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老板好
- 人到三十:從寵女兒再到第一財閥
- 落魄的蛤蟆
- 2130字
- 2025-08-30 09:02:41
翌日。
早早就在酒店起床的彭閔,渾身不得勁。
恨不得在酒店再多睡幾個小時,但仔細想想,好像又不能將成本給睡回來。
就這一晚時間,她居然睡掉一千六。
這可相當于她一個月的工資了,農村小學老師,每個月最多也就兩千多而已。
加上各種各樣的福利,至多也不會超越三千。
指望月入不到三千的老師,能將班里學生教得有多好,這本身也是一件耍流氓的事。
所以,越來越多稍有能力的父母,想盡辦法都會將自己家的孩子送往城里讀書。
彭閔六點不到就去敲小女兒陳思思的門,陳思思來城里之后就習慣了晚睡晚起,不到八九點,她也是睡不醒的。
這回被吵醒,眼神都有些迷迷蒙蒙。
“媽,你怎么這么早就來敲門?”
“房間太貴了,我睡得不踏實。”
彭閔道:“咱們等會去你哥家吃早餐嗎?”
“不用啊。”
陳思思睡眼惺忪道:“樓下就有免費的早餐自助,直接下去吃就好。”
還有這好事?彭閔還不知道。
拉著同樣早起的陳軍一塊去,陳思思本來還想再睡幾個小時的。
一想到父母還沒住過這種高端酒店,也不知道自助早餐這回事,她還是換好衣服,陪同著一塊去了。
五星酒店的早餐,那還是很豐富的,應有盡有,自己拿個盤子去盛就行。
父女三人好不容易等到早上八點,彭閔跟陳軍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自己家兒子公司看看。
“哥的公司要早上九點才開門啦。”陳思思思道。
“不會有員工早到嗎?”彭閔好奇問。
“誰會那么早來公司阿!”
她說沒有,彭閔還是想去看看,結果就真有早到的。
沈懷瑾已經搬進陳長安給她安排的公寓當中,因為離得近,她每天都成了最早開門的那一個。
公司員工也不多,衛生阿姨都沒有單獨請,早上晚上都是各自負責自己的衛生。
沈懷瑾八點二十開門,一直忙到九點,她就能將衛生全部搞完。
陳思思自然是認識她的,剛畢業的大學生,后面找工作磕磕絆絆,還是陳圓圓帶著她來應聘的。
人很勤快,也喜歡主動加班。
她親哥對她印象都很好。
“懷瑾姐,又是你來最早開門。”
“嗯。”沈懷瑾點點頭:“早上睡不著,就想動一動,來得就早了一點。”
她這話說得很有情商,既沒抬高自己,又沒去貶低別的員工。
這大概也是她一來,大家都很喜歡她的原因吧。
陳思思感嘆道:“你可真是太勤快了,我得跟我哥講講,必須讓他加你工資。”
“不要不要。”
沈懷瑾趕忙擺擺手:“我只是因為睡不著而已,又沒別的什么貢獻,而且我工資已經很不錯了,你哥給的福利待遇也很好。”
確實好…她去了那么多家公司應聘,還沒一家公司可以給新實習員工單獨租公寓的。
更沒一個老板說,企業是同員工一塊進步的。
她拿到了自己滿意的薪資,實際又還沒做到特別的能力體現。
她也就只能多做一點自己認為的力所能及小事。
這也是陳長安現在不招太多員工的主要原因,說白了他這還沒成體系,新員工來了之后,很多時候做起事情來還并沒有太具體且清晰的流程標準。
沈懷瑾都還處在看事做事的階段當中。
就這…已經有六七千一個月。
所以她自己還是很滿意的,別看公司小,起碼老板待員工是很好的。
“這姑娘好啊!”
彭閔一瞧沈懷瑾就喜歡上了,漂亮的臉蛋,純凈的眼神,這要是放到她們那個農村去相親,家里門檻都要被踩破。
可惜呀,她那個大侄子陳偉就一直遇不到這樣的好姑娘。
寫字樓里的姑娘,工資再低一般也不會去相親農村工作對象。
除非家里有礦,又或者家里有官那種。
沈懷瑾自己覺得她只是做了能做的一點小事,彭閔跟陳軍卻都認為她是不可多得的好姑娘。
諾大寫字樓,很氣派的一家大公司。
陳長安的辦公室也夠大,落地窗外還能看到朝陽下的大城市。
彭閔嘴上不說,心里還是美滋滋。
兒子有出息了就好啊。
她不管是待在城里還是回到農村,都只會更加受人尊重。
三十歲前,子靠父,三十歲之后,父靠子,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彭閔跟陳軍坐在會客廳沙發當中,又問了一大堆關于公司發展以及業務板塊的事。
別看陳軍掛了一個農村主任頭銜,實際上他那個扶貧辦人都沒兩個。
稍微有點出息又或者有點小背景的,都不可能掛到他那個下面。
大家在村里主任主任的喊,實際也是開開玩笑而已。
遠不如農村村長又或者村書記等,實權在手的地方小吏。
他們鎮因為一些眾所周知卻又不能說的原因,長期處于全縣墊底的發展當中。
外面的老板想要在他們鎮投資,基本干不了一年就要灰溜溜走人。
好不容易來個老板,那還不得逮著他多做一點經濟貢獻嗎?
這種事在很多小地方都有,他們那屬于特別嚴重的。
十幾年過去,國家發展如此快的情況下,全鎮依然沒有一家說得出名字的像樣企業。
不是大企業,而是小企業都沒一家。
可見這個地方發展有多離譜。
鎮上都沒一家像樣企業,更不要說鎮下面的村了。
陳軍也就是掛了個好聽一點的空頭銜,實際權力那是半點都沒有。
手里無權,自然也不會有人去巴結。
只有當大家需要他,又或者想在他身上獲取一點什么東西的時候,說起話來才會特別好聽。
而陳軍這輩子都沒有享受過官場那種眾星捧月,高高在上的感覺。
他也就跟村里貧困戶打交道多一點,上面真有什么扶貧項目分配資金下來,根本輪不到他去管理。
人不管什么年紀,都有一種很深的受尊重需求。
除非是那種長期處在尊重與權力交織當中的人,才會因為自身所處的環境,而對這些東西習以為常。
也就在陳長安還沒來的時候,陳軍包括彭閔起碼都是能在他公司感受到這種氛圍的。
大部分員工見了他倆,也會很尊重的喊上一句“陳叔”。
又或者老板好,這大概就是賺錢的最好意義吧!
讓父母小孩都能體面的因為他們,而受到各方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