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字庫字體——正文字體和標題字體
字庫字體又稱印刷字體、排版字體,如書籍中的印刷字體、海報中的排版字體等。以人為本、清晰醒目、閱讀舒適,又具有時代風尚是字庫字體設計最為顯著的特征,也是字庫字體公司永遠要面臨的設計難點。現在的正文字體字形樣式以“宋體”“黑體”為主,是因為技術的無奈影響了人的審美選擇。隨著技術的進步,印刷術的發展使“楷體”字讓位給“宋體”字、熒幕閱讀又使“宋體”字讓位給“黑體”字的情況不會再出現,回歸到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應用范圍最廣的“楷書”將是思潮的回流、民向的選擇。
以中文字庫字體設計為例,具體到字形制作中,規范性是字庫字體自始至終需要面對的問題。它是指一組字體風格、大小、格式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符集合。字庫字體從筆畫、偏旁與部首的造型,到結構的搭建,再到字形的品控,都要呈現出相同的設計風格,以至于整套字庫貫穿始終。
因此,字庫字體設計的字是“活”的,是遵循一整套非常嚴密的規則逐字設計的,其繪寫過程不同于普通的書法和組合創意字體。它的設計不是為了某一篇特定的文本內容,而是滿足盡可能多內容的文本編排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以GB2312標準呈現的中文字庫共收錄了6763個漢字,已能夠滿足日常應用,是字庫公司首選的字庫制作標準。另外,像GBK、GB18030、Big5、HKSCS也是常見的字庫制作標準格式,用于滿足不同地區人們對漢字的應用需求。
在使用字庫字體的時候,會發現一款字體有不同的字重可供用戶選擇使用。如“思源黑體”字庫字體中有七種粗細不同的字體(Extra Light、Light、Normal、Regular、Medium、Bold和Heavy)。因此在版面設計中,用戶對于字體粗與細的選擇就會有所區分。這其實是字庫字體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兩種形式,即正文字體與標題字體的抉擇。
正文字體一般筆畫粗細均勻,適合閱讀;標題字體一般筆畫厚重,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可用在顯眼曝光的版面位置,以便引起讀者的注意。這里分享一個小經驗:如果字懷的留白等于或大于字體最粗筆畫的視覺空間,就作為正文字體使用;如果字懷的留白等于或小于字體最粗筆畫的視覺空間,就作為標題字體使用。例如,“樂瀟體”與“華鳳體”字庫字體中的“時”字,藍色圓圈代表“字懷”占的空間,粉色圓圈代表字形筆畫占的空間,“樂瀟體”字庫字體中的“時”藍圈等于或大于粉圈適合做正文字體,而“華鳳體”字庫字體中的“時”藍圈等于或小于粉圈適合做標題字體,如圖1-18所示。

圖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