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劉虎小兒,為何總搶在我前頭!氣煞我也!
- 三國:被曹孫劉趕走,我四分天下
- 請叫我西瓜哥哥
- 2147字
- 2025-08-18 00:17:34
“軍師,果然如你所言,這廝果然是糧草稀缺,如今讓子龍前去截了糧草,我看他不捉襟見肘,早晚落敗?!”
“子龍聽令!”
劉備欣喜地說道。
“主公,不可!”
就在此時,諸葛亮趕忙阻止劉備。
“軍師?難不成非要等著他不歸服才動手?”
劉備不解。
孔明可不是迂腐之人。
……
“主公,此中有貓膩。”
“主公,若是一般人,去截了糧草便是。但此人非是一般人,當非常計較。”
諸葛亮搖動著羽扇,看到阻止劉備成功后,便一邊踱步,一邊說道:
“首先最有可能,便是引我軍和周瑜軍前去截糧,在中間做了埋伏。”諸葛亮幽幽地說道。
他一說完,旁邊的劉備打了一個哆嗦,背后直冒冷氣。
如軍師所言,對面的敵人不是平庸愚鈍之人,
相反,人家很聰明,軍師和周瑜這樣的人才,在他手上都吃了大虧。
如此,那必然就是軍師所言的,這是一個陷阱。
引誘大家去劫糧,中間下埋伏。
到時候,不知道要有多少將士陣亡。
“幸得軍師提醒,不然,備又讓將士白白送了性命。”
劉備朝著諸葛亮拱手作揖,
“主公,使不得!”
諸葛亮趕緊上前,攙扶起劉備。
……
劉備又問了斥候一番,
得知己方斥候,是被引得發現對方的運糧隊伍,影影綽綽,根本不敢近前,
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馬,但糧車不在少數,
劉備倒吸了一口冷氣,心中更加慶幸,虧得是孔明阻攔,
沉默片刻后,他幽幽說道:
“如此說的話,糧車不少,是不是說明南郡城中存糧不少?”
……
“主公,這正是我疑惑之處,也是你之前問的,咱們在周瑜攻城時候該干些什么。”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他走到火炭邊,坐了下來,
“我想此人并不是單純用計引誘我軍和周瑜軍劫掠糧車這么簡單。”
“我總覺得他有更深目的。”
“南郡城中存糧如何,不幾日,便可知道。”
“軍師,你的意思是?”
劉備走了過來,坐在火炭的另一側,好奇地問道,
“主公,無論如何,南郡三城中,荊襄士族對守城之人來說,是最大的不穩因素,想要短時間懾服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
“如此,這些士族便可為我軍所操控。”
“可派一荊襄士族信服之人潛入,與士族們聯絡,應以高利。”
“再加上主公宗室之名,還有主公善待劉琦所部之舉,他們必會在城內響應。”
“如此的話,城內守軍的情報,比如敵方糧草,便可一清二楚。”
“還有,將來里應外合趁機起事,也極為便利。”
諸葛亮羽扇一揮,將一縷飛起的火星,壓進火盆中,氣定神閑地說道。
剎那間,
劉備心領神會,站了起來,朝著諸葛亮深深一拜,
“得軍師,猶如魚入水也!”
如此的話,有荊襄士族助力,不管周瑜敗了也好,周瑜勝了也好,荊襄三城,不日便可拿下。
真可謂是彈指間,荊州已定。
“軍師,不知何人可為這些士族信服之人?”
“何人?”
諸葛亮順著劉備的疑惑,沉思起來。
他諸葛亮,在荊襄士族中,屬于“外來的自己人”,
有微薄影響力,還全因姻親關系,雖然在赤壁之戰后,他提升了影響力,
但還沒有達到可讓荊襄士族信服的程度。
荊襄士族排外嚴重,他在他們眼中,屬于北方寒門士族。
“用誰?嗯!有一人!?”
忽然,諸葛亮腦海中浮現了一個人的形象。
在一旁聽著的劉備,聽到諸葛亮喃喃之語,好像是有了人選,
他屏住呼吸,等著諸葛亮將此人名字說出來。
……
“主公,機伯公有事稟告。”
就在此時,
中帳外進來一個親兵,稟告道。
機伯,正是剛剛從劉表陣營投效劉備不久的尹籍的字。
“主公,能說得上話的人來了!”諸葛亮聽到尹籍前來,眼中雪亮,趕忙朝著劉備小聲說道。
……
“機伯公,來來來,……”
劉備親自將尹籍迎接入帳。
還將身上的大氅解下來,披在了凍得有些瑟瑟的尹籍身上。
“主公,籍有賢士推薦。”
尹籍直接開門見山。
“呃,賢士何在?”
劉備欣喜。
“荊襄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
“其最賢者,眉間有白毛,名良,字季常。”
“鄉里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主公,馬良兄弟五人所住莊園離此不過幾十里,何不求此人輔佐?”尹籍深深拱手作揖。
劉備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重重點頭,
那意思是,我說的人,就是這馬良。
“來人,下禮去請馬季常兄弟五人。”
劉備欣喜地朝著親兵吩咐道。
一個多時辰之后,
噠噠噠。
門外響起了親兵急促的腳步聲,
“馬良兄弟幾人到何處了?軍師,機伯,與我一起去迎接季常兄弟五人。”
劉備高興地詢問親兵,且伸出手拉著諸葛亮和尹籍,就要出營地迎接馬良兄弟幾人。
“主公,我們去晚了。馬良兄弟幾人已經被人請走了。“
親兵失落地回稟道。
“被人請走了?”劉備身子一頓。
“據附近人所說,他們一家前段時間遭了匪,兄弟五人以及家眷都被擄走,現在才知道,是認了主公,跟著進了南郡城了!”
親兵解釋道。
“南郡城?”
“被那人搶走了?”
劉備愣了半天,嘴里喃喃說道。
又是他!
怎么總是搶在我前頭?
南郡城是這樣,荊州襄陽如此,現在,連這樣的人才,也是如此。
我跟他犯沖嗎?
……
“可打聽到是何人擄走馬良幾人?”
諸葛亮嘗試地詢問劉備親兵。
“并不知曉,那些莊稼漢遠遠地看著,根本不敢靠前。”
聞言,諸葛亮嘆息一聲。
失去了一個探究那人身份的時機。
迅即,他又振作精神,朝著失落的劉備說道:
“主公,莫要自艾,機伯也能當此大任!”
“機伯?”劉備看向尹籍。
“籍憑三寸不爛之舌,必完成主公所托。”尹籍聽完后,拱手慨然應命。
……
翌日,
上午,
陽光明媚,
南郡城門下,土地微紅,早已將前幾日葬身于此的士兵血液吸收,
一個亮銀盔的青年儒將,臉色微白,騎著駿馬,身后跟著幾員虎將,站在微紅的凍土上,
其中,一員虎將朝著城中喊道:
“吳侯帳下前部大都督周瑜,請城中守將出來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