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化企業崛起之路
- 俞恒編著
- 2615字
- 2025-08-27 17:13:38
二、中國現代化企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顯
中國需要建立千千萬萬家現代化企業,特別是現代化大企業。這是改革開放應有之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使命。
改革開放后,中國現代化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它們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基礎。它們的發展,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緊密相連。
根據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國企業進入榜單的,1994年只有3家;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同年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的中國企業有11家。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指出,要形成一批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2001年9月10日,國家經貿委等八個部門聯合頒發《關于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的指導意見》,有力推動了中國現代化大企業的發展。此后,上榜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內地企業數量(包括總部設在香港的內地企業)逐年增加。2008年為37家(不包括臺灣地區,下同),2009年43家,2010年58家,2011年68家,2018年116家,2019年達到121家,2020年又進一步增加到132家,2021年又添一家達到133家。在此期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完全與現代化大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系。據2022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000年為10.03萬億元,2008年31.92萬億元,2009年為34.85萬億元,2010年為41.21萬億元,2011年為48.79萬億元,2018年為91.93萬億元,2019年為98.65萬億元,2020年為101.36萬億元,2021年為114.37萬億元。
上述內容如圖3所示。

圖3 2000—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數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
資料來源:2000—2019年的企業數引自《打造全球競爭力》(企業管理出版社),2020—2021年的企業數來自財富中文網;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引自《中國統計年鑒2021》。
說明:中國企業數為中國內地企業(包括總部設在香港的內地企業)。
從2002年開始,中國企業聯合會每年發布中國500強企業榜單。這500家企業是中國企業的佼佼者,其中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的更是強中之強。它們雖不是中國現代化企業的全部,但它們的情況,足以顯示中國現代化企業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
(一)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極大增強國家力量
1.中國現代化企業的增長與國民經濟體量增長的聯系日趨緊密,它們的營業總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很高
據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5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為89.83萬億元,是國內生產總值101.36萬億元的88.62%。
據2018年的“第四次經濟普查”,全國企業資產總額為859.60萬億元,當年中國500強企業資產總額為299.15萬億元,占34.80%。2020年,中國500強企業的資產總額達到343.58萬億元,據相關人員估計,當年全國企業資產總額可能超過1000萬億元,500強企業占全國企業總資產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5%左右,所占比重不低。
2020年中國500強企業凈利潤總額為40712.58億元。當年,全國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一級金融企業)凈利潤總額為24761.70億元,工商、農業、建設、中國、交通、郵政六大銀行的凈利潤11382.24億元,共計36143.94億元。500強企業的凈利潤超過全部國有企業。
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中國現代化大企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處于“頂梁柱”的地位。
2.現代化企業迅速增長引領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根據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中國500強企業榜單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國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起伏很大,總體上看,除了個別年份以外,基本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現行價格)的增長速度,發揮了現代化企業的引領作用。“十五”計劃時期,前者年均(2002—2005年)為23.67%,后者為13.35%。“十一五”規劃時期,前者年均為21.05%,后者為17.17%。“十二五”規劃時期,由于我國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中國500強企業適應經濟形勢的變化,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結構,處理深層次矛盾,進入調整階段,增長速度放緩,2014年營業收入只增長4.49%,特別是2015年還出現了負增長,整個五年期間中國500強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率低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前者年均為10.65%,后者為10.89%以上。“十三五”規劃時期,由于新冠疫情的沖擊,2020年5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只增長4.43%,整個規劃期年均增長8.63%,略高于國內生產總值8.07%的增長率。但是,總體來看,這20年,中國5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增加14.77倍,大大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現行價格)增加的9.14倍,更遠高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的2.54倍。
(二)現代化企業對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據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資料,中國500強企業在四個方面的表現如下所述。
在穩就業方面,2020年中國500強企業就業總人數達到3339.60萬人,在全國城鎮就業人員46271萬人中的占比達到7.22%。如果把這些龍頭企業在各產業鏈、供應鏈中帶動的上下游相關企業都考慮在內,它們在穩就業上的貢獻就更為可觀。
在稅收方面,中國500強企業納稅總額占全國稅收總額的比重,2012年達到36.30%,2018年最低也有25.89%。2020年,中國500強企業納稅總額達到4.25萬億元,在國家稅收總額13.68萬億元的占比上升到31.07%。貢獻是十分顯著的。
在技術研發方面,中國5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19年,共投入10754.06億元,突破萬億元大關。2020年,投入13066.47億元,增長達21.50%,占全國企業研發投入總額的64%左右,相當于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約2.4萬億元的54%左右。這明顯體現出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
在環保方面,中國500強企業中不少企業都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污染排放,積極實現“雙碳”目標(力爭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三)中國最主要的若干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企業500強》中前13家企業(也就是被列入世界50強中的13家中國企業)為國家電網、中國石油天然氣、中國石油化工、中國建筑、中國平安保險、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壽保險、中國鐵路工程、中國銀行、中國鐵道建筑和華為。2020年,它們的營業收入總計17.67萬億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7.39%。
無論是從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中國發展的實際進程看,千千萬萬家現代化企業的崛起都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的必由之路。那么,中國需要重點培育、壯大什么樣的現代化企業?中國現代化企業主要朝哪個方向發展?
[1] 美國《財富》雜志、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等每年發布的企業500強或企業100強等榜單所呈現的數據是上一年的企業數據。本書引用的這些數據的年份都是數據實際產生的年份(即發榜年份的前一年),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