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仙門飛鴻
- 伏波仙族:從獻祭寶魚開始
- 一葉青槐
- 2866字
- 2025-08-13 15:28:41
白沙灣的日子,在靈藻池的微光與海風的咸腥中流淌。
陳昀得了“避水訣”玉簡,如同得了至寶,每日除了打理船隊事務、研讀海圖,便是將自己關在書房后院臨池的水榭之中,廢寢忘食地以神念溝通玉簡,體悟那玄奧的水行符文。
指尖偶爾能引動池水泛起不尋常的漣漪,已是極大的進展。
陳家船隊探索迷魂渦外圍、成功帶回“沉船木”的消息,終究沒能完全封鎖。
白沙灣內外暗流涌動,窺探的目光如同潛藏的礁石,愈發密集。
伏波令高懸門楣,靈光依舊,震懾著明面上的豺狼,卻難阻陰影中的蛇蟲鼠蟻。
陳觀海對此心知肚明,面上不動聲色,只令陳昀加緊訓練船隊人手,同時暗中增派可靠家丁巡視宅院外圍。
這一日午后,陳觀海正在書房翻閱一本關于東海古沉船軼聞的殘卷。
窗外,靈藻池水波光瀲滟,幾只受靈機滋養的雀鳥在池邊花木間跳躍鳴叫,生機盎然。
突然!
天空中傳來一聲清越悠長的唳鳴,穿云裂石!
陳觀海心中一動,擱下書卷,推窗望去。
只見碧空如洗,一道青影如同離弦之箭,自云端俯沖而下!
其速快逾奔馬,轉眼已至陳家大宅上空。
那竟是一只神駿非凡的青色大鳥!
翼展近丈,通體羽毛如同上好的青玉雕琢而成,在陽光下流轉著溫潤光澤。
鳥喙尖銳如鉤,眼神銳利如電,顧盼間自有一股凜然不可侵犯的靈禽威儀。
青鳥盤旋一圈,精準地降落在陳家前院寬敞的青石地面上,落地無聲,姿態優雅。
它歪了歪頭,銳利的目光掃過聞聲趕來的仆役,帶著一絲俯瞰凡塵的傲然。
“是伏波仙宗的青翎信使!”有見識的老仆低聲驚呼,連忙示意眾人噤聲,不敢驚擾。
青鳥背上并無騎乘者。
只見它抬起一只覆蓋著細密青玉般羽毛的爪子,爪中赫然抓著一個用淡藍色絲絳捆扎的、約莫尺許長的玉盒。
玉盒材質普通,卻打磨得光潔溫潤,上面隱隱有淡藍色的水波紋路流轉,散發著微弱的靈力波動。
陳觀海已快步來到前院。他對著青鳥微微拱手:“仙使遠來辛苦。”
青鳥靈性十足,似乎認得陳觀海氣息,又或是伏波令的指引。
它低鳴一聲,聲音清脆,帶著一絲催促的意味,隨即將爪中的玉盒輕輕拋向陳觀海。
陳觀海穩穩接住。
入手微涼,玉盒上的水波紋路似乎與他手中的伏波令產生了一絲微弱的共鳴。
青鳥任務完成,再無停留之意。
它展開華麗的青玉羽翼,輕輕一振,卷起一陣清風,身形已沖天而起,化作天際一點青芒,轉瞬消失在云海之中,只留下幾聲悠遠的清唳回蕩。
陳觀海握著玉盒,轉身回到書房,屏退左右。
他指尖拂過玉盒上流轉的淡藍水紋,那紋路如同活物般微微一亮,盒蓋應聲而開。
盒內并無他物,唯有一枚折疊整齊、散發著淡淡檀香氣息的素色紙箋。
紙箋質地堅韌,觸手生溫,顯然非凡品。
陳觀海取出紙箋,緩緩展開。映入眼簾的,是陳驍那熟悉的字跡。
“父親大人膝下敬稟:”
開篇是慣例的問候與報平安。
字里行間,陳驍的思念與牽掛雖竭力克制,卻依舊透過紙背傳來。
接著,信箋詳細了許多:
“兒已抵伏波仙宗,蒙柳玄云仙師引薦,拜入外門‘巡海堂’趙執事門下,正式錄為外門弟子。宗門坐落于萬頃碧波之上,仙島星羅棋布,浩瀚無垠。瓊樓玉宇,鱗次櫛比,靈禽異獸,往來飛騰,氣象萬千,遠非凡塵可比。”
然而,仙門氣象之下,是赤裸裸的競爭法則:
“然宗門弟子,如過江之鯽,何止萬千。外門之地,尤為激烈。境界劃分,首重根基,分引氣、凝元、筑基三大境。引氣乃引天地靈氣入體,淬煉肉身,溫養經脈,乃仙道之始。凝元則是凝聚靈力化為液態真元,實力暴漲。至于筑基,乃筑大道之基,超凡脫俗,方為真正仙門中人。”
談及自身,陳驍的語氣帶著一絲銳氣:
