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國際友人的購買力
- 重回1980,從旅游業開始
- 衣錦還鄉啊
- 2313字
- 2025-08-31 11:40:31
幾名導游聽說王建設是市外辦的同志,全都跑來找他,七嘴八舌地表達外賓的需求。
他們迫切需要買到這些珍貴的藝術品,帶回國去。
王建設抓著李炎說:“這事是你惹出來的,你負責解決。”
李炎無奈道:“那咱們一起去找船長商量。”
船長堅決搖頭:“不行,沒有主任的批示,我們不能賣這些東西。”
“那你還想不想完成創匯任務了?”李炎忽然問道。
船長猶豫了一下,說:“上頭讓賣的是明信片,毛筆,印章這樣的紀念品,沒說能賣碑帖。”
“可也沒說不能賣,對吧?”
李炎見船長似有所動,就耐心地勸說:“船長,你想想,所有船都在賣毛筆、印章,這些玩意早爛大街了,連街上的小販都在賣,你有什么競爭優勢嗎?再說了,這些碑帖我看過了,全都是復制品,水平也很一般,我看也就是些學生水平。賣了也不可惜。”
其實李炎也不是什么拓本行家,他不過是憑后世的經驗猜測,既然每條船都能拿出來展覽,肯定不是什么好東西,不過是讓外賓看個新鮮。
再說了,五塊錢的學生畫作在市場上賣了兩三千的例子,還少嗎?
“李炎說的這些,我可以證明。”
余教授這時候站出來說道,“我聽我們院校的美術老師提起過,有政府征用一些學生復制的拓本作業,大概三百幅左右,說是用作日常展覽,今天看到的,應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了。”
“這種展覽的碑帖,你們現在有多少?”王建設問船長。
船長答說:“差不多三十幅。以車船隊的數量,跟余教授說的能對上。”
“王哥,這回就要看你的了。”李炎對王建設說,“咱們接待任務的目的,不就是服務外賓,要讓外賓滿意嗎?現在外賓強烈要求買這些學生作業,你同不同意?”
船長聽李炎這么一說,感覺有門,也幫著勸王建設。
“王同志,完成創匯指標,你們科室不也有獎金嗎?咱們倆得互相幫助,你是外賓接待的負責人,這事你能做主。”
王建設拿起腔調:“這事我哪能做主?我連上船的權利都沒有。”
“王同志,你就大人有大量,別跟我一般見識。”
船長知道他還在為上船的事生氣,又指著駕駛艙外邊的過道,那里放著一個魚簍。
“看,這是我們今早上剛撈的梨江魚,新鮮的桂魚,待會我給你們那一桌單獨上,其他外賓的用鯉魚。王同志,你看怎么樣?”
王建設走出去,朝魚簍里看了一眼,笑著說:“這還差不多。”
“那你們準備一幅碑帖賣多少錢?”余教授問。船長征詢地看著王建設。
王建設想了想說:“毛筆賣15塊錢外匯券,碑帖我看,就賣20吧。”
“什么?”李炎在一邊道,“你們這是暴殄天物。雖然碑帖是學生作業,可碑帖上的字可是真跡啊,你們才賣20塊錢,怎么對得起華夏歷史這么璀璨的文化。”
“那你說賣多少?”王建設也被說的猶豫了。
李炎盤算了一下,物價是肯定要抬上去的,否則他將來怎么出來賣貨。
但也不能抬的太高,以免把王建設嚇壞了,對李炎的目的產生懷疑。
“就六百塊吧,外匯券。”
“啊?”
三個人都瞪大了眼睛看著李炎,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
“你們也別急著否定,聽我給你們解釋。”李炎臉色平靜,微笑著說。
“一來,摩崖石刻本身的藝術價值,不用我多說,你們都知道。在國外,華夏的文物在收藏界中一向都是最值錢的,相信你們都聽說過,動不動就拍賣幾百上千萬,還是美金。
咱們這些雖然是碑帖,但好歹也有個文物復制品的標簽,你要是賣的價格過低,不但貶損了文物的價值,外賓還有可能會認為咱們賣的是假貨,反而給祖國抹黑。”
見三人都有些認同,李炎又接著說:“二來,咱們賣東西,不能以咱們國家的平均收入為標準,而是以他們國家的消費水平來計算,不然也不會出現票價是外賓一個價,內賓一個價,咱們得跟著標準走,不能搞特殊。”
“但六百外匯券實在是太高了,我回去也不好交差。再說了,六百真能賣的出去?”王建設還是心里沒底。
“你們這批碑帖走帳了嗎?”李炎暗示道。
那時候監管不嚴,這種灰色地帶很多,船長是個明白人,一聽就說:“展覽的物品,走什么帳,簽個字就行了。”
王建設這時候也聽明白了,他跟船長對視一眼。
最后問:“余教授的意見是?”
“我沒意見,跟他們當年拿走的東西相比,咱們掙這點算什么。”
李炎沒想到余教授這么大義,當下松了口氣。
由王建設和船長在駕駛艙里商量,李炎和余教授走出來,站在船舷邊上抽煙。
雨停了,二樓的甲板傳來一陣興奮的喊叫聲。
原來天邊出現了彩虹。
此時,船正駛入精華路段,梨江上最美的畫面出現了。
雨后的水蒸氣形成了白色的煙霧,在群山之間繚繞,碧綠的江水與云靄纏綿,船行其上,當真是一幅人間仙境。
有外賓穿著背心短褲,就要跳下水去游泳,被導游及時地阻攔了。
李炎聽見潔茜卡的聲音,她和馬修在隨機采訪游客,許多外賓的聲音聽起來都很激動,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美景。
最后,潔茜卡說,丹桂山水是我見過最美的自然風光之一,雜志上的照片與身臨其境比起來,簡直太遜了。
余教授顯然也聽見了,微微笑道:“我就知道,游梨江就沒讓人失望過。”
李炎吹著江面的微風,心情說不出的舒暢。
這時,王建設和船長商量好了,對李炎和余教授說,每幅碑帖按兩百外匯券報上去,至于能賣多少,由李炎負責開價。
另外,每賣出一幅碑帖,扣除上報的二百外匯券,剩下的利潤給李炎和余教授各百分之十的獎金。
“六百賣不出去,就賣三百,四百,我們不會怪你的。”王建設最后說。
李炎粗略估算了一下,心說這兩人夠黑的。
但嘴上依然還是萬分感謝。
“那要是超出六百的部分呢?”李炎又問。
王建設愣了一下:“什么?你能賣超過六百?”
他看傻子一樣看著李炎:“我看四百能賣出去就算不錯了,還超出六百。這樣吧,你要能賣出六百以上,后邊的利潤全都歸你。”
李炎再看余教授,他沒發表意見,算是默認了。
王建設還是有點擔心,囑咐說:“小李,如果按我之前說的,一幅碑帖賣二十塊,估計這一船的外賓都會買,算下來有一千多塊。現在,我們采納了你的意見,能不能把本錢掙回來,就得看你的本事了。”
“我爭取吧。”李炎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