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心有期待
- 人到三十:從寵女兒再到第一財閥
- 落魄的蛤蟆
- 2010字
- 2025-08-31 11:43:33
接下來一段時間,陳長安也要認真搞錢了。
他喊楊城,鄭開來他這邊喝茶。
商量一下二分店開業之后的事,競爭壓力還不是很大的情況下,現如今也沒必要搞太多優惠活動。
就按一分店的標準來賣就行。
楊城身為零食店明面上的最大老板,他也算小有身份了,起碼在找女朋友這一塊,優勢大了很多。
這要是二房店再開業,他怕是都能找比自己小七八歲的女朋友了。
男人到了三十,任何所謂的幽默包括帥氣,都只能建立在經濟基礎上。
他這二分店開業,主要還是由鄭開去負責,楊城包括他這邊都只能起到一個輔導作用。
起碼對現在的零食太多來說就是如此。
總部資金還太薄弱,門店現有的那點利潤,根本支撐不起總部的前期運營。
很多事,也就只能由門店自行處理。
這也是大部分連鎖店發展前期的一個普遍過程。
只有走到八家店以上,那才必須強化總部運營,也只有由總部統一調配門店資源,才能形成連得上,鎖得住的二次發展階段。
到那一步,才能初步發展加盟模式,也不會快速崩盤。
其它板塊先不說,哪怕進貨渠道,陳長安也沒去要求統一管理。
而是讓楊城自行去負責。
但凡做過渠道的人都知道,進貨板塊的水分有很多。
稍微動點小心思,每天進貨兩萬的情況下,拿個五百或者一千回扣都不難。
這要是再動一點小心思,一個月下來怕是都能遠超自己的工資跟股份分紅了。
楊城要是真的敢這么做,那他就屬于典型的自毀前程。
陳長安前期不會說什么,一旦他要總部收權,集中發展的時候,肯定會清查過去財務,尤其是查渠道貓膩。
再好的朋友關系,在公司財務上,那都只能親兄弟明算賬。
他現在之所以壓根不會去管,一來是管不了,二來是門店數量還太少,管了意義也不大。
還不如依靠楊城跟他的團隊,先一步將門店做大,后期再進行統一管理。
現在鄭開也成了店長,他自然也要參與到進貨渠道當中。
這既是相互監督,又是每個店長應有的義務跟責任。
陳長安只是表面不去過問這些東西,私底下卻還是在一步步推進他自己的發展計劃。
他現在最關心的一個事,并不是進貨渠道,而是店鋪流程。
包括擺貨,門店管理,買單接待等。
這些才是他現階段最應該去關心的,其它都是旁枝末節。
這要是再開一家,也就到了三家店,那時候能否快速開到八家店。
核心看的就是店鋪流程。
至于零食太多的商業模式,明眼人一看就懂,無非就是走低價模式。
通過那些眾所周知的零食飲料日銷品進行低價引流,再通過不知名品牌掌控利潤。
實現18%到25%的毛利。
如此清晰的商業模式,都不需要刻意培訓,是個人都能看明白。
陳長安還是一再強調讓他們去注意門店流程管理,起碼要做到每一位客戶進去之后,商品是齊的,零食擺放是美觀的,買單過程也是快速的。
只要做到這三點,結合低價模式,一條街上不出現太多競爭者的情況下,生意那都只會越來越好。
楊城拍著胸脯保證,他現在每天都跟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撲在公司發展上。
這也很正常。
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
他現在就處在高速發展帶來的激情當中。
一旦到了守業那天,這才是真正考驗一個老板綜合實力的時候。
“老陳,你就放心吧,二分店肯定也能一炮而紅。”楊城道。
“我對你們的生意并沒太多擔心。”
陳長安道:“畢竟零食市場就擺在那里,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又還沒有競爭對手,如此情況下二分店生意好才叫正常,我只是希望你們也能在做好生意的同時,不斷去完善門店流程以及自身。”
“就很簡單的一個問題,現在還只有兩家店,你楊城天天騎個摩托車兩邊跑,或許還能兼顧,一旦發展到八家店,甚至每個月加盟店都要開個幾十家的時候,你告訴我,你騎個摩托車還能兼顧嗎?你又能管控到這么多分店的發展嗎?”
他說的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
這一天或許也不會太遠,門店多了之后,光靠激情那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要老板的絕對理智,正確決定才行。
楊城以前就沒成功創業經驗,現在更是缺少了這個板塊。
他得在保證公司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再不斷提升自己才行。
要不然資本下場之后,根本不會再給他時間慢慢去進步。
楊城也需要有些緊迫感才行,陳長安這也算提前警醒。
等他一走,沈懷瑾才略微思考的問道:“陳哥,咱們公司的員工是不是也要有危機感,逼迫自己更快進步?”
“那不是必須的嗎?”
陳長安抿了抿端著的青色綠茶,道:
“咱們公司只是現在小,也沒太具體的經營主體業務,但我個人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要做國內小有名氣的投資公司,大項目我們還參與不了,小項目也只能由自己扶持著一步一步做大做強,一旦我們發展到某一個規模,務必是要吸納更多行業精英,到了那一天我也希望你們都已經成為行業精英。”
沈懷瑾認認真真的點頭,她還十分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只是現在這個還依靠淘寶利潤來維持的小小公司,真的可以發展成為國內小微企業投資基金的那一天嗎?
但凡跟投資基金掛鉤的金融企業,那在一個城市都算很不錯了。
起碼這個里面的員工走出去的時候,都能光鮮亮麗,且在收入上也遠高于一般的傳統行業。
更不要說那些跟著它最早發展起來的老員工了。
沈懷瑾心有期待,她也同樣付出更多行動。
只希望公司真有發展壯大的那一天。
那她說不定也能將自己父母接到沙城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