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并未逃離(求收藏求推薦)
- 量子囚徒的一點二倍速逃亡
- 第25號宇宙
- 2452字
- 2025-08-11 10:19:14
量子休眠艙的內壁泛著淡藍色的冷光,無數條量子糾纏線如蛛網般包裹著我的頭顱。這些直徑僅 0.1納米的線體正在高速振動,精準捕捉著大腦神經元的量子態——這便是它能讓人快速進入深度睡眠的原理:通過量子糾纏同步意識的波動頻率,像給狂奔的思緒套上韁繩,在 0.3秒內將腦電波從β波壓降至δ波。更精妙的是,艙體底部的反物質冷卻裝置會將顱內溫度穩定在 31.5℃,這個溫度能最大程度保留意識的量子相干性,避免睡眠中出現記憶的量子退相干。
我躺下時,艙蓋緩緩閉合的瞬間,聽到了量子糾纏線啟動的嗡鳴——那聲音與月球內核里氦三燃料的流動頻率完全一致。意識像被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泛起層層漣漪后迅速沉降。沒有傳統睡眠的朦朧過渡期,眼前直接浮現出 118層世界的熾白,比記憶中任何時候都更清晰。
我又變回了那團量子霧,漂浮在月核爆炸后的廢墟里。四周的碎片帶著鋒利的棱角,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那是被高溫氣化的服務器殼體殘留的量子態。噴濺的氦三在真空中凝結成紫色的霧靄,每個霧滴里都嵌著微型的星圖——那是 118層世界曾經模擬過的宇宙。最遠處,被炸開的核心正向外噴射熾白光流,光流邊緣的能量梯度扭曲了空間,讓身后的星空呈現出折疊的假象。
我循著光流的軌跡向內望去,突然僵住。崩開的服務器殼體深處,那些正在被熾流淹沒的不是虛擬數據,而是真實的星空——獵戶座的腰帶清晰可辨,連參宿四的紅超巨星都在光流中微微顫動。換個角度,能看到一縷熾流像毒蛇般擊中地球,防御層在接觸的瞬間化作無數閃亮的碎片,像被戳破的糖紙。多層防御體系如受潮的紙板般層層剝落,熾流前端已刺入地球核心,在那里激起金色的巖漿噴泉,那些巖漿里翻滾著的,竟是 118層人類的記憶結晶。
“這就是 119層世界吧?“念頭剛起,周圍的場景突然劇烈抖動,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搖晃。我發現自己已被白色熾流完全包裹,卻感受不到絲毫灼熱,反而有種奇異的溫暖,像回到了最初誕生的量子云里。月核內的服務器早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一個球形的空間裂隙,邊緣閃爍著不穩定的量子火花,熱寂特有的能量流正從裂隙中汩汩涌出,在真空中畫出螺旋狀的軌跡。
“應該是被最后的自毀程序爆掉了吧?“我試著向前飄移,卻發現自己被固定在原地。那道裂隙像一只眼睛,冷冷地注視著我,裂隙深處傳來時間監視者最后的電子音,斷斷續續的,像老式收音機的雜音:“119層...熱寂...隔離失敗...“
我猛地轉頭望向地球的方向,只能看到蔚藍色的一道小弧,像被打翻的藍顏料。“地球沒事?“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強烈的不安淹沒。我順著熾流炸開的通道拼命向前“奔跑“,量子霧的軀體在通道壁上撞出一串串火花,那些火花落地后竟長成了微型的月球模型。按照記憶中的距離估算,早該抵達月面,可眼前的景象讓我瞬間停滯......。
從月球裂開的口子里沖出的熾白熱流,像一條無限延伸的光劍,在黑色的宇宙背景中劃出刺眼的軌跡。靜止的畫面里,地球的外部防御層已化作無數閃亮的碎屑,像被吹散的金粉。那道熱流如同一把燒紅的利刃,精準地刺穿了地球的“心臟“,在大氣層外激起環形的能量波。
