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劇,組
- 重生1999,做個投機者導演
- 恐怖直立袁
- 2485字
- 2025-08-15 18:16:29
《萬箭穿心》是部90年代武漢家庭悲劇電影。
本來以為挺簡單的劇本,但是當賈碩開始著手寫的時候,令人頭痛的就來了。
這部電影真的很考驗編劇能力,最難的地方就是立場問題,稍微一不注意,立場就會偏移。
這是一部悲劇,每個人都是對的,每個人又都是錯的,稍微筆力不夠,立場偏移,那么劇本就會變成萬箭穿的一人心。
所以編劇必須保證時刻的立場都站在中間,不偏向任何一方。
為此賈碩修改了好幾次,刪了改,改了刪,經常寫著寫著,同情李寶莉的倔強。
寫著寫著,又替馬學武的遭遇不忿。
也共情過失去兒子母親,惋惜過,悲劇里長大的孩子。
原版《萬箭穿心》劇情大概講述:
90年代的武漢,一個普通家庭里,丈夫馬學武,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妻子李寶莉,是漢正街的一名小販,他們有一個兒子小寶。
一次企業分房,讓這個家庭住進了新房,豈料從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讓人始料未及的變故接踵而來。
丈夫馬學武提出離婚,妻子不同意,兩人分居。
分居期間,丈夫馬學武出軌同事周芬,并被李寶莉跟蹤發現。
李寶莉放棄了捉奸,選擇了匿名報警“賣淫嫖娼”,她單純的以為,有把柄在手就可以控制住丈夫。
卻沒想到這一行為導致丈夫被拘留并降職。
回家后看到因為鎮上拆遷,來投奔兒子的退休教師婆婆,李寶莉依舊選擇刀子嘴豆腐心。
而被舉報導致下崗的馬學武,在得知是妻子舉報后,選擇了跳江自殺。
遺書里,卻未提及妻子半字。
倔強的李寶莉不服,不服這個家是‘萬箭穿心’,不服離了馬學武這家就活不下去,李寶莉選擇了當“女扁擔”,做苦力。
十年風雨,李寶莉風餐露宿,她很自豪,她以為她贏了。
可生活卻給她開了玩笑,工友生病,讓李寶莉明白,她十年的努力,如果不是婆婆的退休工資和拆遷賠償。
在武漢這種城市里,她連兒子的讀書都沒有辦法供給。
所以,在建建的面包車里,李寶莉沒有選擇反抗,因為,她茫然了,她不知道的倔強是不是對的。
而那個小的時候,習慣性斥罵的孩子。也因十年的苦力勞作,無法給予關心。
當孩子發現父親死亡的真相,又發現母親居然也和父親一樣,孩子給了李寶莉的倔強最后一擊。
李寶莉如同當年的丈夫,走到了江邊。不同的是丈夫馬學武遇到的是周莉,而妻子李寶莉遇到的是建建。
釋懷后放下倔強的李寶莉,將房產證交給同樣一無所有的婆婆。
選擇坐上建建的面包車,駛離這所萬箭穿心的“房子”。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特別厲害的,把整個劇情框架寫的特別好。
就是可惜這部電影,在拍攝上,刻意追求所謂的真實感,讓電影質感變得如同電視劇。
當然你也可以說成本就那么一點。
整部電影的鏡頭語言,就如同一張白紙,可以說是最好的新手劇本。
強大的劇情框架,讓這個部電影的下限極高。
而,幾乎空白的鏡頭語言,能讓每一個新手都有足夠的空間隨意作畫。
所以,當初在“男孩女孩”酒吧出門時碰到顏丙雁后,賈碩就決定用這部電影來開啟自己的電影人生。
傍晚,北電校門旁。
“紅珊瑚”川菜館的二樓包間內。
賈碩正領著草創團隊,進行劇組第一次聚餐。
