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大半天了,還沒排好呢?”高風看了一眼道。
“哪有那么簡單啊。”盧潔雯白了他一眼,“有些人斤斤計較的很,多上一個班看著能委屈死他。”
還有些人不愿意值周六周日的班,一旦感覺自己上的多,那也是要鬧情緒的。
“這群人不敢難為病人,陰陽我一套一套的。”
.......高風
“我幫你吧。”
“你?”盧潔雯抬頭看了他一眼,“你憑什么覺得你排的比我要好?”
“我從小學三年級一直就是班長,值日表都是我排的。”高風對她道,“你不行你讓我試試。”
“呵呵...”盧潔雯一臉無語的看著他。
“起開!”高風直接將其拉了起來,“說吧,都有什么要求?”
“都在上面寫著呢。”盧潔雯指著讓他看,“學生的班倒是無所謂,主任們的門診班可得好好排。”
“你行不行啊?”
我可能不行,但我有掛啊。
“9527,你不是超級計算機嗎?給我盧姐露一手!”
3秒后...
“已完成。”9527。
“牛!”高風在心里給了9527一個大大贊,然后就開始猛敲鍵盤。
他對Excel的熟悉程度可比盧潔雯強多了,不一會兒就在對方目瞪口呆中將班次順序調整完畢。
“好了。”高風起身將盧潔雯重新按回椅子上,“你審核下。”
盧潔雯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發現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不由得心花怒放。
以前排這個破班需要耗費她大半天的時間,高風排起來竟然只需要幾分鐘。
“高風,你太厲害了!”
“以后排班你就找我,分分鐘的事。”高風大包大攬道。
屁股還沒坐熱呢,護士站又打來了電話,剩下的一個床位也迎來了自己臨時的主人。
好家伙,這才一會兒,三張床位就齊活了。
患者叫曹睿,但他的行為完全配不上這個名字。
曹睿,男,34歲。
患者10天前夜間受涼后出現發熱、流清水鼻涕,伴咽干咽痛,發熱時全身酸痛,乏力明顯。
于是在附近診所就診。
診所醫生診斷為:感冒,為其開具了3天的藥物。
3天后,曹睿的體溫倒是正常了,但咽干咽痛的癥狀沒有緩解,而且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咳嗽,晨起的時候會出現少量的黃痰。
他再次前往診所,醫生建議他掛兩天水。
“炎癥大,消消炎吧。”
“行啊。”曹睿應了下來。
2天過去了,曹睿自覺癥狀未見減輕,這讓他有些不爽。于是聰明的曹睿認真了,他拿出了手機。
“讓我百度一下我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10分鐘后
“不好,原來我一開始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免疫力弱,接著又合并了細菌感染,現在感染估計已經播散到氣管了。”
“再拖下去成肺炎了就麻煩了!”
在網上吸收醫學知識后,曹睿干脆診所也不去了,出了門就直奔藥店。
“給我來一盒羅紅霉素、一盒復方氨酚烷胺膠囊、一盒....一盒....”
幾天后,曹睿咽痛、咽干的癥狀完全緩解,咳嗽也好多了。
但是同事發現了他的不對勁。
“曹,你臉色怎么這么差,黃不拉幾的。”
“好像是有點。”曹睿摸了摸的自己的臉頰,“可能是最近藥吃多了傷到胃了,這幾天不想吃飯,感覺人也挺乏的。”
“去醫院看看吧。”同事馬大姐建議道,“你看起來病懨懨的。”
省醫呼吸科的趙全明主任接診了曹睿。
“你都吃了哪些藥?”他詢問道。
“我都拍下來了。”曹睿把手機遞了過去。
“羅紅霉素啊?”
“后面還有呢。”曹睿。
“噢,還有復方氨酚烷胺膠囊。”
“后面還有呢。”曹睿。
“清開靈顆粒、噴托維林片。”
“后面還有呢。”曹睿。
趙全明主任愣了一下,然后又接著往下劃了三四張,看他的眼神都不對勁了。
“你什么學歷?”他問道。
“大專啊。”曹睿也是愣了一下,這看這個病怎么還問上學歷了。
“大夫,你別看我學歷不高,我收入還是可以的。”他說。
醫學上有個名詞,叫“三低人群”即:低智商、低認知、低收入,這些人群是醫生最不愿意面對的。
“你學歷也不算低啊,怎么能這么吃藥呢?”趙全明主任嘆了口氣,“你直接去消化內科吧,應該是肝臟出問題了。”
曹睿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朱雅主任這里。
“哎呦,你怎么這么黃啊?”朱雅主任看到他就站了起來,“來,讓我看看眼。”
“鞏膜黃染!”
“來,同學們,都過來看看這個患者的鞏膜。”
曹睿老老實實的坐在椅子上被學生圍觀。
聽到他的描述,朱雅主任滿臉的震驚。
你有這能耐,你還上什么班啊,干脆去藥企當小白鼠算了。
“趕緊去查一個肝腎功能、凝血,再做個彩超!”
結果出來后,看到爆表的轉氨酶和膽紅素,朱雅主任二話不說就開具了住院證。
“那個誰,你趕緊把他領到住院部去!”
“主任,我這不嚴重吧?”曹睿緊張的腿都軟了。
“這個不好說,你現在都快達到肝衰的標準了,趕緊住院吧!”
“高醫生,我這能治好嗎?”曹睿強忍鎮定對著高風問道。
“治療下看看吧。”高風斟酌道,“你有家屬嗎?你這個情況得來個家屬。”
曹睿有明顯的厭食、腹脹、惡心、嘔吐等嚴重消化道癥狀,此外他的凝血酶原活動度(PTA)≤40%,血清總膽紅素為 166μmol/L,超了正常值近10倍。
病情還是很嚴重的。
盧潔雯得知后也立即到病房查看了患者的情況。
“估計要做人工肝。”
人工肝是一種通過體外機械、化學或生物裝置暫時替代肝臟功能的醫療技術,旨在治療肝臟功能不全或相關疾病。
該技術通過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補充必需物質,糾正代謝紊亂,為肝細胞再生或肝移植爭取時間。
人工肝的概念起源于1956年Sorrentino的研究,他首次提出利用新鮮肝組織勻漿的解毒能力來治療肝衰竭,并稱之為“人工肝臟”。
自那時起,人工肝技術經歷了顯著的發展,從早期的血液灌流逐漸演變為包括非生物型、生物型和混合型等多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