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站在石桌前,沉著臉:“是要綁我回去么?”那個被素素喚作萬師父的一拱手:“老爺和夫人讓我們來看看。”素素道:“我留了書,等日子到了,會回去的。”萬師父在院子里轉來轉去:“就住在這兒?”素素一皺眉:“這里很好啊!”
萬師父看見石桌上的笸籮:“二小姐你竟做這些事情?”素素道:“這些怎么了?”萬師父一笑:“他竟讓你做這些。”素素冷著臉:“別為難他。”
萬師父看了她一眼,搖搖頭,一揮手,手下的一人將一個布包放在石桌上。素素很納悶,一打開,竟是她初到這里時,為救翠云被醉香樓lao~~鴇牡丹騙去的首飾,還有一堆銀子。
素素急問:“你怎么…?”話沒問完,她一揮手:“算了,我知道你們的本事,打聽我的行蹤對你們來說,不是什么難事。”她走到萬師父面前:“萬師父,讓我再呆上一段時間,到時間,我會回去的。”
萬師父看著素素:“這院子的主人你知道是誰?”素素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萬師父嘆口氣:“二小姐,這個事情不是你想任性就能任性得了的。”素素跌坐在石凳上。
萬師父道:“老爺夫人就想知道你是否平安。”素素低下頭:“我很好,父親母親他們好嗎?”萬師父道:“好。”素素抬起頭:“姐…姐姐好嗎?”“家里一切都好!”
素素站起身,握著萬師父的手臂:“我會回去,時間一到,馬上回去。”萬師父點點頭,指著石桌上的那包東西:“這些呢?”素素問:“你們沒怎么那些人吧?”萬師父一笑:“沒怎么,就是贖出來的。他們倒也沒讓這些東西流到市上去,都在lao~~鴇那里。別的倒不打緊,就這只寶石串珠的簪子,這東西若流到市上,若讓官家知道,恐怕就不會這樣風平浪靜了。”
想起當日姐姐將這只簪子放進她包袱的時候講了一句:“這只簪子必須隨身帶著,萬萬不可丟了。”那日在醉香樓前,素素是滿心厭惡的將這只簪子塞進那lao~~鴇的懷里的,恨不能此生再不復得見,誰知,今日又讓萬師父尋著了。
素素苦笑:“當時,也是給逼得騎虎難下了,才…”萬師父笑了笑:“到底是咱們家的小姐,仗義疏財,俠肝義膽。”素素訕訕:“這些你帶回去吧,省得哪天我又給弄丟了。”
萬師父道:“好,要不要給你留些銀子?”素素忙擺手:“不用,不用,我在這里吃穿用度都很好。”萬師父將簪子拿出來:“這個,二小姐還是自己留著吧。”素素哂笑:“這是要提醒我,莫失莫忘吧!”萬師父一臉憐愛:“二小姐,出來散散心,便回去吧,家里老爺夫人甚是擔心。”
素素心里一涼,凄凄一笑:“我只剩下無拘無束的這幾日,回去了,余生大約也沒有半點歡愉了。”萬師父嘴角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二小姐,有些事情,也并非你想的那樣。”素素斂了斂悲色,一擺手:“天色不早了,一會兒,這院子的主人就回來了,又是一番口舌。”萬師父搖了搖頭,素素瞥了一眼桌上的東西:“全都帶回去吧。”萬師父嘆了口氣,領著那五六個人給素素一施禮,拿起桌上的東西,走了。
素素呆坐在石凳上好久,直至日暮西沉。蕭然推門進來,看見素素枯坐著桌前發呆,走過來,手指在她眼前晃晃。素素醒過神來,看見然,展了一個笑顏:“抱歉先生,走神兒了。”她站起身:“我去煮飯,很快就好。”素素走進廚房,然站在院子里,靜靜的看著她在屋里忙活。
今日的素素心不在焉,一會兒跌了鍋蓋,一會兒熱氣虛了眼,切菜的時候好懸沒切了手,看得廚房外的蕭然心驚膽戰。素素對然道:“先生今天是給學生考試了么?”然頓了一下:“沒有啊?”素素揉揉被熱氣虛紅的眼睛:“那您就回屋吧,站在這里跟督考似的,我緊張。”然面上尷尬,牽了牽嘴角回屋去了。
吃罷晚飯,素素坐在地墊上拿本《子虛賦》,若有所思。然問:“怎么看這個?”素素愣了一下:“沒什么,順手拿的,此賦極盡鋪張揚厲之能事,詞藻豐富,描寫工麗,散韻相間,”
然道:“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烏有子虛言語中表現出為使臣之不同,對國家之美也是不同理解。烏有是賢士,子虛則是逞一時之快之人。”
素素道:“到底是做先生的,我不是男兒身,也就無男兒的志向遠方,鴻鵠之志,我看子虛賦,倒想起卓文君,”然看著她:“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可量。梧桐結陰在朝陽,灌羽弱水鳴高翔。”
素素心里有點難過:“自此長裙當壚笑,為君洗手作羹湯。古今多少女子能像她一樣,有她的膽識敢“越禮”,如此勇敢才能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然問:“你怎么了?”素素咽下悲傷,莞爾一笑:“偶爾我也裝一下大家閨秀,東施效顰,假裝自己讀過很多書啊!”然笑:“你不是么?”素素一愣:“你看我像么?”
然問:“你家哪里的?”素素一臉狡猾:“問這個干嘛?你又不是官府的,我都不問你。”說完,素素伸個懶腰,站起來:“乏了,我去睡了!”說著把書放回書架,回自己房間去了,然笑著搖搖頭。
送走了學生們,蕭然正要關書院的門,一匹馬停在書院門口,然一看,是趙匡胤身邊的侍衛。侍衛對然一抱拳:“先生,我家大人在老地方等你”。然點點頭,剛關上書院門準備回小丘廬,看見書院前方不遠處,站著三個人,他心一緊,看來是瞞不住了,終于還是來了。
本章國學經典
章名:何當共剪西窗燭
出處:李商隱《夜雨寄北》
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出處:《論語子路篇》
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可量。
梧桐結陰在朝陽,灌羽弱水鳴高翔。
出處:張祜《琴曲歌辭司馬相如琴歌》
自此長裙當壚笑,為君洗手作羹湯
出處:傳說是卓文君說給司馬相如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出處:卓文君的《白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