“兒賴父親所賜根基,入宗測試時,‘莽牛勁’所鑄之體魄氣血,遠超同儕,引氣入體尤為順暢。得趙執事些許青睞,謂兒根基扎實,潛力不俗。入宗月余,已穩固引氣初期之境,正全力沖擊引氣中期。宗門傳下基礎《引氣訣》,兒日夜勤修不輟,不敢有絲毫懈怠。”
但緊隨其后的,便是現實的窘迫與對資源的渴望:
“然仙路艱難,首重‘法侶財地’。宗門雖傳法,然一切資源,皆需‘功勛’換取。功勛來源有二:其一,接取宗門任務,或巡海緝盜,或探索險地,或打理靈田藥圃,皆耗時費力,兇險莫測;其二,宗門小比,每季一次,排名前列者可得豐厚功勛賞賜。兒初入宗門,根基尚淺,接取任務艱難,小比更無望名次。眼下每月僅得宗門配發劣質‘聚氣散’三枚,藥力駁雜,杯水車薪,難助修煉之萬一……”
信箋在此處墨跡稍頓,字跡更加凝重:
“趙執事明言,引氣境乃打根基之關鍵,若資源匱乏,進境遲緩,根基有瑕,恐誤終身道途。兒深知父親非常人,昔日兒脫胎換骨之機緣,猶在眼前。不知家中……是否尚存奇珍異寶?若有機緣,或可于宗門‘萬寶閣’兌換功勛,換取上好丹藥、輔助靈物,解兒燃眉之急。縱只些許,亦是雪中送炭,兒感激不盡!”
最后是問候家人,落款“不肖兒陳驍頓首再拜”。
陳觀海放下信箋,書房內一片沉寂。只有窗外靈藻池水波蕩漾的輕響。
他臉上并無太多意外,深邃的眼眸中翻涌著復雜的情緒。
欣慰于長子的成長與坦誠,了然于仙門世界的殘酷法則,更有一絲為人父的心疼。
“仙門不易……資源,果真是根本。”陳觀海低聲自語。
信中陳驍的處境,他早已預料。
伏波仙宗這等龐然大物,弟子無數,資源分配必是優中選優。
陳驍天賦再佳,初入宗門,無根無基,想要脫穎而出獲得資源傾斜,談何容易?
他那扎實根基是優勢,卻也是負擔。
意味著他需要更多、更精純的資源才能維持高速的進境,否則便會如明珠蒙塵,甚至根基受損。
那劣質“聚氣散”,恐怕連心田仙樹逸散的一絲靈機都比不上。
陳驍所求,是生存,更是未來!
陳觀海提起筆,鋪開一張同樣的素色信箋,此乃仙門信箋,可隨青鳥飛回。
墨錠是特制的,帶著淡淡松香。
他落筆沉穩,字跡蒼勁,帶著一種山岳般的厚重。
“驍兒吾兒:”
“來信已閱,字字皆悉。聞汝平安,且根基穩固,進境頗速,甚慰吾心。仙門氣象,非凡俗可比,然競爭之烈,亦在意料之中。汝能得執事些許青睞,足見昔日根基未負。當戒驕戒躁,潛心修煉,打磨根基為第一要務,切勿因一時資源短缺而心生懈怠,乃至行險。”
談及家中境況。
“家中一切安好,勿念。伏波令高懸門楣,宵小懾服,不敢犯境。汝弟昀兒,已掌船隊,探索海域,頗有膽色,亦有收獲。陳家海路,初具雛形。”
對于陳驍最關心的資源問題,陳觀海并未直接回答有無,而是給予承諾并指明方向。
“汝之所求,為父深知。資源乃仙道基石,不可或缺。家中正傾力于深海,尋覓奇珍。若有斬獲,必傾力助你!汝在仙門,需留意宗門常需之物。何種靈藥、何種礦石、何種深海異獸材料?凡宗門任務常需、或煉器煉丹常用之材,皆可留心探聽,詳列于后信之中。知其所求,吾等方知所尋,事半功倍!”
最后是勉勵與叮囑:
“仙路漫漫,道阻且長。堅守本心,勇猛精進。家中乃汝后盾,海闊天空,自有資源。待汝他日功成,亦可反哺家族,共攀大道。望吾兒珍重,勤修不輟。”
落款“父觀海手書”。
墨跡干透。陳觀海將回信仔細折好,重新放入那只淡藍色玉盒中,蓋好盒蓋。
他走到院中,對著天空發出一聲清越長嘯。
嘯聲穿云,蘊含一絲微弱的靈力波動。
不多時,天際那點青芒再次出現。
青翎信使盤旋落下,叼起玉盒,對著陳觀海低鳴一聲,算是告別,隨即振翅高飛,再次消失在云天之間。
陳觀海站在院中,負手遙望青鳥消失的方向,海風吹動他額前的發絲,眼眸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