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純陰純陽,道祖冊封眾仙之首
- 洪荒:從造化青蓮到三清首徒
- 普通人和凡人
- 2564字
- 2025-08-09 10:13:19
不知過了多久,大道之音戛然而止。
“此次講道已畢?!兵欌x道祖淡漠的聲音響起,殿內彌漫的大道余韻緩緩消散。正當眾大能以為道祖即將隱去時,道祖的目光卻落在了人群之中。
“東王公、西王母?!兵欌x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意味。
隨著鴻鈞的點名,在眾多大能驚疑、審視的目光聚焦下,一男一女兩位先天大神——東王公與西王母,帶著幾分茫然起身,向道臺上的鴻鈞恭敬行禮。
“爾等上前來?!兵欌x道。
東王公與西王母依言上前幾步,垂首靜立。
鴻鈞目光掃過二人,緩緩開口,其聲如大道天憲,回蕩于紫霄宮:“東王公、西王母,你二者乃天地初開之純陽、純陰本源所化,秉性相合。今,吾封爾等為群仙之首,東王公掌天下男仙,西王母掌天下女仙。爾等,可愿承此天命?”
話音未落,兩道璀璨靈光自鴻鈞袖中飛出,懸于殿中。
一為龍頭拐杖,通體金黃,龍首威嚴,蘊含統御陽剛、號令群倫的無上道韻;
一為凈水缽盂,晶瑩剔透,水波蕩漾,散發出滋養萬物、調和陰陽的至柔氣息。
兩件先天靈寶光華流轉,強大的法寶氣息瞬間彌漫開來,更隱隱與東王公、西王母的本源產生了玄妙的呼應。
東王公只覺那龍頭拐杖與自己本源相連,仿佛命中注定之物,一股前所未有的權柄感與雄心壯志瞬間充斥胸臆。
鴻鈞親封群仙之首,更有如此契合的先天靈寶賜下,此乃天大的機緣與榮耀!他按捺不住心中狂喜,幾乎不假思索,立刻高聲應道:“道祖慈悲!東王公領命,愿承此責!”
鴻鈞微微頷首,那龍頭拐杖便化作一道金光,穩穩落入東王公手中。拐杖入手,一股浩瀚力量涌遍全身,東王公頓覺意氣風發,仿佛天地權柄在握,睥睨群雄之心油然而生。
西王母則顯得更為沉穩。
她感應到凈水缽盂與自己純陰本源無比契合,亦知此乃天大機緣,然“群仙之首”權柄過重,牽扯因果甚大。
她秀眉微蹙,略作沉吟,方才恭謹答道:“西王母……謹遵道祖法旨,愿掌女仙之事?!闭Z氣雖恭敬,卻少了幾分東王公的張揚,多了幾分沉靜與思量。
鴻鈞同樣將凈水缽盂賜下,西王母雙手接過,感受著缽盂中蘊含的至柔至凈之力,心中既有得寶之喜,亦有一絲未來職責的凝重。
封敕完畢,鴻鈞不再多言,示意昊天、瑤池開啟宮門。
眾多大能目睹此景,心思各異:帝俊、東皇太一目光冷冽,隱含不悅;
接引、準提眼神閃爍,若有所思;
冥河、鯤鵬等則面露譏誚或不以為然。
三清則是不以為意。
群仙之首,名頭雖大,然洪荒終究以實力為尊,此封敕是福是禍,尚未可知。但道祖法旨已下,無人敢當面置喙,只得將心思壓下。
青蓮立于師尊身后,將紫霄宮內這“封仙首”的一幕盡收眼底。
道祖法旨如天憲,龍頭拐杖與凈水缽盂神光熠熠,東王公意氣風發,西王母沉靜持重。
殿內眾大能神色各異,羨慕、審視、冷冽、不屑……種種情緒交織于這片大道余韻未散的肅穆空間。
然而,青蓮的心湖深處,卻因這“命中注定”的場景,悄然掀起一層冰冷而清晰的漣漪。
那屬于穿越者的“先知”視角,在此刻不受控制地浮現。
“仙首之尊,看似風光無限,實乃劫火烹油之位啊……”
青蓮在心底無聲嘆息。
他“看”到了東王公的未來:這位被權柄與野心瞬間點燃的純陽之主,將會如何倚仗道祖親封的身份,大肆招攬仙神,甚至妄圖號令諸天,建立所謂的“男仙秩序”。
其鋒芒畢露,必將直指同樣胸懷統御洪荒野心的帝俊、東皇太一。
