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共融之花的綻放

宇宙學校開學的第一日,陳海若在宇宙守護站的花園里,見證了共融之花的首次綻放。五十八歲的守護者蹲在花叢前,看著那些藍紫色的花苞在孩童們的笑聲中緩緩舒展——每片花瓣展開時,都會投射出某個文明的守護場景:地球孩子在海灘種植紅樹林的畫面、M78星云幼體為硅基植物澆水的剪影、澤塔星系小工匠給記憶晶體拋光的側影,這些影像在花瓣上流動,像一部立體的宇宙守護教科書。

“花瓣能響應孩童的意識!”王硯秋的全息影像懸浮在花叢上方,五十七歲的基因學家指著一朵圍繞地球孩童旋轉的共融之花,“剛才這個孩子在想如何修復臭氧層,花瓣就立刻投射出地球和 M78星云的聯合修復方案,連十億年前的技術細節都清晰可見。”他手中的檢測儀顯示,花朵釋放的信息素能增強孩童的記憶力,讓他們對看到的守護知識過目不忘,仿佛在大腦中植入了隱形的記憶晶體。

艾莎團隊在花根的土壤里發現了記憶菌絲。六十八歲的科學家將土壤樣本放在顯微鏡下,看到無數纖細的菌絲正在編織成網絡,每個節點都連接著不同文明的記憶庫——當共融之花吸收陽光時,菌絲會自動從記憶庫中調取適合孩童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花瓣上的影像。更神奇的是,這些菌絲能根據孩童的提問自主搜索數據,就像擁有智能的教學助手。

“是‘教學共生’系統。”艾莎看著一個 M78星云的幼體對著花朵提問,花瓣立刻切換到澤塔星系的晶體鍛造課程,“共融之花不僅是植物,更是連接一萬個文明知識庫的活態教材。”她身后的培育艙里,新培育的共融之花品種正在綻放,有的花瓣能播放守護站的預警案例,有的花心能生成互動式的模擬訓練,最特別的一種能根據孩童的學習進度自動調整教學難度,其精準度堪比最先進的 AI系統。

當第一堂宇宙守護課在花叢中結束,所有共融之花突然同時轉向宇宙學校的教學樓。陳海若的終端顯示,花朵投射的影像正在自動匯總,形成一部動態更新的《宇宙守護百科全書》——其中地球模塊詳細記錄了從 1985年“深海時鐘”啟動到共融生命體誕生的全過程,每個關鍵節點都配有可交互的三維模型,孩童們只需觸碰影像,就能身臨其境體驗當時的場景。

課間休息時,一個地球小女孩指著花瓣上陳明團隊的影像問:“為什么他們要在那么冷的海里安裝傳感器?”話音剛落,那朵共融之花突然釋放出藍紫色的霧氣,霧氣中浮現出 1985年的海洋數據:過度捕撈導致的魚類減少、工業廢水造成的赤潮災害、塑料垃圾在海溝的堆積畫面。當霧氣散去,花瓣上的影像已切換成現代海洋的恢復景象,對比強烈的畫面讓所有孩童都沉默了。

“這是‘記憶共情’功能。”艾莎的聲音從花叢深處傳來,她的身影與花影重疊,仿佛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共融之花能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情感體驗,讓孩子們真正理解守護的意義。”她看著一個澤塔星系的小工匠輕輕撫摸花瓣上的赤潮影像,花瓣立刻分泌出修復液般的露珠,露珠里倒映著該星系用晶體技術凈化海洋的方案,兩個文明的智慧在露珠中完成了無聲的交流。

放學時分,共融之花開始收縮花瓣,將一天的教學影像濃縮成種子。這些帶著微光的種子自動飛向每個孩童的手心,接觸到皮膚的瞬間便融入體內——陳海若的監測數據顯示,種子攜帶的知識會與孩童的意識結合,形成獨特的“守護認知”,這種認知會隨著他們的成長不斷深化,最終成為刻入基因的本能。

當晚,宇宙學校的星空觀測臺上,陳海若看著孩子們用“時光卡尺”測量共融之花的生長數據。五十七歲的王硯秋正在指導一個 M78星云的幼體調整卡尺參數,那把跨文明卡尺的手柄上,地球與外星的符號同時亮起,測量出的花瓣厚度精確到小數點后十二位。當數據傳入共融之樹的數據庫,樹頂立刻投射出這些孩童未來的影像:有的成為宇宙方舟的設計師,有的致力于瀕危文明的保護,最令人動容的是那個提問的地球小女孩,影像中她正帶領團隊在某個荒蕪的星球種植共融種子,身后是逐漸復蘇的生態系統。

“他們會比我們做得更好。”陳海若輕聲說,指尖劃過終端上 1985.0721赫茲的頻率曲線,這條從地球延伸至宇宙的波紋,此刻正與共融之花的綻放頻率完美重合,像一首永不停歇的守護之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弥勒县| 贵定县| 蓝山县| 兴化市| 扶风县| 高青县| 门头沟区| 宾川县| 分宜县| 四会市| 辛集市| 九江市| 边坝县| 文水县| 荣昌县| 庄浪县| 昌黎县| 三河市| 阿勒泰市| 寿宁县| 绥棱县| 东乡族自治县| 辽中县| 阳曲县| 法库县| 阳曲县| 法库县| 旅游| 沐川县| 长葛市| 上杭县| 淳化县| 湖南省| 普兰店市| 冀州市| 海晏县| 垦利县| 克拉玛依市| 儋州市|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