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室內
書名: 抬棺夜行,從清末民初開始作者名: 仰樓觀天香本章字數: 2281字更新時間: 2025-08-26 23:58:41
他說話間,在不遲疑,用力往前面一踹。
砰的一聲,泥土翻落,滾滾而入。
嗚嗚陰風伴隨。
輕松將其踢開。
方周封倒是幾分意外,沒想到這泥土如此輕易,怕不是隨便填了的。
“好了,我給我們找了個藏身的地方。”
“這,這里面是……”
方周封神色平靜。
“空道,應該是有人閑著打的。”
小娘子一臉疑惑,并沒多想,只道公子一下子找到了躲藏得地方。
方周封說話間,在不遲疑。
身體一蹲,按鈕洞口,借助腳下兩邊青石,匍匐著往內一看。
回填土中,幽幽深邃,陰森逼人,冷冷的空氣中散發出一股濃郁的泥土味。
至于這是什么地兒……方周封大膽猜測。
有一種可能,是五湖四海的兄弟,來開過門了的盜洞。
是不是就不知道,也跟他沒關系。
“按理來說,這里不適合。”
方周封留了個心眼。
墓有五不葬。
不過自己又不入內,就藏身罷了。
回頭一看,小娘子同樣爬了進來。
洞口內部,回填土頃刻間往內塌,竟內部中空寬敞,猶如管道,橫入內部,得以讓他貓下身子。
小娘子跟著靠在旁邊,衣衫狼狽,都沾染了泥土。
方周封貼著她往洞口而去,將旁邊些許雜草摸來,隨便掩蓋住這兒。
為了防止真的有人過來逃跑不及時,方周封也不準備過于深入洞口。
與此同時,只聽得外面傳來的聲音。
“我們附近在仔細找找……水里有馬,快,往下的。”
“附近都沒看到人,繼續往下游搜。”
“從上面痕跡來看,他們可能摔了馬,人往水里去了,只要快點,他們想來游不遠,所有人,沿著下游繼續追,一路搜著過去,一定要抓住這搶新娘子的。”
看來水中摔的馬被他們發現,以為他們走水路。
二人相互窩在洞內,互相面對著,依舊無言。
如今就等這些人離開,才好出來露面。
再看小娘子,想起來什么,臉蛋紅了一下。轉過身往里挪了幾步,抬起手開始整理自己紅衣上面的排扣。只是見扣子掉了兩個,只好用力掩了一下,卻也作用不大。
小娘子左右看了看,心里不禁暗道,想來黑乎乎的,別人也看不到什么,我若是一直掩著,反而讓人注意,想到這里,索性放開了手,只是眉目仍舊暈紅,面貌含春。
方周封看她行為舉止,大致能猜到他在的心思,眼見她在那搗鼓衣服,便也不去多看。
不過多時,洞口外面,逐漸聲音越來越少。
想必是已經走了。
方周封松了口氣。
“走了。”
旁邊的小娘子跟著開了口。
“我們可以出去了嗎?”
“在一會兒,不急,咱們等他們先走完了,以免有回馬槍。”方周封繼續傾聽外面動靜。
不能大意,寧可多等一會兒以確認對方走遠。
突然覺得不對。
旁邊細碎聲來,小娘子身體趴著,就往洞內而去。
“那我走了。”
“你去哪?”
方周封愣了一下。
這往哪走呢?
二話不說,伸手立刻抓住了她的衣服,結果只是扯了一下身上的排扣衣,就像是拉人家衣服一樣。
方周封迅速碾上去,想一把將她拉回來。再看右手,小娘子的紅蓋頭剛好在手上。
原來她身上的紅蓋頭,一直都藏在身上,并未丟掉。紅可驅邪避祟,小娘子眼下原來是把紅蓋頭藏起來了。
小娘子依舊靠著蠻勁,往前繼續趴著。
洞口本就狹窄,如果一個人想往里面鉆,在想扒出來卻也需要足夠力氣,何況小娘子力氣突然出奇的大。
“不太妙,小娘子力氣大得很。”
怎么那么突然。
方周封心里咯噔一下。
想到此地環境,可能觸犯了什么。
想到剛才她面對里面,在脫整衣物,方周封心里一緊,如果沒錯應該是和這有關系。
剛想繼續喊話說話,用聲音的穿透力,讓小娘子看不能恢復過來。結果下方似有波動傳來,猛地下沉。
不知道是不是受力緣故,只覺得在無著力,二人當即轟然掉落。
完!
“果然是五湖四海的兄弟們開過門的。”
方周封暗罵一聲。
附近漆黑一片間,人已往下落去。
眨眼間身體飄飄沉沉,四面漆黑,圍罩而來。
好在下墜情況很快停止。
砰。
估摸五六米高,仿佛是掉在冰冷的硬石上,微微砸痛了一點。
四面幾乎一片漆黑,看不清周圍。
而身旁柔綿,毫無動靜,右手放過去,只覺嬌嫩的飽滿似乎剛好,不大不小。一看就知道是小娘子。
他可沒心情去思考手上抓了什么,當下摔下來的洞里環境尚不清楚。毫不遲疑,翻身坐起,掏出懷里火折子,拿掉蓋頭。
好火折子蓋住缺氧,打開接觸氧氣就有了火光。
噗。
微弱火星子,得以讓周圍環境有幾分模樣。
仍舊看不到太復雜的景象。
唯獨身旁小娘子幾分模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剛才亂抓,又把人家所剩的兩個排扣扯開,小兜衣都遮不住貌美的身段。
他隨便掩了一下,站起身子。
“太黑了。”
“幸好沒摔出問題。”
在旁邊墻壁一掃,讓他大感意外,又有幾分意料之中的古怪。
燒制的磚深灰色整齊,仔細摸了摸,無明顯疏松孔洞。
好像,自己到了一個室內。
他再次想到懷里的物件,伸手入內,掏出一只完整的白色蠟燭。
趕尸人身上唯一常見的就是三種東西,火折子,蠟燭,還有一打香。
火折子蠟燭是必須帶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火,不管你到了哪,火一定要帶身上。
至于香則是同理,用方云雷的話說就是,香在一定條件下,是為了跟棺尸做一些“商量”,上香的時候你可以說話,至于聽不聽,幫不幫你做就是它們的事。
之所以趕尸人會有這個要求,主要還是來自于一些前車之鑒的問題,有遇到的有沒遇到過的,就方周封第一次出門抬棺趕尸的情況看來,會帶這三樣是有道理的。
都是前人實踐出來的經驗。
蠟燭通過火折子點上,火光嗤嗤冒出。
瞬間將周圍環境,看得一清二楚。
而這一看……差點沒讓他腿軟,一口氣更是往上提起。
原來是一個不長的甬道,甬道地板通體用青灰色的石灰巖鋪就,青色幽幽,在火光的折射下散發出劇烈的波動影子。
火光在甬道石壁上忽閃,那些影子忽長忽短,像枯瘦的手爪順著墻縫爬,剛要觸到腳邊,又猛地縮成一團,裹著暗處的風打個旋兒,轉眼沒了形。
而在甬道尾,竟是一圓形拱頂,略微兩三個人高,兩側浮雕清晰。
兩邊門柱,似有陰刻字體,看不出是什么。
門柱的陰刻字體,主要是在墓門立柱石材表面鑿刻凹陷文,多為楹聯,用以表達逝者生前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