太陽星上的那兩位妖皇,豈是甘居人下之輩?一場席卷洪荒的慘烈沖突在所難免。
最終,東王公那看似煊赫的勢力,會在妖庭的雷霆手段下土崩瓦解。
龍頭拐杖或許能護住他一時,卻擋不住氣運反噬與群雄圍獵的致命殺劫。
結局早已注定——身死道消,神魂崩碎,僅余一點真靈在輪回長河中沉浮掙扎,不知歷經多少劫難,方得一個后世“呂洞賓”的清名。
那純陽本源所化的無上尊榮,終究化作一場大夢,徒留傳說供后人嗟嘆。
他的目光又轉向西王母。
這位手持凈水缽盂的女仙之首,此刻眉宇間那抹揮之不去的凝重與審慎,在青蓮眼中顯得尤為珍貴。
她顯然洞悉了這尊位的分量與兇險。
西王母的選擇,與東王公截然不同。她并未被“天下女仙之首”的虛名沖昏頭腦,亦未急于擴張勢力、彰顯權柄。
青蓮“預見”的未來里,這位聰慧的女神選擇了另一條路——韜光養晦,持守本源。
她依托昆侖仙境的底蘊,以凈水缽盂調和陰陽、滋養萬物的特性為基,專注于梳理純陰大道,調和天地靈機。
她掌女仙,卻非強權統御,而是以德服人,以道聚緣,行的是“無為而治”的妙法。
她巧妙地避開了洪荒最激烈的權力旋渦,不爭一時之鋒,不染過多因果。
最終,她得以在一次次席卷天地的量劫之外,保全自身道果,逍遙于三界之外,成為后世傳說中那位地位超然、神秘尊貴的“西王母娘娘”,坐看滄海桑田,歲月悠悠。
兩相對比,結局天壤之別。
東王公之敗,敗在根基未穩便鋒芒畢露,不識天數,強爭權柄,終成他人證道路上的踏腳石;
西王母之成,成在審時度勢,明哲保身,以柔克剛,將道祖賜予的機緣真正內化為自身超脫的根基。
這份在滔天權柄誘惑前依舊能保持清醒、洞察利害、選擇“舍虛名而求長生”的大智慧,令青蓮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洪荒之路,果然一步一劫,非大智慧、大毅力、大機緣者,難窺大道盡頭。
這眼前看似榮耀的封敕,對東王公而言,是催命符;對西王母而言,卻是磨刀石與登云梯。福禍相依,存乎一心。
青蓮將這份沉重的預感和深刻的教訓深深烙印在道心深處,警醒自己,未來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師尊們的教誨再次回響:大道之路,根基為本,穩扎穩打,方為正途。一時的風光與權柄,在無量量劫面前,不過是過眼云煙。
見道祖隱去身形,眾大能紛紛起身,向宮門走去,魚貫離開這圣人道場。
三清起身。
老子目光平靜地掃過身后氣息更加凝練的青蓮,微微頷首。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也看向青蓮,眼中皆含有一絲考校之意。青蓮立刻收斂心神,恭敬侍立。
離開紫霄宮,穿過混沌亂流重返洪荒天地。
剛踏入洪荒地界,元始天尊便看向老子,沉聲問道:“大兄,方才在紫霄宮,為何……”他話未說完,但意思已明。
通天教主也目光灼灼地看向老子。
老子神色淡然,手中拂塵輕擺,聲音平緩卻字字如重錘敲在元始、通天以及凝神傾聽的青蓮心頭:“斬尸易,三尸合一難。靈寶非同源,大道終有缺。根基不穩,圣路斷絕。此事,需從長計議,謀定而后動。”
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聞言,眼中同時爆發出精光,瞬間明白了老子當時的停頓與此刻話語中蘊含的驚天之秘!若非大兄點醒,他們若倉促斬尸,后果不堪設想!兩人心中對老子的敬佩更深。
青蓮則是十分高興,他之前的話果真起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