的眼睛。
“不管是誰,”江晨的聲音冷靜而堅定,“他們的出現,從側面證明了我們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關注的。他們害怕的,或許正是我們正在接近的東西。”
“可是,這樣下去太危險了。萬一他們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呢?”王浩擔憂地說。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江晨轉過身,“首先,我們要加快‘微型太陽’原型機的研發進度。如果這個項目能有實質性突破,我們就能吸引到真正的投資,擺脫現在的困境。”
“其次,”他看向李銳和周銘,“你們要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同時,也要嘗試主動出擊,追蹤那個隱藏的IP地址。我不相信世界上有真正隱形的幽靈。”
“至于其他的……”江晨眼中閃過一絲寒芒,“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是為了人類的未來在奮斗,只要我們自己不放棄,就沒有什么能真正打倒我們。”
他的話,像一劑強心針,注入了團隊成員的心中。是啊,他們是“火種”,是黑暗中的微光。只要堅持下去,總能找到驅散陰霾的力量。
接下來的日子里,實驗室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和忙碌。
李銳和周銘輪流值守,監控網絡,試圖揪出那個潛伏的黑客。王浩和團隊成員們則夜以繼日地攻關“微型太陽”原型機的關鍵部件——一種基于新型納米復合材料的偏濾器,用于承受等離子體邊緣的高熱負荷。
江晨則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理論模型的完善和算法的優化上。他隱隱感覺到,之前的等離子體模擬雖然取得了進展,但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物理因素——湍流與帶電粒子輸運之間的復雜耦合效應。這可能是制約模擬精度,進而影響實際裝置設計的瓶頸。
就在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訪客找上了門。
那是一個西裝革履、氣質儒雅的中年男人,自稱姓秦,是滬海市科技委員會的官員。他通過園區管理部門預約,指名要見江晨。
在簡陋的接待室里,秦主任開門見山:“江博士,久仰大名。我們注意到,您領導的核心團隊,在離開星環集團后,依然在進行前沿的能源技術研究,特別是關于可控核聚變的方向。”
江晨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不動聲色:“秦主任過獎了,我們只是在做一些基礎性的探索。”
“江博士不必過謙。”秦主任笑了笑,身體微微前傾,“實不相瞞,我們科技委一直在關注‘逐日者’項目的進展。對于項目中途暫停,我們深感惋惜。可控核聚變是人類能源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星環集團因為商業原因放棄,我們覺得非常可惜。”
江晨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他在判斷對方的來意。
“所以,”秦主任繼續說道,“市里領導對此非常重視。我們認為,像江博士這樣頂尖的科研人才和團隊,不應該被埋沒。我們有意向,為你們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
“什么平臺?”江晨終于開口問道。
“我們正在籌備一個市級重點科研項目,名為‘啟明星計劃’。”秦主任解釋道,“計劃的核心目標是整合全市乃至全國的優勢資源,重新啟動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并將其作為未來十年SH市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了解到江博士您掌握著‘逐日者’項目的核心技術,并且正在進行富有成效的探索。我們真誠地邀請您,以及您的團隊,加入‘啟明星計劃’,擔任核心負責人。”
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讓江晨有些措手不及。政府介入?市級重點計劃?這似乎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有了政府的支持,資金、設備、人才,都將不再是問題。
但他立刻警惕起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政府為什么會突然對一個已經被商業公司放棄的項目如此熱心?而且,他們是如何得知他們團隊的存在和進展的?這一切,都透著一絲不尋常。
“秦主任,非常感謝貴市的看重。”江晨謹慎地回答,“只是,我們目前只是一個很小的團隊,做著一些初步的研究,恐怕……”
“江博士謙虛了。”秦主任擺擺手,“人才不分大小,關鍵是潛力。我們看重的就是你們的技術積累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啟明星計劃’初期投入就將超過十億,并且會提供位于臨港新片區的國家級實驗室基地,以及最優惠的政策支持。只要你們愿意加入,一切都好商量。”
十億!江晨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了。這筆錢,足夠他們組建一支像樣的團隊,購買最先進的設備,進行大規模的實驗了。
但他依然覺得有問題。那個隱藏在暗處的監視者,和這個突如其來的“橄欖枝”,會不會有什么聯系?
“秦主任,能否容我們考慮幾天?”江晨最終說道,“這個決定太重大了,我們需要和團隊成員商量一下。”
“當然可以。”秦主任笑了笑,遞給江晨一張名片,“這是我的聯系方式。不過,江博士,科技發展不等人。我們希望能在下周內得到你們的答復。‘啟明星計劃’的籌備工作已經啟動,我們期待著江博士和您的團隊能夠成為第一批核心力量。”
秦主任離開了。接待室里只剩下江晨一個人。他看著那張燙金的名片,陷入了沉思。
政府的邀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一個可能讓“逐日者”夢想加速實現的契機。但同時,它也像一個潘多拉魔盒,充滿了未知和風險。他該如何選擇?是抓住這個機會,還是繼續在黑暗中獨自前行?
他想起了陳啟明的告誡,想起了趙琳的離去,想起了那個神秘的監視者,還有秦主任眼中那一閃而過的、難以言喻的深意。他感覺自己仿佛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每一條路都充滿了迷霧。
科技的筑夢之路,從來都不平坦。而這一次,他需要做出的選擇,可能會決定整個團隊的命運,甚至影響到未來科技發展的走向。他必須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