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沉睡的二車間(求追讀)
- 1991,從化肥廠開始
- 深秀
- 2609字
- 2025-08-20 17:00:00
原來,王帥并非沒有干活。
他只是首先去找了一位最重要,但同時住址也距離化肥廠比較遠的人。
那就是二車間以前的車間主任,蔣振華。
秦樂從蔣振華的口中得知原來是這樣的,不禁對王帥刮目相看。
這小子還挺分得清輕重緩急,知道先把最關鍵的人給他找回來。
“太好了,既然王帥把你給請回來了,我現在對恢復生產線的把握又多了幾分。”
秦樂欣慰地看著蔣振華說道,同時伸出一只手,主動和他握手。
“蔣工,謝謝你能回來。”
蔣振華趕緊跟秦樂握住手,搖頭道:
“不,秦廠長,應該是我要感謝你。感謝你又給了我一個工作機會!
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工作的,整爭取早日和您一起恢復二車間的生產線”
等秦樂把手松開,蔣振華忍不住又問道:“對了,秦廠長,您這么急著把我和那些老員工招聘回來,肯定是接到了什么大訂單吧?
那么您現在,準備用多少天的時間,把鉀肥生產線給恢復過來呢?”
“兩天時間。”秦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在后天下午五點鐘之前,必須把這整條鉀肥生產線重啟。”
秦樂本以為,蔣振華聽到這回答,會十分震驚。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對方臉上只是微微訝異了一下,隨即就像是接到了上級領導命令的士兵一樣,毅然決然的說:“行,秦廠長,那我全力以赴!”
他這種態度,讓秦樂覺得這個人很靠譜。
時間緊,任務重,兩人不再閑聊。
秦樂拿出鑰匙,把二車間的鐵門打開。
一股如同海潮退去后久久不散的腥咸氣味瞬間涌了出來,兩人都不由得打起了精神。
嗒嗒嗒,隨著秦樂依次打開門口墻上的一排開關,車間頂部的高壓鈉燈一一被點亮。
雖然有些燈罩鐵網已經破碎,就連燈管表面也蒙上了一層灰塵,但這種通光量極強的工業燈具所發出來的淺黃色光線,仍然瞬間充斥了整個空間,甚至讓秦樂感到有些晃眼。
而在這黃色亮光的照射下,整條長達五六十米的生產線,在秦樂的眼前一覽無余。
蔣振華的臉上,也立刻露出了一種他鄉遇故知般的笑容。
他不由自主地,從左至右如數家珍般,報出了一臺臺設備的名號。
“礦料破碎機…粉碎機…高溫溶解槽…真空冷卻結晶器…離心過濾機…母液回收管路…烘干機!”
正如蔣振華念叨的這樣,“冷卻結晶法”制備氯化鉀化肥的過程,正是如此一步步地,通過這些設備而完成。
學過無機化學的都知道,氯化鉀這種化合物,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在不同的溫度下,溶解度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而整條化肥生產線的核心原理,便是建立在這個邏輯基礎之上。
還是如磷肥那般,當富含鉀元素的鉀鹽礦料到廠之后,首先進行破碎、磨粉,然后把礦石粉末輸送進溶解槽,加入大量水,混合為礦石料漿。
具體到白云化肥廠,這里所用的鉀鹽礦料,是一種叫“光鹵石”的礦物。
這種礦物加水混合形成料漿后,料漿中除了含有制造化肥的主要化合物氯化鉀之外,還含有氯化鎂,少量氯化鈉,以及其它雜質。
但是,氯化鈉和氯化鎂這兩種化合物,并沒有像氯化鉀那樣,升溫后溶解度會迅速增加的特性。
因此在19世紀60年代,德國斯塔斯富特地區的一群化學工程師,便想到了利用氯化鉀升溫溶解度增加的特性,將溶解槽進行加熱,從而使料漿中以固體顆粒形式存在的氯化鉀,大量溶解進入水中,形成高濃度的氯化鉀鹵水。
