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陸遜守荊州,定海神針!
- 三國:被曹孫劉趕走,我四分天下
- 請叫我西瓜哥哥
- 1829字
- 2025-08-15 17:20:14
火光中,劉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次看向陸遜名字。
在他后面寫著籍貫,
陸遜,吳郡吳縣人,
果然是陸遜!
果然是陸遜!
發(fā)財了!
沒想到這波俘虜中,竟然有陸遜?
劉虎放下手中陶碗,托著下巴認真沉思起來。
如果能夠收服陸遜,那絕對讓他的實力上了一個層次。
這位在東漢三國中,可是T0級別的存在。
智謀不下于諸葛亮的存在。
進了武廟的存在,還是十哲之一,
可想而知,他的含金量有多高。
如今,荊州城和襄陽城被拿下的捷報,很快就應該到了。
現(xiàn)在,奪了荊襄三座重要城池,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階段,將會面臨著一個情況,
就是守。
如何能夠守住三座城池,除了軍隊要擴充,要通過各種犀利、降維打擊的守城工具之外,還需要將領謀士,
將領用來指揮軍隊。
謀士文臣要管理內政,防止生亂、城內運作停滯。
陳矯可用來繼續(xù)治理南郡,自己可以坐鎮(zhèn)南郡,指揮軍事。
南郡在三城中十分重要,是南下長沙等郡縣的門戶,也是沿著長江,東去江東的要地,
無論諸葛亮還是周瑜,無論如何謀略,但是,作為他們兩家,南郡必然是首要拿下的。
南郡必然會有無數(shù)攻略戰(zhàn)事,這也符合自己系統(tǒng)的特點,
對于荊州和襄陽二城,除了緩過來的曹操會謀劃攻略外,孫劉二家也會謀劃的,比如圍點打援之類的,
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劉虎不會隨意放棄兩座城池。
好不容易拿下的。
那就需要人來守,需要人來管理。
馬良做一城太守,管理一座城池,不在話下。
讓馬謖跟著去輔佐一城的防守,加上二虎三虎他們,只要不將軍權交到馬謖手里,便可讓一城無憂。
劉虎想著,可以將襄陽城交給馬良二人,
但是,剩下的荊州城就需要有人坐鎮(zhèn)。
而如果將陸遜收服,讓他主掌荊州城這個州府所在,
他不僅可管好防守,還能讓馬家其他兄弟幾人配合治理荊州城的內政,
便可以補足這一個城池的缺口。
陸遜守荊州,只要錢糧足夠,士兵后期跟上。
陸遜不僅能夠守住,還能跟諸葛亮、周瑜、曹操他們,打的有來有回,甚至開疆拓土都可以。
怎么才能收服他?
校尉?
他是甘寧軍的校尉?
嗯?
由此可見,他應該剛剛進入江東軍,還沒有被孫權賞識,將孫策女人嫁給陸遜,化解他們陸家與江東士族包括孫家的矛盾。
可以以此為突破口。
也就是說,陸遜現(xiàn)在對江東孫家忠誠度并不高,
他都二十多歲了,又需要一個機會展示才華。
那自己給他足夠的重視,給他足夠的施展空間,就有可能拿下他。
劉虎仔細想了一下,
但對于這等大才,他又不敢粗心、操之過急,必須小心翼翼。
……
“大虎,隨我去看看那些俘虜。”
“幼常,你跟我一起。”
劉虎想了想,示意馬謖跟著。
到了江東水軍俘虜羈押處,
“你是江東陸家子孫?陸康陸季寧之孫?陸績陸公紀之侄?”
劉虎讓大虎將一個青年校尉押了過來,親自上前給他解綁。
“在下正是!”
陸遜驚詫地回復。
劉虎看了一眼陸遜,
身材修長,星眉劍目,眼神沉穩(wěn),卻又有一種年輕人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劉虎又看了一下他的傷勢,
他受的是箭傷,手臂傷口處涂抹了傷藥,包扎好了。
看他人的狀態(tài),應該無害。
劉虎心中稍定,同時,他心中慶幸,好在當初自己沒有讓士兵將箭頭過一下金汁,
“我父與祖父季寧公有舊。”劉虎拱手說道。
“呃!敢問令尊何人?”陸遜不明所以,他疑惑道。
“家父荊州劉平,字庸之。東海恭王劉強之后。在下劉虎。”
劉虎哪里知道他老爹劉平是否跟陸康有沒有交情。
不過,老爹劉平在生前好施好交友,在江東多有名聲,不然,當初他也不能憑借他留下的關系,從孫權手中脫險。
陸遜年少時候,祖父陸康就戰(zhàn)死,他豈能知道他爺爺好朋友都有誰?
這不過是拉近與陸遜的一種手段說辭而已,也是打開話匣子而已。
也讓過會自己對其重視,顯得不那么尷尬。
“荊州劉家?明公不是劉備麾下?”陸遜愣了一下,詫異出聲。
如今,荊襄之地,三股勢力中,只有劉備有實力從都督手中,將南郡巧取。
竟然不是劉備軍?
是荊州一個劉氏子孫,還是光武之后?
從三股勢力間運籌帷幄,巧取了南郡,這得是什么樣的謀略,什么樣的戰(zhàn)略眼光?
還有非凡的戰(zhàn)術,如庖公解牛一樣。
陸遜看著劉虎,眼神明滅不定,有吃驚,也有一種佩服。
……
“伯言請坐!”
劉虎示意陸遜坐到自己身邊。
“伯言先生有所不知,我家主公,不僅僅得了南郡城,打退劉備趙云部,打退周瑜甘寧部,還在頃刻之間,將荊州城和襄陽城收歸囊中。”
“令曹操軍與劉備軍相斗而作壁上觀。”
馬謖聽到劉虎爆出了陸遜的身份,就知道劉虎有收服陸遜所用的心思,他在一旁起身,拿起茶水,幫著劉虎和陸遜倒上后,這才娓娓說道,一副自豪之色。
“荊州和襄陽?”
陸遜疑惑出聲,有些不太相信的樣子。
就在此時,
忽然,
門外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主公,大捷!大捷!”
正是陳矯和馬良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