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顧家和黃洋大隊又窮又詭異
- 六零嬌嬌作精,糙漢老公帶我躺贏
- 芙汐露
- 2174字
- 2025-08-17 23:02:38
“老大,怎么辦?那狗崽子是誰啊?這么不懂事?”
開婚車的司機是一個年輕小伙,也是顧硯青的同事兼兄弟又是同村人,他都知道新娘的出嫁之路不能倒退。
又跟顧家和弟兄們千保證萬保證,一定會把新娘順利接到顧家喜堂完成拜堂儀式。
這種繁復的婚禮是經過上級批準的,不僅記者,連考古界都來了人,都來參與這等華夏承傳千年的禮儀文化。
可以說,今天顧家的這場婚禮正受萬眾矚目與期待,但岔子不能出在他一個小小的司機身上啊。
到時候別說老大,就是弟兄們也會把他錘死,羅峰眼神不善的盯著前方那輛還在緩緩駛來的小汽車。
顧硯青神色波瀾不驚,眼疾手快的壓下宋時嬌正要掀起蓋頭的手。
“別怕,萬事有我。”他握住她的手輕聲安撫,宋時嬌也就沒有再動了。
下一刻顧硯青冰冷的開口,“給我沖過去。”
羅峰眼神一亮興奮應道,“是。”
哎呦,都多久沒干過種刺激的活了,雙手都有點癢癢的顫抖呢。
‘嗡嗡~’發動機發動的巨大聲音響起,他從車窗探出半個身子向前吆喝。
“前面的,新娘的八抬大轎要啟動了,快閃開!”
否則,生死不論,畢竟老大的命令絕對要服從。
羅峰踩下油門,大卡車瞬間就沖了出去,不過速度也只有四五十馬的樣子。
“該死!你到底想干什么?”小轎車里的人被逼迫退讓,畢竟一個小轎車怎么可能干得過重卡車?
于是不得不同樣伸出半個腦袋,語氣冰冷的咆哮,而這人不是霍司年熟悉的聲音又是誰?
就連宋時月也來了,“顧同志結次婚這是連身份都忘了,身為司農人員就不需要守交通規則了嗎?
是我們先開進這條路,你們若是不讓道,我不僅可以告到農科院,也能告到治安隊。”
可是誰理他們呀,羅峰嘴角勾起惡劣的笑意,腳踩的油門沒有松開,車子的速度依然不減。
身后的人群見此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結個婚而已,今天宋家不會紅白席一起吃上吧?
可偏偏不僅大卡車,連自行車隊都跟打了雞血似的,撲吭撲吭的跟上前頭的隊伍。
眼看大卡車就要沖撞小轎車,霍司年連忙掛倒車檔,麻溜的給大卡車讓路。
“哈哈哈,慫貨也配跟我斗。”羅峰興奮的聲音里還帶著幾分遺憾,他開著大卡車從小轎車的身邊呼嘯而過。
一陣風吹來,掀動了宋時嬌的蓋頭,她連忙抬手去壓。
車窗外的人卻只能看到她白皙的下巴,嘴角勾起的甜蜜笑意,還有精貴的禮服,那只纖細的手上矜貴的玉手鐲~
宋時月頓時氣得一臉猙獰,憑什么?!宋時嬌在舉報陷害她之后還能過得這么幸福。
她不同意!
隨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宋時月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不急、蠢貨自有天收。
霍司年卻顯得一陣恍惚,沒想到才幾天時間,那個總跟在他身后的姑娘竟然真的要結婚了?
“宋時嬌,婚姻不是兒戲,不能為了氣你姐姐就隨意找個男人結婚。”霍司年鬼使神差的朝大卡車喊了一句。
他總感覺有什么東西從他的手中流走,卻怎么抓也抓不住,心里不禁有幾分空落落和澀意。
然而車里壓根沒有人回應他,看著絲毫沒有動容的宋時嬌,顧硯青越發安心的笑了。
宋時嬌眼下才懶得管男女主那兩個神經病,家里該注意的地方,她都跟宋家人交代了。
更顧不上兩人折騰出的陰謀詭計,今天就是下刀子她也要把婚禮走完,等日后騰出手來再虐渣。
現在她要握緊顧硯青的手,堅定的走下去。
顧硯青似乎感受到宋時嬌的心情,也緊緊的回握那只細手,兩人坐著車顛簸前行。
路不好,車又慢,鄉下又偏僻,等到黃洋大隊的時候,已經兩個小時過去了。
今天的黃洋大隊特別熱鬧,因不是收割或者插秧的時候,田里的活計也不是很忙。
加上村民跟顧家的關系都很好,于是大隊長干脆把月底的那天假挪到了今天,讓村民上顧家吃喜酒。
一些關系最親的村民都在顧家幫忙做酒席、跑腿或者去接親,剩下的人在村里頭看熱鬧,說八卦。
“顧家到底是怎么想的?這種時期鬧出這樣大的動靜,就不怕被舉報讓上頭有意見嗎?”
一些知青搞不懂,不禁跟旁人牢騷起來。
本村的村民卻很驕傲,“這你就不懂了吧,硯青敢這么高調,那肯定是得到了特權。
沒看到嗎?記者和考古界的都來了,估計要上報紙呢,重溫華夏婚禮經典,就跟文工團的作用差不多。”
這就更讓知青們不懂了,“顧硯青不就一個學種地的嗎?顧家也全是種地賺工分的,為什么有那么大面子?”
大家其實都聽過小道消息,顧家以前是大地主,因為把所有家產都捐了,這才保留了老房子。
可如今的顧家不也苦哈哈的嗎?
就拿顧硯青來說,他是顧家大房的小兒子,一公里外農科院學種地的,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幾十塊錢。
其他的顧家人,除了顧家大嫂是大隊里計工分的會計,剩下的人全是種田的。
顧家大哥還是個跛腳,手下有三個年幼的孩子要養活。
爺爺奶奶年邁,顧爸顧媽的身體常年病歪歪,最后還有一個小姑子沒出嫁。
反正條件很艱苦,不只顧家的情況這樣,整個黃洋大隊的原住民基本上都很窮苦。
要不是有大量的知青下鄉幫忙,估計情況更慘。
但關于顧家或者村里的一些隱秘之事,至今外人都不清楚,只知道以前的顧家村,現在的黃洋大隊,有很多人去了戰場。
可一提起這些事,本村的村民都三緘其口,“總之你只要知道這是顧家應得的,其他事還是不要亂打聽為好。”
總是這樣,顧家和黃洋大隊又窮又詭異,所以很少有知青嫁進來或者娶本地的姑娘。
村民一般也都往外嫁娶,就像顧硯青要娶城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嬌小姐,聽說是因為陪嫁多。
估計正缺這些陪嫁來填補顧家的大窟窿,所以不得不娶一個一無是處又不喜歡的姑娘。
可是呢,直到今天顧家操持出來的隆重架勢,眾人才又對顧家有了重新的認知。
于是一些人的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他們看顧家的眼光也跟以前不一樣了。
“來了,接新娘的婚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