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春的那一夜,我夢見自己漫步在一條開闊的馬路上。路上行人寥寥,車輛稀少,唯有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大樹,一棵連著一棵,枝葉交織成一片翠綠的長廊。抬頭望去,陽光透過層層枝葉灑落下來,斑駁的光影如同溫柔的擁抱,輕輕落在我的肩頭。這是哪里呢?我一邊走,一邊思索。遠處,一條灰色蜿蜒的長龍盤踞在山體之上,沉穩而舒展。
我繼續前行,終于走到了它的腳下——那是長城,古老而雄偉的長城。
清晨醒來,翻開日歷,再細細回味夢境,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暖意。啊,春天的氣息,已經悄然降臨。當太陽運行至黃道315°,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如約而至。盡管寒意尚未完全退去,但僅憑一個“春”字,心里的冬天便已消融了大半。那些被收藏與塵封了幾個月的熱量,仿佛被喚醒了一般,躍躍欲試,蓄勢待發。
變化,往往就在朝夕之間。就像那夢中的翠綠長廊,仿佛一夜之間便從冬日的沉寂中蘇醒,煥發出勃勃生機。立春的到來,不僅是大自然的更迭,也是心靈的復蘇。
說到春天,你想到什么?
萬物復蘇,嫩芽初綻,那初生的力量如同春潮般勢不可擋。雷聲隆隆,仿佛是大自然的號角,喚醒了沉睡的生靈。冬眠的動物緩緩睜開惺忪的雙眼,蟲兒們在泥土中蠢蠢欲動,為破土而出做著最后的準備。深埋地下的種子,也在雷聲的震動中悄然蘇醒,積蓄力量,準備沖破黑暗的束縛,迎接陽光的洗禮。生命在黑暗中誕生,猶如手中點燃的火把,起初火苗微弱,搖曳不定,但很快便燃成熊熊烈焰,向世間宣告它的存在與力量。
而我的夢,也從這天地震動的時刻開始。雷聲如同夢的序曲,喚醒了內心深處沉睡的渴望與憧憬。夢的種子在心靈的土壤中悄然萌芽,帶著初生的力量,沖破層層迷霧,向著光明的方向生長。它像那破土而出的嫩芽,脆弱卻堅韌;像那點燃的火把,微弱卻熾熱。在這天地震動的瞬間,我的夢與自然的韻律融為一體,開始了它的旅程。
——
迷蒙初開,天地玄黃。
春雷震動,日出東方。
夢中飛龍,騰云駕霧。
在環山之間,在石雕之上。
夢中,我曾多次與中華龍相遇。在那里,我仿佛窺見了古老圖騰與春天的神秘對話,那是夢境與自然的交織,是時光與生命的共鳴。
記得是2021年3月初的一個夜晚,夢中的我來到一片高聳的山地。那里平坦而空曠,只有野草與巖石相伴,寂靜中透著一種原始的蒼涼。我漫無目的地漫步,直到走到山地的邊緣。眼前豁然開朗,連綿起伏的環形山群映入眼簾。它們一座接著一座,首尾相連,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它們雕琢成一個完美的圓圈。深灰色的山體線條硬朗而冷峻,巍峨中透著一種凜然的力量。
低頭一看,我才驚覺自己竟懸在空中,正以俯視的角度凝視著山群的圓心。視線緩緩聚焦,我的心也隨之震顫——一條七彩東方龍赫然出現在群山中心的半空中。它昂首向天,身軀自然彎曲成優雅的“S”形,如同螺旋般在原地緩緩旋轉。它的姿態穩健而平和,仿佛八音盒中隨著悠揚旋律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優雅而從容。它就這樣旋轉著,旋轉著,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心中滿是驚嘆與敬畏。
“轟隆隆、轟隆隆……”突然,滾滾雷聲將我從夢境中拉回現實。耳畔傳來大雨沖刷大地的聲音,急促而有力。我望向窗外,夜色依舊深沉,天地間一片昏暗。拿起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時間提醒我:驚蟄到了。
這一刻,夢境與現實交織,古老圖騰與自然節律共鳴。那條七彩東方龍的旋轉,仿佛在訴說著春天的蘇醒與生命的律動。而窗外的雷聲與大雨,正是驚蟄的號角,宣告著寒冬的終結與生機的勃發。夢中的龍,窗外的雨,都在提醒我:變化,正在悄然發生;春天,已然叩響門扉。
古人對驚蟄有生動的描述,據說此時,被稱為地龍的蚯蚓開始運動,它們慢慢鉆土,身軀柔軟卻堅韌,像是大地伸出的觸角,試探著春天的溫度,與此同時,新鮮的空氣流入土壤,大地萌發生機。
驚醒蚯蚓的,是春天的雷聲。那雷聲,起初只是一聲低吟,像是從地底深處涌出,漸漸地,低吟變成了轟鳴,它從遠方滾滾而來,像是無數匹駿馬在天際奔騰。它們的蹄聲震動著大地,也震動著等待春天的心。雷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它成為天空與大地的對話,成為冬天與春天的對話。那雷聲渾厚有力,帶著威嚴,雨水傾瀉而下,它們打在泥土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那,是大地的笑容,是生命最初的歡愉。