秦樂看著那巨大的溶解槽,也是有點兒感嘆,這種100多年前發明的鹵水制備方法,居然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接下來。
當料漿中的氯化鉀充分溶解并形成鹵水后,通過過濾裝置,將高濃度的氯化鉀鹵水排出加熱溶解槽。
到這里,“溶解結晶法”中的“溶解”過程,便已經完成了。
而此后,高濃度氯化鉀鹵水,便會被泵送至冷卻裝置,進行下一步“結晶”的過程。
秦樂回憶著上述的作業流程,目光離開了那口巨大的加熱溶解槽,然后沿著管道,向右移動,看向了一排外形如同巨鐘的錐形裝置。
這些錐形裝置,便是整個溶解結晶法制備氯化鉀,最核心的裝置了。
它們名為:真空蒸發冷卻結晶器。
當高濃度氯化鉀鹵水被泵送進入這些裝置,其內部便會產生負壓,從而使溫度一百度左右的高溫鹵水中的水分迅速蒸發。
這個時候,由于水分的流失,鹵水中的氯化鉀便會逐漸接近飽和,并逐漸析出。
再加上蒸發過程本身,帶走了大量的熱量,鹵水的溫度迅速降低,氯化鉀的溶解度也會跟著降低。
在此雙重作用之下,氯化鉀便會迅速析出,形成氯化鉀晶體。
如此,“溶解結晶法”中的“結晶”過程,便也就結束了。
當然,氯化鉀結晶的過程,實際上并沒有這么簡單。
因為如果放任氯化鉀結晶的過程自由進行,那么鹵水中的結晶便會肆意生長,形成形態各異、大小非常不均勻的各種結晶體。
所以,為了使得晶體顆粒均勻,同時避免在結晶器內壁形成鹽垢,結晶器內部通常還會有一個攪拌裝置,通過不斷攪拌鹵水,并改變攪拌的幅度和速度等,在鹵水中形成湍流,進而控制晶體的生長。
蒸發結晶器內的溫度不斷降低,直到裝置內的溫度,下降到二十度左右,結晶過程便基本完成。
結晶后的鹵水,由于富含大量的結晶氯化鉀,因此便從“鹵水”,進化成了“晶漿”。
接下來,“晶漿”便會從結晶器內排出,進入到脫水的環節。
秦樂的視線再次右移,看向了蒸發結晶器右邊的巨大圓盤狀裝置。
那是一臺離心機,其工作原理與洗衣機甩干衣物的過程一模一樣。
也就是利用離心力,將“晶漿”中的大部分水分甩出去,從而達到給氯化鉀迅速脫水的目的。
這一步完成后,鉀肥的制備便基本完成,接下來只需要最后將脫水后的氯化鉀晶體進行烘干與篩選,便能得到最終產品。
不過,那些被離心機甩出去的“水”,其實也不能浪費。
因為即便經過了低溫冷卻結晶,這部分“水”里面,其實仍舊還有大量溶解在其中的氯化鉀。
這種水,也被稱為“母液”,它們將被重新送回加熱溶解槽,進行二次利用。
正如秦樂看到的那樣,在離心機的下方,連接著一排排的管道,那便是將母液輸送回去的回收管路。
蔣振華用一種溫熱的目光,從這些他熟悉又陌生的設備上慢慢掃過。
即便已經是一個中年禿頂,且有了三個孩子的男人,但此刻再度與這些“老朋友”重逢,他依舊有些觸動。
“秦總,感謝你讓我回來工作,你不知道這些日子我有多想念這里!”蔣振華由衷地感嘆道。
不過,那種動容的神情,迅速就從他的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緊迫的心情。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蔣振華更清楚,這些本就銹跡斑斑,并且在經過了長達幾個月閑置后更是布滿灰塵的老設備,想要讓他們重新運轉起來,將是多么的困難!
他戴上了一頂黃色的安全帽,走到生產線最左邊那臺顎式粉碎機的旁邊,用手拂去機器控制面板上的灰塵。
而這個時候,秦樂也同樣戴著安全帽走了過來。
他說:“蔣工,那么現在,我們就從這臺粉碎機開始,將所有的設備都檢查一遍吧?”
蔣振華點點頭。
“好!”
“現在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