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在惡的盡頭
- 剛雪印
- 920字
- 2025-08-12 16:56:39
楔子一
村里的孩子上學,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是孩子能夠擺脫祖祖輩輩身上農民的標簽。能夠讀高中,考上大學,當然最好,比較實際的是到城里讀個中專、職高或者技校,家里人也都歡天喜地。起碼戶口簿從農業變成非農業,以后畢業了,除了找對象,其余的國家都包分配。
姜茵比較幸運,中考那年有個師范特招班,5年制,發大專文憑,畢業后分配到市里小學當老師。女孩子,到城里當老師,前途一片光明。姜茵鉚足勁復習,中考時超常發揮,最終如愿以償踏入師專的校門,這也讓她成為家里人的驕傲。
村子屬于城市近郊,從村里到市中心僅僅30多公里的路程。進市里可以乘坐城郊專線長途客車或者私營小巴車,但這些線路的終點站都只設在市區邊緣,如果要到市中心地帶,還是坐火車比較方便。
姜茵每次返校,父親都會騎著摩托車送她到鎮上坐火車。印象中,那輛“嘉陵70”摩托車,父親騎了好多年,墨綠色的,車身總是擦得干干凈凈的。姜茵坐在后座上,除了顛簸,耳朵里也一直嗡嗡作響,父親說是摩托車的排氣筒壞了,等找時間換個新的。話是這么說,但很長時間了,也沒見父親真的換,姜茵知道父親是舍不得花那份錢。
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性子樸實,少言寡語。每次都會幫姜茵把車票買好,塞到她手里,然后默默陪著她等火車進站。許多次,姜茵都想跟父親說自己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都能處理好,不需要他擔心,但話到嘴邊,卻又不忍開口。
父女倆站在月臺上都不說話,氣氛稍微有些尷尬。姜茵望了望遠處黑壓壓的天,又抬腕看看手上的表,還有5分鐘,火車便會進站。“爸,你回去吧,這天看著越來越陰了,估計雨很快就要下了,你也沒穿雨衣,別淋感冒了。”
“嗯。”父親微微應了聲,但雙腳并沒有動,“你媽把傘放你包里了?”
“放了。”姜茵知道父親的脾氣,不再催促他離開,沒話找話地說,“你讓我哥別亂跑,告訴他表現好的話,下周末回來我給他帶‘磨嘰(紅豆餡的涼糕)’吃。”
父親點點頭,兩人又陷入無話境地,好在沒多大會兒,火車進站了。由于是區間站,火車停靠的時間很短,姜茵麻利地上了車,回頭沖父親揮揮手,父親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回應。車門隨即關閉,火車緩緩啟動,逐步加速,漸漸從父親的視線中遠去,直至徹底消失。父女倆的緣分,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沒有任何預兆。
那是1996年10月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