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收山貨
- 重生83:茍在小城當大佬
- 量子奶茶
- 2345字
- 2025-08-29 10:10:42
沈明昌是真對這個女婿有些刮目相看了。
做事有規矩,講良心,考慮的也周全。
“但是衛東,你把收購價抬的那么高,村里肯定有人能猜到你賣的會更貴。
咱們村兒的人很少出大山,大部分都是老實巴交的,但其中肯定有那種狼心狗肺的家伙。
保不齊他們就會恩將仇報,不賣給你山貨,自己跑出去賣?!?
沈明昌年紀大了,什么人都見過,也有些為陳衛東擔心。
“爹你放心,他們想賣就賣,買賣自由咱們也不能攔著,但生意也不是這么好做的。
我從鎮上騎車到咱們村得兩個小時,走路要多長時間?得四五個小時。
沒有車,他們走到鎮上賣山貨再走回來,人都要累個半死。
就算其中有人肯咬牙買輛三輪車或者是自行車,他們去鎮上賣山貨也絕對沒有我賣的好,到時候他們只能降價賣,賣的比我更便宜。
但一家的山貨是有限的,想要多賺錢就要收別人的山貨。
不過收購價已經被我抬起來了,他們只能高價收,低價賣,又能賺幾個錢?”
陳衛東最不怕的就是有人跟他搶生意。
之前那對賣包子的父子就是前車之鑒。
說白了,陳衛東的主業還是賣包子,只不過三輪車上有地方,順帶著賣點山貨而已。
哪怕他兩塊錢收兩塊錢賣賠本賺吆喝都無所謂,但其他人卻沒辦法學他。
還有最重要的是,有些東西不是誰來賣都能賣好的。
陳衛東賣包子,賣土雞,在鎮上的名氣已經打出去了。
誰都知道陳衛東賣東西童叟無欺,別管價格怎么樣,東西質量是真好。
這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習慣。
就好像當初那對賣包子的父子明明賣的比他更便宜,但仍舊有一部分人嘗都沒嘗過卻沒選擇買便宜的,而是繼續買陳衛東的包子。
這時林彩鳳也已經麻利的炒好了菜端了上來。
王玉蘭道:“先吃飯,吃完再說。”
時間緊迫,但她也做了個紅蘑炒肉還有個大蔥炒雞蛋。
從家里騎到鎮上賣包子,又從鎮上騎山路到棲山村他都餓壞了。
陳衛東拿過一個玉米面餅子便開始風卷殘云了起來。
飯后陳衛東對沈明昌說道:“爹,收山貨我就不出面了,你出面幫我收就行了,是全村收也好,還是選跟你關系好的收都行。
先按照五百塊錢的收,主要收紅蘑和榛蘑和木耳,少收點果干?!?
這段時間賣包子賣土雞,外加之前山貨的收入,陳衛東手里一共攢了九百四十五塊錢。
拿出一半收山貨還是比較保險的,剩下一半備用,陳衛東還有其他打算。
“行,交給我好了?!?
沈明昌摩拳擦掌,先去了村委會,借用了大喇叭。
“喂喂喂,我是沈明昌,我女婿陳衛東要收山貨,家里想要賣山貨的來村中央的空地集合!”
雖然陳衛東說了,收山貨沈明昌出面就行。
但這是自家女婿的買賣,他也必須要讓村里的人知道是誰高價收他們手里的山貨。
聽到大喇叭里面傳來的聲音,棲山村的人還感覺很新奇。
以往村里幾乎沒人來收山貨,也就是王海那小子隔一兩個月會買點,還挑挑揀揀的。
不過那小子出價太低了,但就他這么一個人收山貨,大家捏著鼻子也會賣。
畢竟山貨放手里除了吃,也換不成錢。
現在又有人要收,不知道這價格能不能漲點?
片刻的功夫,村中央的空地上便匯聚了幾十號人。
沈明昌看到人來的差不多了,直接開門見山。
“上次我姑爺從我家拿了點山貨去鎮上賣,賣的還不錯,所以這次準備在村子里多收一點,家里有多余山貨想賣的,來找我報名?!?
有人直接喊道:“老沈,你這就別賣關子了,多少錢一斤???”
“就是,你姑爺也算是半個自家人了,價格別壓的太狠啊,咱們這上山采山貨多少人跌骨折的,你也不是不知道?!?
“王海收紅蘑都三毛錢呢,你這總不能比王海還低吧?”
底下鬧哄哄的一片,但大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起碼不能比王海低。
沈明昌這次沒賣關子,直接道:“紅蘑兩塊,榛蘑一塊五,木耳一塊二,果干一毛到兩毛不等?!?
這價格一出來,在場幾十號人都愣住了。
半晌后才有人反應過來,試探著問道:“老沈,你說的這些是一斤的價格?”
“當然是一斤,不然還能是十斤?”
這話一出口,頓時全場嘩然。
就他們那些吃到快膩的蘑菇木耳能那么值錢?
“艸他娘的王海!那狗日的這些年坑了老子多少錢?”
“王興貴呢?你那兒子缺了八輩子德了,自家鄉親也這么坑?”
棲山村的村民只是淳樸老實,又不是傻子。
沈明昌的女婿肯出這個價格收山貨,那就證明外邊賣山貨的價格肯定比收購價高。
一想到這些年,自己辛辛苦苦采摘的山貨就這么賤賣給了王海,他們心都在滴血。
人群中一個五十多歲,身材矮小的中年人怒罵道:“你們罵誰呢?要不是我兒子當初收你們的山貨,你們手里那破玩意都得爛在家里!有本事當初你們別賣?。 ?
這中年人就是王海他爹王興貴。
他當然不賣山貨,自家的山貨都給王海了,不夠才從其他家收購的。
他也是一聽有人收山貨立刻就過來看看,生怕有人跟他兒子搶生意。
沒想到沈明昌那女婿竟然這么狠,價格幾倍往上漲,他腦子是缺根弦嗎?
一看王興貴還敢囂張,在場的村民立刻開噴,有些甚至都要揍他了。
王興貴一看形勢不對勁,這才灰溜溜的跑了。
“大家都回家拿山貨去吧,紅蘑、榛蘑、木耳等蘑菇優先,果干收的少,大家別拿太多了,人人都有份?!?
沈明昌沒特意找跟自家關系好的人收,而是選擇人人都有份就是為了能多挑選一些。
山貨里面也有好有壞,有的紅蘑大個飽滿,有的小不說,可能還被蟲子咬過。
所以每家都收一點,還能挑品質最好。
自家女婿大方有良心,他這個當岳父的也得把握好品質,不能讓女婿認為他棲山村都是些沒良心的東西。
不過沈明昌擔心的屬實是多余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壞,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來。
沈明昌的姑爺仁義啊,明明可以跟王海一樣低價收購,但偏偏給他們高價。
人家做事仁義,自己要是再搞那以次充好那一套,那還是人么?
讓人背后戳脊梁骨不說,丟的是整個棲山村的臉面!
所以沈明昌驚訝的發現,來送山貨的人家挑選的都是自家最好的山貨。
那蘑菇個大飽滿,香氣濃郁,都是五六斤山貨里才能挑出一斤的那種。
還有人感覺過意不去,賣完了山貨還送點野雞肉干,野兔肉干啥的,說是讓老沈家的姑爺拿回去嘗嘗鮮。
最后五百塊錢收了二百七十多斤山貨,全都是質量頂尖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