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還是個富二代?
- 三十失業,系統說我該退休養老了
- 無糖冰沙
- 2064字
- 2025-08-25 12:17:52
“感覺今天差不多到位了……”
在【枯木逢春】的加持下,許秋又完成了兩組不同部位的力量訓練。
感受著肌肉纖維被撕裂后又快速修復、變得更強韌的微妙過程。
得益于大學健身課打下的基礎,他知道這玩意兒不可操之過急。
全身肌肉群眾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
身體的能量儲備和恢復能力也終究有極限。
幾組訓練下來,他明顯感覺到腹中傳來一陣空虛感。
許秋坐在休息區,拿起水瓶小口喝水,盤算著一會兒去補充點優質蛋白和碳水。
另一邊,湯仁杰在甄有乾的指導和保護下,勉強完成了一組對他來說強度頗大的基礎訓練,此刻正癱在器械上大口喘氣,汗如雨下,感覺老腰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不行了不行了……我這身體素質,到這已經是極限了,甄教練,要不是有你護著,我剛都要砸到自己了。”
湯仁杰連連擺手,感覺再多練一組自己就得當場去世。
他瞟了一眼時間,立刻找到了完美的借口,掙扎著坐起來,對許秋和甄有乾說:“這都快十二點半了,人總是要吃飯的嘛!許哥,甄教練,一起吃個午飯?我知道附近有家館子,味道絕對地道!”
湯仁杰心里的小算盤打得噼啪響,既能名正言順地結束這“酷刑”,又能繼續和許秋拉近關系,一舉兩得!
許秋正好也餓了,而且想到湯仁杰這兩天沒少幫自己,自己要是連著兩次拒絕對方的邀請也有些不好意思,這次便點頭答應了:“行,那就麻煩湯老板破費了。”
“哎喲,一頓飯,什么破不破費的……”湯仁杰笑著擺了擺手。
這時,甄有乾的手機卻是響了起來。
“喂,晴晴?怎么了?什么?卡滾筒洗衣機里了?你別急,我馬上過來……”
接完電話,甄有乾略帶歉意地說:“秋子,湯總,實在不好意思,家里邊有點急事,我得馬上過去一趟,午飯我就不去了。”
“沒事沒事,正事要緊,甄教練你先忙!”湯仁杰很好說話。
許秋和湯仁杰簡單沖了個澡,換了身衣服,便離開了力美健身房。
湯仁杰沒有選擇那些需要提前許久預約的高端私房菜,而是開車帶著許秋七拐八繞,來到了一條老巷子里的一家其貌不揚的小店。
店名很樸素,就叫“老廣”,店里只有七八張桌子,但收拾得干干凈凈,飯點坐滿了人,煙火氣十足。
“許哥,別看這店小,老板做了三十多年了,以前是大酒樓的主廚,后來年紀大了圖清靜才開了這么個小店。”
“他家的古法鹽焗雞、啫啫煲,那是一絕!很多老饕專門找過來吃。”
湯仁杰熟門熟路地找了個位置坐下,顯然是個常客。
許秋頓時也來了興趣。
自己以前上班,天天食堂外賣,味蕾都要退化了。
而家里更是吃不上幾個熱菜,李琴琴那廚藝……
不提也罷。
這兩天輾轉各路食府,許秋的吃貨基因也是被激活了。
現在他對各路美食都頗感興趣。
等菜期間,兩人閑聊起來。
湯仁杰是個話癆,天南海北亂侃。
話到一半,湯仁杰指著自己開來的奔馳S:“許哥,我最近想換輛車,我這輛開了好幾年了,人家都是大奔,我這快老奔了……你對車有研究沒?有沒有啥推薦的?”
許秋很實誠地說:“湯老板,你這可問錯人了。我最近就開過比亞迪秦,還是混動版的,其他的真不太了解,給不了你什么建議。”
“比亞迪秦?”
湯仁杰愣了一下。
這車從某種意義上也算聲名在外了……
就是大多都伴隨著某類職業一同出現。
難道很好開?
他好奇心更盛了,但看許秋沒有多解釋的意思,也很識趣地沒有追問。
反倒是許秋,問起了他和力美經理的關系。
湯仁杰笑著擺了擺手:“其實我不怎么健身,跟健身圈的人沒啥特殊往來,劉永明主要是跟我哥關系好……”
這話匣子一打開,湯仁杰就停不下來了。
在上菜前這段時間里,短暫的交流中,許秋才知道湯仁杰家庭背景不俗,家里有百億市值的家族企業。
“我家老爺子前段時間退了,我哥接手后更是蒸蒸日上,我現在呆的那個MCN公司,大股東其實就是我哥,投著給我玩的。”
“我還有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弟,他更離譜,名校畢業,腦子活絡,剛出來就搞了個冷鏈運輸公司,做得風生水起。算來算去,家里三兄弟就我最沒出息,游手好閑,整天就知道琢磨吃喝。”
他頓了頓,眼里有遺憾,也有豁然:“后來我想通了,人活一世,開心最重要。我好吃,干脆就在這條賽道上發光發熱。”
“這不,我死皮賴臉拜了位國宴老師傅,學了點皮毛,然后就轉型做了美食博主,賺不賺錢另說,關鍵我喜歡。”
許秋安靜地聽著,這才恍然大悟。
難怪見多了有錢人的劉永明會對一個美食博主如此重視,原來湯仁杰背后站著的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家族。
他這游手好閑的富二代身份,其能量和影響力,遠比一個網紅大得多。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并且做到專業,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許秋發自內心的感嘆。
這世界上可有太多人都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只為了能活著。
若是沒有堅強的后盾,又有幾個人敢追夢?
許秋不由得想起自己大學時,意氣風發,想做的事一件接一件,包括健身也是,只要想,立馬就能報課。
他甚至暢想過,研發尖端科技,開創世紀先河。
可工作以后,步入婚姻以后,無形的束縛立馬纏繞上來。
每天兩點一線,想做的事一拖再拖。
為了掙錢,為了養家……
好在,現在不一樣了。
吃完飯,告別了湯仁杰,許秋回到家中。
找到角落里已經塵封多年的大學時期筆記本,小心翼翼將硬盤拆出,然后用新機打開。
許秋很快從一堆學習資料中調出了一個設計草圖和發展藍本。
這是一款虛擬現實的腦機產品,也是許秋最初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