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多出一百美金。”
- 重回1980,從旅游業(yè)開始
- 衣錦還鄉(xiāng)啊
- 2313字
- 2025-09-01 11:38:13
“什么三百。”余教授瞥了王建設(shè)一眼,眼神里似乎有一點小小的得意,“李炎報價是一千美金。”
“啊?”
王建設(shè)抓起桌上的毛巾擦汗。
要不是李炎正站在最前排,他真想現(xiàn)在就把李炎給抓下來,問問清楚。
“不行,老余,你趕緊去把他叫下來。”
還不等余教授上去叫人,那位“華夏通”先開口了。
“李先生,一千美金在我的國家,可以買到一幅當(dāng)代畫家的一流畫作。你為我們展示的碑帖作品,雖然是有著一定歷史的石刻拓本,但畢竟不是真跡。何況,你口說無憑,這些摩崖石刻并不可考。”
認(rèn)真聽他說完,李炎微笑著點了點頭。
“我知道,你們當(dāng)中許多人都在質(zhì)疑,為什么這些作品,能夠賣到一千美金。
那么在此之前,我想請你們聽一個故事。一個有關(guān)于這些作品的故事,一個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存在于世的故事。”
聽到這里,余教授的臉上莫名出現(xiàn)了一絲激動。
王建設(shè)還在一邊催促,余教授卻是不耐煩地說了聲:“等等。”
“大約在四十年前,丹市作為本省政府所在地,調(diào)來了一位編審,他姓林,他的工作是專門負(fù)責(zé)搜集、整理本省的石刻。
當(dāng)時,確實有一些歷代的石刻專書,但文獻(xiàn)遺漏太多,而且只錄文字,并沒有存拓本的第一手資料。
林先生接任編審以后,跑遍了以丹桂區(qū)域為主的全省境內(nèi)。
他歷時5載,跋山涉水,踏遍了山巖石壁,甚至不顧危險攀登懸崖,最終,他獲得了珍貴的拓本1800余件,共3000余幀,有我國的唐、宋、元、明、清,直到近代兩千余年的石刻、碑碣、造像、摩崖等方面的第一手資料。
1944年的秋天,由于戰(zhàn)爭白熱化,丹市進(jìn)行了大疏散。
李先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在交通運輸工具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他寧可舍棄身邊的財物,也要千方百計將歷年搜集到的全部石刻拓本,共裝了20大簍,10多擔(dān)子,雇人艱難地挑運到老家保管。
戰(zhàn)爭勝利后,他又將碑刻資料雇人運回丹市,上交給國家,這批珍貴的碑刻資料才得以保存下來。
丹市光復(fù)后,河山依舊,但丹桂山巖石刻,文物古跡,卻數(shù)以百計地毀于炮火。
而林先生的貢獻(xiàn),正是由于他的義舉,使這些珍貴的古老藝術(shù)品能夠在戰(zhàn)亂中保存下來,有的甚至成為了孤本,不可再得。”
李炎說到這里,眼里隱隱閃動著淚花。
他聲情并茂的演講,把人們又帶回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1980年,有許多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的人還存活于世,人們多多少少都還帶有戰(zhàn)爭的記憶,聽完這個故事,即使是外國人都有不小的觸動。
好幾名跟團(tuán)的導(dǎo)游都對李炎另眼相看。
李炎奇怪的是,余教授怎么眼睛里也進(jìn)沙子了,用手背擦著眼淚。
難道自己的演講水平,已經(jīng)到達(dá)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所以,”那位“華夏通”又站出來了,“林先生的意思是,就因為這些作品是孤本,所以才售賣這么昂貴的價格。我承認(rèn),如果你說的是真的,它們確實應(yīng)該售價不菲。但我剛才的問題,你依然沒有回答我。”
李炎問:“sir,你是在問,我說的這些石刻是否真實存在嗎?”
“yes。”“華夏通”點了點頭。
“那我請問你,你來到我的國家,游覽了幾個城市?對這些城市的印象如何呢?”李炎微笑道。
“華夏通”攤了攤手。
“我去過京城,長安,老實說,一些古老的文物遺跡我很喜歡,但至于城市的整體印象,我只能說,貧窮,落后,甚至不如五十年前的米國。”
“其他人呢?”李炎環(huán)視周圍的外賓,“你們也和這位先生的看法一樣嗎?”
外賓們都笑起來,紛紛說著“yes。”
李炎再次面對“華夏通”:“那我再問你,如果造假數(shù)以成千上萬的摩崖石刻,需要多少人力?物力?還有金錢?”李炎直視著他的眼睛。
“在你們眼中,如此貧窮落后的國家,卻需要用大量的金錢去造假數(shù)千件甚至上萬的文物,這可能嗎?何況許多石刻就在市區(qū)的山里,在你們游覽的象王山、伏坡山、奇星山、蘆荻巖里,隨處可見。
而擺在這里的石刻拓本,并沒有售賣的需求,它們只是作為展覽的用途存在。”
“華夏通”與李炎對視著,他沉默了,坐了回去。
“在這些作品里,其中有三幅的真跡已經(jīng)被戰(zhàn)爭銷毀了,所以這三幅拓本,是存世的孤品。”
李炎隨手從這些碑帖里選出三張看的順眼的,一一掛了出來。
人群里頓時爆發(fā)出一陣驚嘆聲。
這三幅碑帖,就像金子一樣在他們的眼里閃閃發(fā)光。
“所以這三幅孤品的售價是一千美金。”
包括“華夏通”在內(nèi),立刻有好幾名外賓躍躍欲試。
李炎絲毫不感到驚訝,他知道,這些老外嘴上貶低華夏,但涉及到歷史文物,就愿意搶著買單了。
他全都不予理會。
只沉著地說:“其余的碑帖,也都是珍貴的文物拓本,我保證,你們是唯一能買到這些碑帖的人。但由于我的國家要求我,珍惜與各國的友誼,善待外國來的客人,所以我會去找船長商議,為各位朋友爭取到八折左右的優(yōu)惠價格。”
“這是我能做到的極限了。”李炎最后表示說。
聽到有折扣,原本沒什么購買意愿的外賓都開始心動了,船艙里爆發(fā)了熱烈的討論聲。
李炎假意走出客艙,去找船長商議,在船舷邊點了一根煙。
這時,王建設(shè)卻追了出來,他抓住李炎的胳膊,壓低聲音說:“李炎,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在幫你賣貨呀。”李炎無辜道。
王建設(shè)氣的都要打嘴瓢了,上下嘴唇一直哆嗦著:“有你這么賣貨的?賣這么高的價格,我看你是在趕客。像你這么干,得罪了外賓不說,別說碑帖,就連待會的紀(jì)念品也賣不出去,報紙上要是再報道我們敲詐勒索,造成惡劣的國際影響,你就等著蹲大牢吧。”
李炎哭笑不得:“王哥,你先別著急,等會你看結(jié)果就知道了。”
“我看什么結(jié)果?我看你奶奶個腿。”
王建設(shè)真急眼了,拉著李炎往船艙里去:“把碑帖都收起來,就說不賣了,好歹挽回一點顏面。”
“李炎,你怎么在這兒呢,趕快回去。”余教授急匆匆跑出來說。
“怎么了?”李炎把煙頭丟掉,跟著他往回走。
“潔茜卡跟我說,她要出一千塊美金買一幅孤本的碑帖。”
“什么?”王建設(shè)緊跟在后邊問,“余教授,你說清楚點。”
三人說話間走到客艙門口。
就聽那位“華夏通”在說:“請你們不要和我爭,這三幅孤本的碑帖我都要了,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多出一百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