春雷,它用聲音宣告冬天的結束,雷聲過后,世界煥然一新,萬物新生。
一聲驚雷,神龍乍現。夢中的古老圖騰,如此生動。
2022年3月初,那天恰好是農歷二月初二,夢里是一個陌生的城市。
我走在馬路上,雨水滴滴答答,它們落在腳邊的路面,濺起小小調皮的水花。這樣的天氣,很容易讓人心生陰郁。我打著傘,看著街上的人們來來去去,但新奇的是,他們似乎很喜歡雨水,臉上滿是歡喜的神情,絲毫不被暗灰的天色影響。聆聽自己的腳步,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響,它們和雨聲交織在一起,奏成輕快的雨中曲。我看看細線似的雨水,把雨傘舉得高高的,那雨傘罩出一個大大的圓,似乎能帶著我旋轉飛舞。
二月二,龍抬頭,而“龍抬頭”的來歷,傳說與一條給干旱人間降雨的青龍有關。古時候的人們認為,農歷二月初二起,天地間的雨水會越來越多,萬物從冬日的僵硬里蘇醒,慢慢恢復身心的靈活運作,而雨水的豐沛,正是天地氣息順暢交換的表征,是生命力啟動的信號。
人們將生命覺醒的力量賦予龍,它將萬物從睡夢中喚醒,引來雨水,喚醒沉睡的眾生。
巧合的是,在擁有如此說法的日子里,我的夢境也充滿了淅淅瀝瀝的雨水,它呼應著節氣的轉變,在心靈深處奏出一首氣韻交換的樂曲。被白天生活包裹的我們,很少在清醒時分感受自己和大自然的連接,但潛意識提醒了我,我們與大自然無法分割。
想起某次夢里,我坐著馬車緩緩顛簸于狂野的夜晚,遠處天空層層閃電,那是雷神的杰作。風雨中,馬車路過那獨自立在荒野的古樸中世紀教堂式建筑,我推開門,里面是滿壁的古老書籍。雷雨交加的黑夜里,有一條通往智慧的路。
夢境,如同一位神秘的畫家,以其獨特的筆觸在心靈的畫布上勾勒出現實的輪廓。那些在特殊日子——如驚蟄日,萬物復蘇的時節,或是二月二龍抬頭,春意盎然的時刻——悄然降臨的夢境,它們仿佛攜帶著古老的謎語,等待著我們去解讀。謎語里,或許包含是自然現象與古老故事之間的關聯,也有心靈意象從祖先處一代代延續的證明,抑或我們與自然界之間有趣的互動。然而,夢的奧秘遠不止于此,它如同一片深邃的海洋,每一次潛入都帶來新的發現與疑惑。
2020年9月底,一個奇異的夢境再次在我沉睡的夜晚上演,它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每一個細節都似乎在向我揭示某種深層的意義。
那是一個關于中學母校畢業生聚會的夢。同學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廣場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大家聚集在廣場一側,緩緩從入口進入禮堂。歡聚的時刻充滿了溫馨與感動,老同學們彼此相擁,沉浸在共同的回憶里。我抬頭看向側墻的大屏幕,那里正播放著曾經的校園畫面:一群少年,青春洋溢,滿臉的稚嫩與青澀,勾起了濃濃的懷舊情懷。然而,歡聚的時刻總是短暫的,轉眼間就到了分別的時刻。人們紛紛站起身來,但奇怪的是,大家并沒有沿著原路返回,而是走向了通往地下的出口。
人群緩慢行進,邊走邊聊,氣氛輕松愉快,倒也不覺得無聊。穿過黑黢黢的通道,拐了幾個彎,似乎越走越深了。沒過多久,前行的人群突然停了下來——眼前是一個寬敞的地下空間。
昏暗的光線,反常的氛圍,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
啊,我看見了!十幾條龍被粗大的鎖鏈拴住身體,它們使勁擺動著,猛烈撞擊房頂,似乎要從這地底的受困之地騰躍出去。其中最威猛的一條龍,猛然從遠處“呼”地一下飛到我面前,它的臉離我的臉只有二三十厘米。它看著我,我看著它,從它的眼神里,我讀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它在說:“原來是你。”
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我雖然并不感到害怕,但還是愣住了。清晰的龍角、龍眼、龍須,以及它眼中透出的探究的光芒,都讓我有充足的時間把它與神話中的龍作對比——簡直一模一樣,甚至因為它是“活”的,更添了幾分生動與神氣。在對視的瞬間,我用余光瞥見其他的龍依然在奮力擺脫繩索的束縛。然而,我不能一直停留在這里,因為人群正慢慢疏散。我跟隨大家繼續前行,穿過一條滿是亂飛黑鳥的通道,最終到達了出口。
夢境,就此止步。
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媽媽問我:“昨天半夜的閃電和雷聲太嚇人了,你被吵醒了嗎?”“打雷?閃電?這么大動靜嗎?我怎么一點兒沒聽見……”
