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國際機場,國際到達大廳。
里昂靠在接機口的欄桿上,墨鏡遮住了大半張臉,但緊繃的下頜線還是泄露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焦躁。
......
他提前兩天結束了和安妮那種心照不宣的“休假模式”,找了個“處理《死神來了》后期事務以及慶功宴籌備”的借口,搬回了自己的公寓。
安妮并沒有無理取鬧,還俏皮地眨眼回答:“好哦~慶功宴玩得開心!”
甚至語氣甚是輕松。
這種過于通透的反應,反而讓里昂心里那點微妙的愧疚感像細針一樣輕輕刺了一下。
她太聰明,聰明到把所有的情緒都妥帖地收好。
這反而比哭鬧更讓人難以招架。
......
廣播響起,來自東京的航班終于落地。
人流開始涌出。
幾乎是第一時間,他就看到了她。
斯嘉麗·約翰遜。
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似乎并沒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疲憊的痕跡。
她戴著一頂黑色的棒球帽,壓低了帽檐,但那頭標志性的金發還是從耳側滑落幾縷。
簡單的白色T恤搭配牛仔褲,外面隨意套了件黑色皮衣,身姿挺拔,步履間帶著急切。
她也一眼就看到了他。
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所有刻意維持的酷勁瞬間瓦解,她幾乎是拖著隨身的小行李箱,小跑著沖了過來,完全無視了周圍可能存在的鏡頭或目光。
“里昂!”
她撲進他懷里,手臂環住他的脖子,力量大得差點讓他后退一步。
一股混合著淡淡香水味以及她本身氣息的味道涌入鼻腔。
“嘿,慢點。”里昂失笑,下意識地攬住她的腰,穩住兩人。
墨鏡在擁抱中歪斜,他索性摘了下來。
斯嘉麗抬起頭,帽檐抵著他的胸口,臉上是毫不掩飾的、燦爛的笑容,眼底帶著顯而易見的思念:“想我沒?”
“你說呢?”里昂低頭,在她額頭上快速吻了一下,動作自然卻帶著周圍人群注視下的一絲克制。
公眾場合,他始終記得保持分寸。
斯嘉麗顯然不滿意這種蜻蜓點水,但她只是皺了皺鼻子,更緊地抱了他一下,然后才松開,轉而挽住他的手臂,身體大半重量靠在他身上:
“累死了……東京的雨就沒停過,索菲亞最后幾天簡直是在用眼神謀殺我……不過,總算熬過來了。”
她絮絮叨叨地開始抱怨劇組最后的磨人,抱怨飛機餐難吃,
語氣里帶著只有在他面前才會流露的、帶著點撒嬌的依賴感。
里昂安靜地聽著,偶爾附和一兩句,手臂承受著她的重量,
一種熟悉的的暖意慢慢驅散了之前那點因安妮而起的浮躁。
在回去的車上,斯嘉麗的話匣子徹底打開。
她講述著東京的見聞,模仿索菲亞·科波拉講戲時糾結的表情,吐槽比爾·默瑞的冷笑話,說到最后自己先笑得東倒西歪。
里昂專注地開著車,嘴角始終帶著笑意。
他能感覺到,這趟東京之行雖然辛苦,卻讓她沉淀了不少,那種表演上的困惑和挫敗感似乎已經被一種更強的自信所取代。
她眼神里的光,更堅定了。
回到斯嘉麗租住的房子,門剛關上,所有的言語似乎都變得多余。
行李箱被隨意踢到一邊。
斯嘉背靠著門板,仰頭看他,眼神熾熱而直接,所有的旅途疲憊在那一刻化為了迫不及待。
里昂的手撐在她耳側的門板上,低頭吻了下去。
這個吻不再帶有任何克制,充滿了分離后的思念和確認的意味。
斯嘉麗熱情地回應著,手指插入他腦后的短發間,將他拉得更近。
從門廳到客廳,再到臥室,衣物凌亂地散落一地。
窗外的陽光被厚重的窗簾隔絕,室內只剩下若隱若現的聲音。
......
所有的算計、權衡、左右為難,在情感沖擊下,暫時被拋到了腦后。
至少在這一刻,他是完全屬于她的。而她,也是。
……
兩個小時后。
斯嘉麗蜷縮在里昂懷里,手指無意識地把玩著他胸前的項鏈墜子,聲音帶著沙啞:
“《電鋸》的最終票房數據,我后來聽說了……太嚇人了,里昂。“
“將近一億一千萬?而且成本才那么點?”
