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傳統磷肥生產流程及后續升級方向
- 1991,從化肥廠開始
- 深秀
- 2497字
- 2025-08-09 17:00:00
酒過三巡,大家伙便不再拘謹,話匣子很快打開了。
車間主任兼技術骨干的聶建國,于是便問秦樂:
“秦總,話說咱這白云化肥廠都是些老設備,生產工藝落后,您接手以后,打算怎樣改進呢?”
這的確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關系到化肥廠今后的發展方向。
因此此話一出,眾人也是紛紛停下了筷子,目光匯聚到了秦樂這邊。
正在啃肘子的秦樂,忙把手里的大骨頭放下,喝了口啤酒涮涮嘴。
“問得好啊聶大哥!
本來我是打算明天開個會,專門說說廠子今后的發展問題。
不過你既然問了,那我就先簡單說一下吧。”
“首先呢,咱們白云化肥廠,目前是有兩條化肥生產線,一條生產磷肥,一條生產鉀肥。
但是正如你說的一樣,這兩條生產線其實都有些落后了,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符合現在的市場需求,并且生產成本也比同行更高。”
“我就拿其中的磷肥生產線來舉例……”
白云化肥廠現在生產的磷肥,都是粉末狀磷肥。
這是傳統工藝,在這個年代很普遍,主要包含六步工藝流程:磷礦粉碎、酸化反應、熟化、粉碎、篩選、包裝。
(以下為工藝流程,不感興趣可以跳過)
第一步磷礦粉碎——
就是把運來的原料,送入粉碎機打碎成小顆粒,以便后續的化學反應快速進行。
這一步通常需要把原材料磨細成0.2mm左右的大小,采用的機器一般有球磨機、雷蒙磨等。
第二步酸化反應——
把上一步加工得到的磷礦粉放入反應池中,與高濃度的硫酸進行化學反應,同時將溫度控制在100至120度,得到糊狀的過磷酸鈣料漿。
問:為什么不直接把磨成粉的磷礦當成肥料?
答:自然界中的磷礦主要是“磷酸鈣”和“氟磷灰石”等,這些形式的磷化合物幾乎不溶于水,難以被植物根系吸收。
第三步熟化——
在上一步得到的糊狀過磷酸鈣料漿,還需要進一步充分反應,才能得到純度較高的過磷酸鈣。
但由于充分反應的過程耗時較長,因此需要將這些料漿轉移到專門的倉庫中,進行所謂的“熟化”。
這一步耗時一到兩周,期間需要定時翻動料漿,以使反應充分。
第四步干燥——
這一步就比較好理解了,就是將充分熟化后的料漿投入干燥機,以排除多余的水分。
但需要注意控制溫度在120度以下,以防止過磷酸鈣(Ca(H?PO?)?)分解。
第五步篩分——
熟化和干燥都完成后,接下來只需要將結塊的過磷酸鈣再次粉碎成0.1毫米左右的粉末,就算得到最終產品了。
第六步包裝——
最終產品質檢合格后,打包成一袋一袋的化肥,存入倉庫或直接運往經銷商。
秦樂說道:“以上就是過去我們白云化肥廠,生產粉末狀磷肥的全部流程。”
他說得有些口干了,便停了下來,又喝了口啤酒。
這時李廠長好奇地問道:“對啊,小秦,難道這套流程有什么問題嗎?為什么我以前生產的化肥總是不好賣呢?”
聶建國等人也好奇地看著秦樂,道:“秦總,你一定是覺得這條生產線哪里有不妥的地方吧,趕緊說說。”
秦樂把杯子放下,搖了搖頭:
“其實吧,這套磷肥的生產流程,本身的問題倒不大,雖然有一些細節的地方可以改進,但都不是化肥賣不出去的根本原因。”
“那根本原因是什么?”老李追問道,眼珠子里滿是疑惑之色。
畢竟,作為一個經營化肥廠十年,卻幾乎一直虧本的老廠長,他雖然把這項‘負資產’脫手給了秦樂,但依然很想搞清楚,自己以前到底是哪里做錯了,導致生意虧本兒?