現實里的雷鳴電閃,讓我想到夢里要沖破雨夜的龍。它仿佛在向我揭示某種隱秘的真相,或是某種潛意識的映射。龍,作為中華文化中的神圣象征,常常被視為力量、變化與智慧的化身。在夢中,它們被束縛在地下,奮力掙扎,似乎象征著某種被壓抑的力量或未被實現的潛能。而那條最威猛的龍飛到我面前,與我對視,仿佛在提醒我,某些重要的東西正等待被喚醒。
龍,這一在中華文化中翱翔千年的神獸,自古以來便被賦予了祥瑞的象征,它的形象在歷史的畫卷中熠熠生輝。然而,龍的形象并非單一,它同樣攜帶著復雜而深邃的特質。在那些流傳于民間的古老故事里,龍不僅是帶來雨水、滋養大地的恩賜者,有時也化身為不可控的自然力量的化身。當它因憤怒或不滿而咆哮時,天地為之變色,洪水滔天,村莊化為澤國。這種難以捉摸的天性,既讓人心生敬畏,也讓人深刻體會到自然界的偉大與神秘。
龍的存在,仿佛是大自然力量的縮影,它與雷電雨水共同出現在我的睡夢內外。
回想過往,我在夢中遇見的龍,幾乎全是中華龍,只有一次,我見到了西方龍。
那是2021年3月下旬。夢中,我置身于一座現代化的摩天都市,高樓林立,直插云霄。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步履匆匆,城市的節奏快得讓人喘不過氣。天空被灰暗的云層籠罩,壓抑而沉悶。我抬頭望向遠處的高空,目光被高樓縫隙間的一個小黑點吸引。那黑點緩緩移動,逐漸清晰——原來是一條拍動著翅膀、緩慢飛翔的龍。它的樣子顯得有些疲憊,仿佛體力不支,卻仍在努力維持著飛行姿態。
然而,情況并不樂觀。它的飛行越來越吃力,高度也在不斷下降。它似乎在尋找一條安全的降落路線,但顯然,它的力氣已經所剩無幾。每一次翅膀的拍動都顯得格外艱難,仿佛每一次揮動都在消耗它最后的體能。它的身軀在空中搖搖欲墜,仿佛一片即將飄落的枯葉,帶著一種無力的悲壯。
終于,它支撐不住了。伴隨著一聲低沉的喘息,它墜落在地,龐大的身軀伏在地上,像是被抽空了所有的氣力。它的胸膛微微起伏,呼吸沉重而緩慢。它看見了我,那雙如銅鈴般的黃色眼睛眨了眨,隨后,它慢慢闔上雙眼,仿佛陷入了沉睡。
醒來后,那雙龍的眼睛始終在我腦海中閃現——那條從天而落的西方龍,究竟想對我說什么?它的墜落,是力量的耗盡,還是某種隱喻的象征?夢的語言,像一場猜謎游戲,又像散落的拼圖碎片。我將它們一一拾起,拼貼,擺弄,時而湊近,時而拉遠,試圖從中解讀出隱藏的訊息。
談及龍這一神秘生物時,東西方文化對其的認知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這種差異也深深影響了人們對夢中龍形象的解讀。在西方文化的畫卷中,龍往往被勾勒成一種強大而危險的生物,其心理象征意義復雜而深邃。它既是毀滅與混亂的化身,又象征著力量與守護的并存。在西方人的心靈深處,龍常被視為那些被壓抑的恐懼、欲望和原始沖動的具象化表現。而人與龍之間的對抗,則被賦予了更深層的寓意——它象征著個體與內心黑暗面的激烈斗爭。想象一下,那巨大的身軀、鋒利的爪牙、噴吐火焰的能力……無一不彰顯著西方龍的威嚴與力量。它們身形龐大、肌肉發達,宛如巨蜥般的身軀上覆蓋著蝙蝠狀的翅膀,尾巴粗壯且充滿攻擊性,仿佛隨時準備發動致命一擊。
在東方文化的瑰麗畫卷中,龍的形象宛如一首流動的詩篇,展現出與西方截然不同的神韻與風采。它們身形修長而優雅,仿佛一條蜿蜒的河流,雖無羽翼卻能輕盈地翱翔于天際,穿梭于云海與江河之間,展現出一種超越物質束縛的自由與靈動。東方龍的尾巴細長如魚尾,與水有著天然的親緣,仿佛是大江大河的化身,象征著與水相關的神秘力量與生生不息的活力。這種典型的龍形象,不僅是東方文化獨特審美的體現,更是人們對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與敬畏。它們既是天地的使者,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象征,承載著東方文明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與對生命力量的無限崇敬。
盡管不同文化中都有龍的意象,但它們卻各具特色、迥然不同。要消除這些文化差異并非易事,或許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好,就是努力去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義,以減少因誤解差異而引發的沖突與碰撞。通過增進相互理解,或許能夠更好地欣賞并尊重彼此文化中的獨特之處,共同創造更和諧與多元的世界。
為什么在夢里,我會與龍相遇?