“嗯,”里昂的手有一下沒一下地撫摸著她的后背,感受著皮膚的細膩,
“福克斯賺翻了。還有哈維·米爾克現在估計睡覺都能笑醒。”
“你呢?”斯嘉麗抬起頭,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他,“你賺了多少?是不是成小富翁了?”
里昂勾了勾嘴角:“我只有工會的分成。不過至少接下來一段時間,不用為錢發愁了。”
他省略了具體數字,但那筆錢確實足夠讓他底氣十足。
近13:1的投資回報比,即使他只是占據很小的一部分收益分成,也已是極為可觀的數字。
“真好……”斯嘉麗重新趴回他胸口,語氣里帶著由衷的為他高興,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
“我就知道你能行。從《午夜尖叫》開始就知道。”
她停頓了一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語氣變得稍微有點微妙:
“慶功宴……會很熱鬧吧?聽說很多大人物都會去。”
“嗯,福克斯做東,場面肯定不會小。”里昂語氣平淡,
“艾倫和勞拉的意思,是想趁機把我正式推出去。”
斯嘉麗沉默了幾秒,忽然輕聲問:“那……安妮·海瑟薇會去嗎?”
房間里安靜了一瞬。
里昂撫摸她后背的手停頓了半秒,隨即又恢復如常,語氣聽不出任何波瀾:
“她不是《電鋸》劇組的,名單上沒有她。”
“哦。”斯嘉麗應了一聲,沒再繼續追問,只是將臉更深地埋進他的頸窩,呼吸溫熱地拂過他的皮膚。
里昂知道她未必全信,但她選擇了不再深究。
這種默契的回避,某種程度上,維持了此刻難得的平靜和溫存。
……
《德州電鋸殺人狂:新一代》的慶功宴設在比弗利山莊一家頂級酒店的宴會廳。
場面極盡奢華。
香檳塔閃耀著誘人的金光,穿著考究的侍者穿梭其間,空氣中彌漫著高級香水、和美食混合的味道。
好萊塢的半壁江山似乎都聚集于此,鎂光燈閃爍不停,笑語喧嘩聲幾乎要掀翻屋頂。
里昂和斯嘉麗一同入場時,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
斯嘉麗一改之前的休閑打扮,穿上了一條剪裁優雅的黑色吊帶長裙,金發挽起,露出優美的肩頸線條,妝容精致,氣場全開。
她親密地挽著里昂的手臂,臉上掛著得體而迷人的微笑,應對著四面八方的注視和招呼。
里昂則是一身經典的黑色西裝,低調卻質感十足。
他神色平靜,面對鏡頭和注目禮顯得從容不迫,偶爾與相熟的人點頭致意,舉止間絲毫不見新人的怯場,反而有種超越年齡的沉穩。
艾倫·萊爾眼尖地看到了他們,立刻端著酒杯,,帶著勞拉·湯普森,迎了上來。
“里昂!斯嘉麗!就等你們了!”艾倫紅光滿面,顯然沒少喝,他熱情地拍了拍里昂的肩膀,然后帶著他們走向幾位福克斯的高管的圈子。
轉向一位氣場沉穩、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茍的中年男人。
“里昂,來,為你鄭重介紹,這位就是我們福克斯探照燈的董事長,湯姆·羅斯曼先生。”艾倫的語氣帶著明顯的推崇。
湯姆·羅斯曼伸出手,臉上帶著商業化的親切笑容,眼神卻銳利而審視:
“唐納森先生,很高興認識你。《電鋸》的成績令人驚嘆,你為福克斯探照燈立下了大功。”
“您過獎了,羅斯曼先生。”里昂與他握手,力度適中,不卑不亢,
“是福克斯探照燈給了機會,也是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年輕人,懂得謙遜是好事。”羅斯曼笑了笑,目光掃過一旁的斯嘉麗,
“約翰遜小姐,東京的拍攝還順利嗎?科波拉小姐可是對我們極力推薦你。”
斯嘉麗得體地回應著。
寒暄幾句后,羅斯曼便被另一位高管請走了,但他的態度已然明確。
里昂·唐納森這個名字,已經正式進入福克斯最高層的視野。
接下來,正如里昂所預料的,他成了宴會上一個隱形的焦點。
伊萊·羅斯作為導演,自然是眾人祝賀的對象,他喝得滿臉通紅,興奮地與人擁抱、吹噓著拍攝時的趣事。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福克斯的高層們,尤其是艾倫和勞拉,明顯將更多的關注和熱情投注在了里昂這個編劇身上。