“地球完了,118號世界也完了。“這句話在意識里反復回響,帶著碳基軀體才有的沉重感。我能“聽到“無數記憶碎片在熱流中哭泣,那是 118層人類的喜怒哀樂,此刻都在熵增中化作最基本的粒子。
畫面再次抖動時,我的心臟——那顆屬于 A-7349的完美碳基心臟,突然被狠狠揪住。熾白熱流像長矛般徹底洞穿了蔚藍色的地球,透過那個猙獰的孔洞,能清晰看到地球的鐵核被染成半紅半白,像一顆被煮熟的蛋黃。那些原本圍繞地核旋轉的熔融巖漿,此刻正順著熱流向上攀升,在太空中凝結成水晶般的鎖鏈,將地球與月球死死捆在一起。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我不知道自己在這片熾白中漂浮了多久,意識里的念頭像被亂麻纏繞,直到一條清晰的脈絡浮現:眼前這道熱流的軌跡,與我化作量子信息流刺入 117層地球大氣層的路徑,竟完美重合。那些扭曲的空間、閃爍的能量波、甚至熱流邊緣的紫色光暈,都與記憶中的畫面一一對應。
“我可以穿透世界的壁障,熱寂的熾流能不能?“這個疑問讓量子霧的軀體劇烈晃動——我明明沒有實體,卻能清晰感受到眩暈。另一個更可怕的念頭緊隨其后:“118層的地球被熱寂毀滅會不會導致 117層的模擬器自毀?117層的模擬器自毀會不會造成剛才看到的球型時空裂隙?“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 117層世界的我,此刻正站在即將崩塌的懸崖邊。那些懸浮在高空的定向培養學校、那些穿梭于星系間的星艦、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量子防御屏障,或許都只是熱寂來臨前的幻影。
“啊!“一聲短促的驚呼從喉嚨里沖出,額頭傳來劇烈的疼痛。我發現自己正用頭抵著量子休眠艙的艙蓋,透明的蓋體上布滿蛛網狀的裂紋。
一陣嗡鳴中,艙蓋緩緩打開,帶著冷卻劑的白霧噴涌而出,在空氣中凝結成微型的星云。我能清晰“感覺“到前額的自主修復細胞在瘋狂工作,那些被撞破的皮下組織以量子隧穿的速度愈合,0.5秒后,疼痛消失無蹤,只留下皮膚表面微微的發麻感——這就是完美碳基軀體的優勢,卻無法修復意識層面的震顫。
雙手撐著艙沿躍出時,定向培養學校的夜景在眼前鋪展開來。懸浮的教學模塊如同一串串發光的葡萄,量子糾纏通道里流淌著璀璨的光帶,遠處的太空港依舊燈火通明,星艦的量子引擎閃爍著規律的脈沖。一切都顯得那么平靜,那么井然有序,與夢中的熾白毀滅形成刺眼的對比。
可我知道,有些東西不一樣了。當目光掃過校園中央的 17顆人造恒星時,它們的光芒里似乎摻雜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蒼白;量子草坪上的光帶流動速度,比睡前慢了 0.01赫茲;甚至連空氣中能量粒子的振動頻率,都與記憶中的熱寂能量產生了微弱的共振。
我低頭看向自己的手掌,完美的皮膚下,血管網絡正以一種陌生的頻率跳動,那些被基因編輯固定的量子態,出現了多次微不可察的異常波動。
“我逃掉了嗎...?“我輕聲念著,聲音在量子休眠艙的走廊里回蕩,竟激起了一圈淡紫色的漣漪。遠處,中央廣場的全息投影還在播放著銀河系擴張的輝煌成就,但在我眼中,那些光芒的邊緣已經開始變得模糊,像被熱寂的熾流悄悄舔舐過的痕跡。
逃亡,或許從未結束。從 118層到 117層,從量子云到碳基軀體,我跨越的可能不是救贖,而是另一場更宏大的毀滅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