中華文化中,它的身軀蜿蜒如江河,鱗片閃耀如星辰,呼吸之間,風云變幻。它在春日的云端出現,帶來甘霖,滋潤了大地。龍,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自然的敬畏,也是對生命的隱喻。
想象一條還未嶄露鋒芒的龍,身軀沉靜如水、鱗片微微閃爍,它的力量深藏不露,如同冬日的種子,靜待春雷召喚。接著,它的力量開始顯現,如同破土而出的春日嫩芽。看啊!它正翱翔于天際,目光穿透云層,尋求自我超越。徘徊在天空與深淵之間,它的身影如閃電般迅捷,在變化中尋找方向,奏響天地間最靈動的韻律。終于,它翱翔于九天之上,光芒照耀四方,這壯麗的景象熾烈而輝煌。然而,此時的它也知曉巔峰過后的反思極為重要,生命與自然的完整循環在龍的飛騰中,也成為我們自己的精神映照。
龍,不僅是神話中的生靈,更是千年智慧的化身,它的身影早已深深鐫刻在我們的文化血脈中,成為靈魂深處的一部分。
在夢中,我曾見過一根雕刻著龍的石柱。那龍盤踞其上,鱗片細膩,神態威嚴,仿佛隨時會從石柱中騰空而起。果然,不知怎的,它竟真的從石柱上飛了下來,目光炯炯,仿佛能穿透時空,直抵人心。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種古老的力量在蘇醒,仿佛千年的傳說正從沉睡中歸來,帶著無盡的智慧與威嚴。
還有一次,我夢見自己走進一間空曠的石室。四周的石壁厚重而古樸,上面雕刻著一條中華龍。那龍的形態栩栩如生,線條流暢而富有張力。它仿佛不是被雕刻在石壁上,而是被封印其中,等待著某個時刻的蘇醒。果然,就在我凝視它的瞬間,它從石壁中“游”了出來,身軀蜿蜒,氣勢磅礴,它的出現,仿佛讓整個石室都充滿了生機。
這些夢境中的龍,似乎在說:那些被時間塵封的智慧與力量,從未消失,只是等待著被喚醒。
是時候回應它的召喚了。
記得某天,我找到一處靜地,以舒服的坐姿,戴上耳機,閉上雙眼,聆聽一段音樂。那宇宙之音,“om”-“om”-“om”回響在意識與潛意識的縫隙中,低沉,帶著混沌中的創生之力,如同東方龍的雷電之火,掀起我們大地和宇宙之間的神秘面紗。聽著,聽著,我的后背脊椎開始有麻酥的感覺。隨著駝鈴從左至右環繞,層層縹緲女聲疊疊漸入,震雷之聲,吟唱之聲,如同映照天空的金色,如同灌入大地的綠色,充滿整個空間。低沉在地,舞動在天,振動,振動,萬物始生。靜動地天,變化生矣。
雷暴風雨,彩虹天界,一線之隔,一念之差,一動之異。萬物初生,需要各方面條件的配合,種子要破土而出、長成大樹,也并不是容易的事。云未成雨的時候,小心呵護,穩根基、勿冒進。種子入地,不會著急向上生長,而是畫下基地,扎下根來。將根向下延伸、吸取養分,鞏固自身,慢慢生長。破土的道路并不一帆風順,雨林慢慢長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生小枝,而后枝葉綠,再后枝葉茂;綠樹成蔭,花開遍地。事物創生的過程,就像女性十月懷胎,精心呵護。待一聲啼哭,綠芽破土,方成氣候。萬物初生,創始有道。循著規律,必有所成。
震龍入夢,啟動生命的循環,雷雨醒春,喚醒沉睡的心。
龍抬頭,落雨珠。
傘高高,旋轉舞。
日升日落,海潮升伏。
萬物萌動,潛龍征途。
夢里的你啊,要告訴我什么?
那騰飛的龍,七彩的弧,
是時候了,雷響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