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面團團
- 大唐:咸魚老六的心聲被偷聽了
- 天山寒鴉
- 2162字
- 2025-08-15 00:31:41
李恪走進了立政殿之后,就看到正在批閱折子的李世民。
他連忙上前行了一禮。
“父親,我剛從姨娘那里回來了,特來向您回報!”
正在批閱折子的李世民頭也不抬的說道:“你先坐吧,等我把這幾份奏抄批閱完。”
“是!”
李恪應了一聲,然后走到一旁跪坐下來。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終于放下了手里的筆,然后抬頭看向他。
“楊妃她能不能聽到六郎的心聲?”
“回父親,不能!”
李恪朝著李世民一拱手,臉上滿是認真。
“以我對姨娘的了解,如果她能夠聽到六郎的心聲,她不可能無動于衷的。”
“哦?”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趣,“老六那小子在心里編排楊妃了?”
“是的!”
李恪點了點頭,認真的表情中又多了幾分無奈。
“他在心里說姨娘只是區區一個后宮小透明,還說等我被那人誣陷弄死之后,看她怎么辦。”
“嚯,他真是這么說的?”李世民好奇的問道:“那楊妃的反應呢?”
“姨娘全無反應!”李恪認真的說道:“就連一點不滿的情緒都沒有,此時兒臣敢用性命作保!”
“嗯,我相信你!”
李世民再次點了點頭,臉上多了幾分自得的笑容。
“看來想要聽到老六的心聲,必須得有朕的血脈才行,由此可見,朕才是天命所歸!”
李恪連忙拱手道:“父親不僅是天命所歸,還是眾望所歸!”
“哈哈哈哈!”
聽到李恪這話,李世民頓時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就擺了擺手。
“好了,這種奉承之語以后就不用說了,我不愛聽,你還是說說老六的事吧,他都跟你說了些什么?”
“他讓我收斂著點。”
李恪頓時露出了一臉的苦笑。
“他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還說我和他擁有前朝血脈,再努力也沒有用,只會引人忌憚。
所以他讓我跟他好好學,只要能夠學成,遲早都能夠被貶為庶人。”
“老六這逆子,盡會胡說八道!”
李世民頓時被氣得吹胡子瞪眼。
“擁有前朝血脈怎么了,你們可是我的兒子,這朝中上下有誰會忌憚你們?
老六這小子就是自己不學好,還想拖你下水呢,你可不能跟他學啊!”
李恪連忙躬身行禮:“是,父親,兒臣知道了!”
關于聽到太子可能被廢的事,他選擇了隱瞞。
不是因為他心中有鬼,而是這事關系太大了!
要知道,不管在哪朝哪代,廢除儲君都是大忌。
凡是出現,都代表著出現了影響巨大、牽扯極廣的大事件。
這種事上一次出現,還是十三年前的玄武門之變。
所以李恪深知,這就是李世民心中最敏感的那條紅線,一旦觸碰,后果將會非常嚴重。
與其說出來引他猜疑,倒不如干脆不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世民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是擔心他會跟李愔學壞。
于是又囑咐了一句。
“你是最像我的兒子,要懂得時時自勉,日日長進,千萬不能像老六那個逆子一樣,讓皇室蒙羞。”
“是!”
李恪當即一臉認真的朝著李世民行了一禮。
“父親的教誨,兒臣一定謹記在心,絕不敢忘!”
“嗯,如此就好!”
李世民點了點頭,表情也輕松了不少。
“我是相信你的,因為你從來都沒有讓我失望過,對了,弄清楚是誰想要誣陷你了嗎?”
“這……”
李恪頓時露出了一絲遲疑之色。
“聽是聽到了,但是這個人的名字有些怪……”
“哦?”李世民再次來了興趣,“怎么個怪法,說來聽聽。”
“六郎說這個人叫面團團。”
“哈哈哈哈!”李世民頓時就樂了,“哪有人叫這種名字的!”
“是啊!”李恪苦笑道:“我想了很久,也沒想到有這么一個人,與其說是名字,倒不如說是綽號。”
“綽號么?”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
“嗯,這倒是有可能,不過這面團團……面團團……”
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頓時面色一變,臉上的笑容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凝重。
看到這一幕,李恪忍不住問道:“父親,莫非你已經知道此人的身份了?他……”
“好了!”
李世民抬手打斷了李恪的話,然后朝著他擺了擺手。
“此事你不用管了,我心里已經有數了,你先回去吧!”
“是,兒臣告退!”
李恪朝著李世民行了一禮,然后退出了立政殿。
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李世民微微瞇起了眼睛。
“輔機,沒想到居然是你,可是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李恪不知道“面團團”是誰,但是李世民卻是知道的。
這源于一年多以前的一次宴會。
當時很多大臣都在,其中就包括大書法家歐陽詢和長孫無忌。
因為李世民在場,所以一開始大家還有些放不開。
但是酒過三巡之后,大家都放開了,開始相互調侃和打趣。
那時候長孫無忌給歐陽詢寫了一首詩——
【聳膊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角上,畫此一獼猴?】
歐陽詢本來長得就不好看,再加上人又長得瘦,所以就被長孫無忌給嘲諷了。
這首詩一出,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在內都笑了。
但歐陽詢也不是吃虧的人,于是也寫了一首詩反諷長孫無忌——
【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
你不是嘲笑我瘦的像猴嗎?那我就嘲笑你胖得像面團。
歐陽詢這首詩一出,在場的眾人又笑了。
李世民覺得有趣,所以印象也很深。
如今李恪再次提到“面團團”,他很快就想了起來,并鎖定長孫無忌這個目標。
當然,他之所以這么確定,也不僅僅是因為歐陽詢的一首打趣的詩。
還因為長孫無忌的權勢。
要知道,李恪怎么說也是皇子。
雖然是庶出的,但也不是誰都有能力動的,更別說通過誣陷來給他定罪。
有這個能力的人,整個大唐也沒幾個。
而長孫無忌恰恰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也是李世民最想不明白的地方。
因為在他看來,長孫無忌和李恪根本沒有什么交集,更別說矛盾了,根本沒有這樣做的理由。
但是李愔的心聲肯定是不會錯的,這一點他還是能夠確定的。
畢竟誰沒事會自己騙自己玩呢?
李世民想了好久都沒想明白,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
“唉,算了,只能明天再去找老六試探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