秦樂看了看老李,接著視線又掃視了在場所有人一眼,然后微笑著說道:“其實啊,問題出在粉末狀磷肥本身!”
此話一出,眾人更加不解,眼神都不由得一滯。
這粉末狀磷肥幾乎所有的農民都在用,能有什么問題?
秦樂也不賣關子,接著道:
“粉末狀磷肥的優勢是生產工藝簡單,水溶性強,施肥的效果見效快,價格也低,因此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這一點,大家作為化肥廠老員工,應該都知道。”
“但是正因為粉末狀磷肥生產簡單,投資成本低,再加上咱們魯東省又是全國的農業大省,化肥消耗量巨大,導致這幾年有很多人都加入了這個行業,辦廠生產這種簡單的化肥。”
“尤其是改開以后,許多民營企業的創立,使得競爭更加激烈。”
秦樂說著看向李廠長:“李叔,這方面您應該體會最深刻吧?”
老李點點頭:“沒錯!”
“我剛辦化肥廠那一兩年確實賺了不少錢。
但是從第三年開始,這一行的競爭就越來越激烈了!
我一邊不斷降低產品出廠價,想盡各種辦法,拼命地控制生產成本。
但是隨著需求增多,上游磷礦的收購價卻是越來越高,導致我們的產品利潤越來越薄,最后甚至虧本。”
“唉!”
老李嘆了口氣,喝了一大口酒,無奈道:
“但這又有什么辦法呢?一條生產線投資十幾萬,我總不能因為產品不好賣就閑置著吧?
于是每次都想著再堅持堅持,說不定有些競爭企業就干不下去倒閉了,到時候咱們白云化肥廠就算熬出了頭!”
“但誰知道這都熬了整整十年了,那些該死的同行還是……”
說到這里,老李有些氣憤,狠狠咬著牙,臉色難看,但有些話卻不好說出口。
終究還是自己的問題導致虧損的嘛,埋怨同行只能顯得自己無能啊……
聶建國見狀,忙打圓場道:
“秦總,您的意思我懂了,就是說這粉末狀磷肥制造的門檻太低,導致競爭激烈賺不到錢。
那既然如此,您接手化肥廠以后,打算怎么改變這種局面呢?”
秦樂笑答道:“其實也很簡單!”
“我打算在原有生產線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造粒’工段。
這樣咱們的粉末狀磷肥,就可以進一步加工成顆粒狀磷肥,增加附加價值,同時打開新市場。”
“啊?”
“顆粒狀磷肥?”
一聽到這五個字,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突然沉了下來。
他們似乎對秦樂提出的方案很失望。
一位叫鄭大前的化肥銷售人員,忍不住直接質疑道:
“秦總,我聽說您就住在白云村吧?
那您應該知道,鄉下的農民們幾乎都是用的粉末狀磷肥,哪有人用顆粒狀磷肥的啊?”
“就是,就是。”老李也贊同。
“小秦,你這太異想天開了,生產顆粒狀磷肥我以前又不是沒考慮過。
可我告訴你啊,那玩意兒的肥效跟粉末狀的其實差不多!
但是由于多了個造粒的過程,成本就會相應抬高。
這多出來的成本,傳遞到銷售環節,可沒有哪個農民愿意買賬啊!”
眾人紛紛點頭,都很贊同李廠長的說法。
同樣肥效的化肥,有誰會愿意花更高的價格,去買顆粒狀磷肥呢?
他們都是老員工,不少人家里都還種著地呢,沒人不清楚這種簡單的商業邏輯。
然而,他們這樣的反應,其實早就在秦樂的預料之中。
他再次看了大伙兒一圈,目光最后落在李廠長身上,略顯神秘卻又胸有成竹地笑道:
“李叔,誰說我這化肥生產出來以后,就只能賣給農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