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的陽光斜斜地灑在寢室的窗臺上,陳宇盤腿坐在床鋪上,閉目凝神。面前的虛擬光屏流動著淡藍數據流,經過半個多月的詩詞特訓,積分欄里跳動的“3580“這個數字讓他掌心微微發汗。指尖懸停在標注著“全科目精通學習技能“的金色圖標上時,系統忽然彈出猩紅警示框:
【消耗3000積分兌換本技能后,宿主各項身體機能將陷入48小時紊亂狀態,是否繼續?】
樓道上傳來早讀生們紛沓的腳步聲,陳宇透過窗簾縫隙望向校園主樓。林詩瑤此刻應該正在四樓文學社整理古籍,她鬢角別著的銀杏發卡總是被晨露染得晶亮。想到決賽時那些老教授們審視的目光,陳宇咬住牙關點擊確認鍵。
海嘯般的知識洪流突然撞進意識。物理公式變成金色鎖鏈纏繞視網膜,化學元素周期表像活過來的俄羅斯方塊在顱內重組;當他看向墻壁時,潮濕霉斑竟自動生成三次函數曲線。打翻的保溫杯在地面畫著漸開線滾遠,水珠飛濺的軌跡仿佛慢鏡頭下的分形圖案。
“砰!“
后背撞在鐵架床柱上,陳宇感覺太陽穴有千萬只螞蟻在啃噬神經突觸。摸到枕邊手機時,鎖屏上跳動著“7:05“與“星期三“的訊息都扭曲成了古代楔形文字。他踉蹌著沖向洗漱間,冰涼的自來水拍在臉上時,竟從水珠折射里看到笛卡爾坐標系投影。
這種詭異的認知融合持續了整個上午。直到第三節課間,當歷史老師用粉筆勾畫青銅器紋樣時,那些饕餮紋突然化作動態拓撲模型。陳宇猛然頓悟——那其實是古人對宇宙螺旋結構的原始認知具象化,握著鋼筆的右手開始不受控制地在課本空白處推導數論公式。
“陳宇!“
班主任敲擊講臺的聲音讓他驚醒,面前已然寫滿了十三種青銅器鑄造的數學建模。林詩瑤回頭時驚鴻一瞥的眼神,讓他慌忙用衣袖遮住那些發燙的公式。
周五的模擬考在臺風過境的日子來臨。陳宇坐在靠窗的位置,監考老師發卷的窸窣聲與窗外榕樹枝搖晃的沙沙聲形成獨特韻律。當數學卷翻到最后一題,題目中關于摩天輪艙位的運動軌跡描述,在他眼中自動拆解成傅里葉變換圖示。
鋼筆尖在草稿紙上飛掠,墨水滲透紙背的痕跡宛如躍動的五線譜。當其他考生還在為解析幾何題抓耳撓腮時,陳宇已經通過向量矩陣推導出十七種解法。他的余光瞥見斜前方的林詩瑤正咬著筆桿沉思,馬尾辮上沾著的玉蘭花瓣隨思考的頻率輕輕顫動。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四十分鐘,陳宇站起身交卷。皮鞋敲擊大理石地面的清脆聲響中,后排傳來此起彼伏的抽氣聲。經過林詩瑤座位時,她試卷上某道概率題的錯誤解題步驟像代碼錯誤般刺目,陳宇本能地張口欲言,又在監考老師警告的眼神里咽回提示。
放榜當天,空氣里浮動著紫藤花的甜膩。公告欄前攢動的人頭突然靜止,不知是誰發出倒吸氣聲:“陳宇!年級第九!“這個平日里穩居二百名開外的名字,此刻像彗星般懸掛在光榮榜頂端,與林詩瑤的第三名僅隔六分之差。
“肯定是作弊吧?“理科重點班的眼鏡男生用力推了推鏡框,“上次他物理還考四十分呢。“
“但聽說監控沒拍到異常。“扎著丸子頭的女生翻動手機群聊記錄,“監考組長在教師群發了三遍他提前交卷的監控視頻。“
風卷起散落的櫻花瓣拂過陳宇的衣領,他站在人群外圍,聽到教務處主任正對著電話解釋:“我們核查了所有環節,這個學生的答題思路比標準答案更精妙......“
林詩瑤抱著競賽資料從圖書館歸來時,正撞見陳宇被數學教研組圍在走廊。地中海發型的老教授激動地揮舞著他的試卷:“你最后那道拓補學擴展題的解法,參考了龐加萊猜想對吧?“周圍端著飯盒的同學們駐足竊語,他們看不懂那些勾畫的公式,卻被教授漲紅的臉所震撼。
夕陽將走廊染成蜜色時,陳宇終于脫身。轉過樓梯拐角,發現林詩瑤捧著熱奶茶倚在欄桿處,校服裙擺被晚風撩起漣漪。“原來陳同學還是數學天才呢。“她遞過奶茶時,杯壁凝結的水珠折射著狡黠的光,“不如我們做個交易?你幫我完善《九章算術》的韻律解析,我給你看王陽明心學手札真跡?“
暮色中,陳宇注意到她耳垂泛著淡淡紅暈。遠處傳來晚自習鈴聲,而教學樓主樓外墻爬山虎的新芽正在瘋狂生長,如同那些悄然滋長的情愫與野心。當林詩瑤轉身時,陳宇突然看清她筆記本扉頁夾著的書簽,正是上周自己順手用草稿紙折的蝴蝶——那上面還殘留著他推導黎曼猜想的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