導演:賈碩
副導演:寧皓、白洋(進修班)
攝影:羅潘、杜潔
籌備:袁加(進修班)
編劇:張曉剛(進修班)、竇唱(進修班)
音樂:李旋(進修班)
攝影系大三的羅潘和杜潔學長,純粹是抹不開謝非老師面子,不得不來。
至于監制謝非老師和燈光指導亢小天,不可能真讓兩位大佬,來參加這幫子學生的聚會。
賈碩慶幸這段時間下來,進修班還結識了些朋友,不然全都得借人。
湊出個草臺班子都湊不出來。
沒辦法,賈碩是新手導演,沒有的團隊,像老謀子,大詩人那樣的大牌導演,團隊是固定,一旦劇本,創意出現,就會各司其職。
真以為有個劇本就能拍電影。
固定的導演團隊,那就是平時沒工作的時候,導演都得養著。
像賈科長,今年不就在中關村那邊,賣盜版光碟養劇組。
沒有固定團隊的導演,要不就是地位還不如攝影,要不就是郭小四那樣,全靠執行導演拍,最后再去看結果,這還是郭小四名氣大,個子小。
《尋槍》就是例子,陸釧班底都沒一個,掛個導演都沒有用,除了導演和演員,啥都是人家的班底。
誰不知道那是那個秀才兵的電影。
這次拍電影,賈碩就考慮一邊拍,一邊給自己組建班底。
尤其是攝影系這兩個97屆的三杰,杜潔和羅潘,那可是未來的攝影金牌指導,這次必須要想辦法的吸收進班底。
一個導演的核心班底,就是攝影和燈光,因為他這兩個組才最知道,導演需要拍出什么效果。
燈光組的指導,只能先借北影廠的亢小天來幫幫忙,現階段,國內出名的燈光指導就那么幾個。
上影廠的陳天明,賈碩還沒有那個實力、名氣吃得下,那是整個燈光組都得吃下,等這部拍完,賈碩準備去試試。
高允,估摸著現在李安那邊拍《臥虎藏龍》。
徐歐,估計在老謀子的劇組,也不知道有沒有撬過來,看著老頭子面子應該不會找麻煩。
其他幾個,估計還沒有高中畢業。
真要想做大做強,再創輝煌,沒班底真不行。
做泥水工,也最忌諱跑單幫。
所以,賈碩打算,趁著這次機會,把他的基礎班底打造出來,后面拍電影就會輕松很多。
在場的眾人,都是行內人,差不多知道這算是劇組第一次會議。
所以都等著,賈碩這個籌備組局的人說話。
有的人期待,比如袁加和寧浩。
有的人無所謂,比如羅潘和杜潔。
也有的人眼神復雜,那就是進修班的同學。
比起象牙塔的97三杰中的羅潘、杜潔二人,進修班的這些同學,多少多少都有過過組經歷。
對于賈碩這種資金不缺,才上一個月就敢籌備組局的,進修班多數人只有羨慕。
第一屆的導演系進修班,多數是公派學習。
對這個社會看的更清楚,除了結識人脈,很多人回單位以后,估計一輩子都不會再碰到攝影機了。
賈碩,舉起杯子,灌了一口,“既然大家都來了,也算是認可進組這事,又都是同學,現在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我也就不客氣。”
說著,賈碩往好友袁加那遞了個眼神,袁加瞬間會意,將包里早已復制好的劇本拿出,每人發了一份。
賈碩也把各人的任務安排一下。
白洋,進學校之前劇場跑的最多,業務最熟悉,讓他到各班去拉人最合適。
人不夠,就直接去青影廠逮人,反正都拉下臉,讓謝非老師跟侯院長聯系過。
李旋到時候可以幫白洋。
張曉剛和竇唱,兩位編輯先把人物小傳寫出來,到時候好找演員。
三杰中的羅潘、杜潔,讓寧皓這個96屆的帶著去倉庫選設備,雖然寧皓只是攝影圖片專業轉過去。
以寧皓那圓滑的性格應該沒問題。
至于賈碩,則是帶著袁加,去拉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