這種特殊的待遇,無疑向在場所有人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
于是,絡繹不絕的人開始向里昂涌來。
認識的,不認識的,演員、導演、制片人、經紀人……
紛紛遞來名片,送上恭維,試探著合作的可能性。
里昂游刃有余地應對著,禮貌周全面又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既不冷落任何人,也不輕易許諾什么。
斯嘉麗一直陪在他身邊,扮演著完美女伴的角色,偶爾插話,巧妙地為里昂化解一些過于熱情的糾纏,顯得默契十足。
就在里昂稍微得以喘息的間隙,一個優雅的身影帶著一位堪稱好萊塢金字招牌的男星走了過來。
“里昂,恭喜你。”格溫妮絲·帕特洛端著香檳杯,笑容明媚,她身邊站著的是正是布拉德·皮特。
此時的皮特正處于個人魅力的巔峰時期,隨意一站便是全場焦點,他臉上帶著友善而略帶審視的笑容。
“謝謝,帕特洛小姐。皮特先生,很高興認識你。”里昂與他們握手。
“布拉德對你在《午夜尖叫》和《電鋸》里的創意贊不絕口,”
格溫妮絲笑著充當中間人,“尤其是那種……黑暗又充滿顛覆性的思維。”
布拉德·皮特點點頭,他的目光帶著一種演員特有的敏銳:
“里昂,格溫之前跟我提過你有個關于‘搏擊俱樂部’的想法?聽起來很……特別,但也非常黑暗。這種題材風險不小。”
他說話很直接,并沒有因為里昂現在的熱度而過分吹捧。
里昂并不意外,他早就知道皮特會對這種題材謹慎對待。
記得前世《搏擊俱樂部》在票房上的失敗是前世不爭的事實,但其后續的文化意義和DVD市場的逆襲,又讓它成為了一個傳奇。
“我理解您的顧慮,皮特先生。”里昂語氣平和,
“這確實不是一部傳統的商業片。它更像是一次對現代社會中產階級男性精神虛無和消費主義的大膽抨擊和諷刺。”
“它的核心不是暴力本身,而是暴力背后的那種……極致的宣泄和對虛假自我的摧毀與重建。”
他簡要地闡述了故事的核心沖突和泰勒·德頓這個角色的魅力,刻意突出了其反叛和哲學思辨的一面。
皮特聽著,眼神里的興趣明顯濃厚了一些,但眉頭依然微蹙:
“聽起來很有挑戰性。但是這部影片的預算不會低。”
“是的。”里昂接過話頭,他知道皮特的擔憂所在
——里昂想起前世大衛·芬奇對完美的苛求導致的超支,以及高片酬演員帶來的成本壓力。
“如果有機會推進這個項目,我希望能在創作和成本控制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這需要導演、主演和制片方之間高度信任和緊密的合作。”
他沒有直接提片酬,而是強調了“合作”與“平衡”。
皮特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似乎有些驚訝于這個年輕人的清醒和務實。
他沉吟片刻,終于露出了一個更真誠的笑容:
“很有趣的想法,里昂。我想我們需要一個更安靜的環境,好好聊聊這個故事和它的……可能性。”
他晃了晃手中的酒杯。
“當然,這是我的榮幸。”里昂舉杯與他輕輕一碰,達成了私下再聊的約定。
格溫妮絲在一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送走皮特和格溫妮絲,里昂輕輕呼出一口氣。
與皮特的初步接觸比他預想的要順利,但真正的難題還在后面:
如何說服皮特在一定程度上參與票房分紅而非拿走巨額前期片酬;
以及如何“管理”好大衛·芬奇的創作激情和預算之間的關系。
他知道,《搏擊俱樂部》如果成功,其帶來的聲望和行業地位的提升,將遠遠超過之前任何一部B級恐怖片。
但這其中的風險,也同樣巨大。
慶功宴仍在繼續,歡聲笑語,觥籌交錯。
里昂端著酒杯,看著這浮華喧囂的一切,內心卻異常清醒。
他正站在一個關鍵的分水嶺上。
腳下是《電鋸》成功的巨大基石,眼前是《搏擊俱樂部》乃至《公主日記》等更多可能性的迷霧之路。
而身邊,斯嘉麗溫暖的手臂依舊挽著他,但安妮那雙混合著野性、依賴和渴望的綠色眼眸,卻像是一個遙遠的、無法忽視的印記,悄然埋藏在心底某個角落。
獵人的道路,從來都不止一條征途。
而情感的棋局,似乎也比任何商業談判都更加復雜難測。
他抿了一口香檳,氣泡在舌尖炸開,帶來一絲微澀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