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都是好東西
- 重回1980,從旅游業開始
- 衣錦還鄉啊
- 2370字
- 2025-08-22 12:10:53
李炎欺負王建設沒不懂外語,胡謅說:“我當初有幸跟郝領導在軍馬場學習英語,在那種情況下,也只能學一些零星碎片,沒有系統性地學習過。現在有機會能為咱們市里做貢獻,我肯定想再精進一步。”
王建設笑道:“難怪郝領導的女兒夸你愛學習。”
李炎心里咯噔一下,強迫自己鎮定道:“你們打電話,問過郝領導了?”
“沒有,郝領導那么忙,哪管這些小事。我們李科長是打電話到你的高中,正好郝領導的女兒也在,就順便了解了一下情況。小李,你可千萬別多心,這都是審核的流程,希望你能理解。”
“我肯定理解。”
李炎心里卻嘀咕著,他們到底怎么跟郝向南說的?
自己這么胡謅八扯,以郝向南的性子,該把自己皮給撕了,怎么會幫忙說話呢。
這時,王建設在旁邊又問:“小李,你想在學外語這事上精進,是好事。你有什么外語書嗎?”
李炎心想,這不是瞌睡遇到了枕頭。
忙說:“我手頭沒書,昨天我到新華書店去了,想買本外語書,可硬是沒買著。”
“書店哪里有外語書。”王建設就等著李炎這句話呢,“想要什么書?說吧。以后也別領導領導的,多見外,說不定以后還有合作的機會,叫我王哥就行。”
這年頭市外辦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外語書,王建設也是順水人情。
“王哥,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想要一本1978年版的《漢英詞典》。另外,有沒有什么外文書?不拘什么內容,只要是英文版就行,我自己查字典學習。”
王建設心想,《漢英詞典》他辦公室里就有好幾本,給他一本就是。
倉庫里還有一些外文書和雜志,但王建設看不懂,不了解的內容他可不敢往外傳,倒是有一套BBC的《跟我學》磁帶,上面有中文標簽,他知道是外語教材。
于是問李炎:“你有錄音機沒有?”
李炎手里的外幣應該夠買一臺錄音機,但他回答說:“我可以去借。”
“那行,等接待任務完事以后,你來我辦公室,我給你一本詞典,另外有一套《跟我學》的磁帶,先借給你聽。”
“《跟我學》?這是個好教材。王哥,太感謝了。”
李炎不得不承認西方媒體的遠見。
《Follow Me》(跟我學)是BBC在七十年代播出的一套經典英語教學電視節目,主要面向非英語國家的成人初學者,通過情景劇和互動形式教授基礎英語,共60集,每集約15分鐘。
因其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曾在全球多個國家引進播出,成為許多人的英語啟蒙教材。
莊電視臺在1982年引進并配音播出,加上1981年放開自費留學的政策,立即在全國掀起一股瘋狂學英語的浪潮。
自此,未來的幾十年,西方國家都成為部分國人心中的圣地。
西方語言與思想文化在全球的迅速傳播,《Follow Me》功不可沒。
不過有了這份教材,李炎會英語也就更合理合法了。
“王哥,那日語書呢?有沒有?我還想學點日語。”
華夏和日苯是重要近鄰。1972年9月,兩國簽署發表《聯合聲明》,實現邦交正常化。1978年,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同年,雙方互換批準書,條約正式生效。
李炎記得,丹市也是在1979年10月1日,與日苯本雄市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到了1980年,日苯游客開始有了一個爆發式增長。
這時候他提出學日語,應該不會突兀。
王建設果然笑著說:“小李啊,想不到你還有這種見識。自從跟本雄市建立友好城市,今年到現在,日苯游客就來了八千多人次,導游和翻譯都極度緊缺,好多日語導游和翻譯同志都半年沒休假了。
“不過我們這小地方,日語教材稀少,只有1964年的幾套文字教材,小李,你如果要,我都拿給你。至于口語方面,你只能自己摸索了。”
“王哥,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謝你了,不管什么教材,只要對學習有幫助,我都來者不拒。”
王建設很滿意李炎的態度:“你對外事工作的這份紅心,我會向領導匯報的。”
王建設又特意向交代了李炎采訪時的方針思想,這才是他想要說的重點。
王建設說得彎彎繞繞,李炎自己總結出來,其實就一句話,無論如何不能開罪米國記者。
“王哥,你的話我都記住了。跟米國記者,對祖國有益的我就說,至于其他的,我絕對不會亂說。”
“你是下過鄉的知識青年,是經過歷練的,我跟李科長都信任你。”
王建設最后又問:“接待任務這三天,廠里面沒給你扣工資吧?”
“沒有。”
“這樣,你這三天任務,市外辦這邊還另有補貼,五十塊錢外匯券。”
“這么多,比我月工資還高。”
李炎挺高興,這不跟白撿一樣。
“五十塊錢外匯券不是三天的補貼,是一天的補貼哦,三天一共是一百五十塊錢外匯券。”
王建設耍了一下小調皮,看著李炎露出夸張的驚喜表情,得意地笑了。
他從皮革包里掏出幾塊糖一樣的東西,塞進李炎手里。
“這是酒心巧克力。”
王建設趴在李炎耳朵邊說,“好東西,我今早上在融湖飯店里吃自助餐,從盤子里拿的。”
李炎摸著閃閃發光的糖紙,忍著笑,配合地睜大了眼睛。
“哇塞!這么好的東西,王哥還是帶回去給家里人吃吧。”
“我給我兒子另外帶了。”
王建設拉開皮革包的拉鏈,打開給李炎看,里面除了酒心巧克力,還有幾片用油紙包好的夾肉面包,他掀開油紙的一角。
“沒見過吧?這是三明治,你看它外面一層,是吐司法棍面包,用極其復雜精細的工藝制成,中間還有火腿,說是用什么煙熏的,里邊裹著洋奶油。長這么大,我就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
“哦……”
李炎本來想說,這西式肉夾饃這么熱的天到下午也會餿的,不過他不忍心打消王建設的興奮勁。
“看著確實挺好。”
李炎夸張地張大嘴巴,吃進一顆巧克力。
酒心巧克力里面真有酒,酒味還挺大,巧克力芯是用酒兌的糖水,李炎甚至嚼出了糖粒子。
從市中心往西方向開了半個多小時,前面的皇冠開始減速。
車子到達目的地,一個后世評級為4A級的巖洞公園,蘆荻巖,也是丹市在國際上最有名氣的一個巖洞。
1982年11月,蘆荻巖景區成為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放眼望去,李炎還以為來到了國外的某個景點,目之所及,人山人海都是外國人,除了人數眾多的毆米西方人面孔,還有少量三地同胞、海外僑胞等,剩下數量最多的竟是日苯人。
這些日賁人,雖然跟我們長的一樣,但李炎還是能從他們一塵不染的棉麻服飾、以及嚴肅冷漠的表情中一眼就分辨出來。
公園管理楊主任早早就等在了公園大門口,迎接王建設和米國記者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