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前世的老丈人
- 重生1984,我在首都收四合院
- 海上驚雷
- 2194字
- 2025-08-16 08:30:00
“既然是公家的事,那就好辦了,不過你去和人家談談,價格能不能提一提?”
“人家說了,能提,但不是現在。”
“他們賣多少錢?”
“兩塊一斤。”
劉多邦倒吸了一口涼氣。
劉必軍不滿的說道:“那他憑啥只給咱四毛錢?太不地道了。”
治保委員劉世文說道:“就是,水產公司收咱們的帶魚,就不賺差價。”
“世文哥,人家也可以給前合村,也可以給上營和下營。”
“額……”
如今,小雜魚市場屬于買方市場,小雜魚產量大,賣不上價,其他村要是看到能賣到三毛五,估計能高興壞了。
最主要的是小雜魚好捕撈,有時候遇到魚群,一網子下去就是百十斤,不像帶魚,只能用釣的方式,效率太低。
“人家說了,現在只要黃花魚,過段時間,也要青皮啊之類小雜魚。”
“當真?”
“反正人家是這么說的。”
劉多倉四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
“必軍,滿酒。”
劉世廷趕緊接過來,說道:“必軍,我來倒酒。”
劉必軍雖然輩分小一輩,但是年齡比劉世廷大二十多歲,所以順勢就把酒瓶子給了劉世廷。
“邦哥,你給咱們村找了個好產業啊。”
劉多邦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只能唯唯諾諾的點頭。
可以說,皆大歡喜。
四個村干部一直喝到晚上九點鐘,才各自回家。
臨出門之前,劉多倉說道:“那就按照咱們商議的,明天我送五百斤過來,一手錢一手貨,等再需要了,提前跟我說。”
“多倉叔,那就麻煩您老掌舵了哈,還有,其實俺家的收購價是三毛六。”
劉多倉很高興,這孩子怎么忽然開竅了呢?
五百斤,一斤賺一分錢,那也是五塊錢啊,一個月來四五次,就比城里的學徒工工資高了。
“叔,那介紹信……”
“走,跟我回家去拿。”
劉多倉投桃報李,直接開了十張空白介紹信。
劉世廷需要什么,直接往上填內容即可。
第二天一大早,劉多邦去劉必軍家借來了騾子和地排車。
爺倆裝了五百斤豆豉魚,頂著月光,向市里趕去。
三官莊正好位于昌密縣和嶸烏市之間,距離市區大概三十公里,比去縣里遠了十公里左右。
爺倆趕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市里。
市副食品公司還沒上班。
84年,已經有了私營的早餐攤,但是價格比國營飯店貴不少。
像同樣大小的肉包子,縣一中食堂賣一毛二,可是市里的私營早餐攤要賣一毛六。
“爹,吃包子。”
劉多邦看著兒子拿著十個大包子,心疼的不行。
“一塊多錢呢,浪費。”
“爹,吃吧,咱家不是賺錢了嗎?”
“賺錢了也不能這么花,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錢賺的再多,也要算計著花。”
“爹,俺知道了。”,劉世廷開始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包子。
劉多邦吃了兩個就說吃飽了。
而劉世廷吃了五個。
爺倆正在喝水,聽到有人喊道:“老板,來倆包子,一碗稀飯。”
劉世廷覺得這聲音很熟悉,抬頭一看,差點笑了出來。
前世的老丈人高玉財,頭上帶著鴨舌帽,穿著城里干部才穿的的確涼襯衫,腳踩千層底布鞋,手里提著人造革皮包。
“高老板,有日子沒見你了,最近忙什么呢?”
“剛從首都回來。”
“你去首都了?”
“對,有個領導要見我,聽我匯報工作,這不,我就抓緊去了一趟。”
高玉財是個人才。
大鍋飯時代,就不好好干活,不是賣耗子藥,就是走街串巷賣針頭線腦。
公社抓住他了好幾次,可人家就是不怕,抓住我更好,公社還得管飯。
包產到戶后,高玉財感覺迎來了春天。
后來翁婿喝酒吹牛的時候,高玉財還在宣傳他的光輝事跡。
最經典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蘇聯在哪,就敢跟著一群人勇闖蘇聯,還真讓他賺了不少錢。
那時候高秀榮已經參加工作了,家里境況好了不少。
但后來高玉財又被人騙光了,這是后話。
劉世廷問道:“你是柳埠鎮前合村高玉財高老板吧?”
高玉財正在吞咽肉包子,聞言看了劉世廷一眼,“你認識我?”
“我和高秀榮是同學。”
高玉財一聽竟然是學生,立刻失去了興趣,沒再搭理他。
主要是他也不知道閨女在哪讀書。
高玉財三兩口吃完了包子,說了句記賬,便離開了早餐攤。
“高老板,下次得結賬了哈。”
“少不了你的,我是欠錢的人嗎?不會少你這仨瓜倆棗的。”
看著高玉財的背影,劉世廷搖頭笑了會。
劉世廷又買了二十個包子,爺倆才趕著驢車去了市副食品公司。
“爹,你在這等會哈,我進去找他們的經理聊聊。”
劉多邦有點緊張。
這么大的衙門,是咱莊戶人家能進的嗎?
“老大,行不行啊,要不還是算了,縣里的量就不小,夠咱家吃喝了。”
“爹,來都來了,咱試一試,你在門口等我會哈。”
市副食品公司的副經理梁永峰五十歲左右,和田建康的關系極好。
劉世廷說明了來意后,梁永峰才笑道:“就是你給李維國供應的豆豉魚?”
“是的,我田叔叔說他不能吃獨食,就讓我給梁經理送一批過來。”
“小伙子挺會說話啊。”
劉世廷把本來要求梁永峰的話,說成了給人家送溫暖了。
“梁經理,您嘗嘗味道。”
梁永峰拿了塊送進嘴巴,細細咀嚼了會。
“味道不如粵海的好,主要是豆豉不行,咱們本地豆豉適合做咸菜,但不適合做豆豉魚。”
“您是行家。”
“但也算突破了咱們市的空白,能讓大家吃上南方的美食,也不錯,不過我們市公司需要的量不小,你們村能供應的上嗎?”
“每天大概需要多少?”
“我們計算了一下,一天兩千斤。”
劉世廷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天兩千斤?
類似父母也搞不出來啊。
“梁經理,您幫我們解決一下食用油和豆豉,這個任務我們村接了。”
“沒問題,但價格要隨行就市,比老百姓的價格高百分之十。”
“沒問題,這次我帶來了五百多斤,明天我送一千五百斤過來,以后每天兩千斤,但我們村才啟動這項產業,不敢賒賬,所以……”
劉世廷為難的看著梁永峰。
梁永峰考慮了一下,說道:“五月份現款現貨,進入六月份,每月二十五號結賬。”
“感謝梁經理對我們村的支持。”
“哈哈,走,我帶你去辦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