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刺使府外鳥雀齊鳴。
屋中,公孫續于堂中來回踱步,即便劉虞這位身居高位的刺使大氣都不敢喘,生怕打斷其思路。
這時,公孫續腳步微頓。
趙云,劉虞兩人精神一振,“賢侄,有良策乎?”
公孫續點點頭,淡笑拱手道:“小侄幸不辱使命。”
“賢侄快快說來。”
深吸一口氣,望向劉虞,“使君,現在吾等唯一能做的就是……逼迫聯軍解散。”
“逼迫聯軍解散,這怎么可能?”
由于公孫續計策難度過于苛刻,趙云驚呼出聲。
公孫續不可否認的點點頭道:“的確如此。”
說著,公孫續看向一直不語的劉虞,“使君,想必您已經收到傳信,現在吾等只能出兵冀州,只有袁本初后院失火,其才能無心主持討董之事,處理冀州事務。”
聽到公孫續的策略趙云微微一怔,這位公子當初曾言,袁紹是幽州大敵,現在慫恿劉使君偷襲袁紹的渤海郡……
趙云開始懷疑這位公子是不是在危言聳聽,董卓壓根就不會燒洛陽城。
“賢侄,如此這般,聯軍真的會退兵?”劉虞皺眉問道。
公孫續不語,他也無法確定,現在只能看大漢的造化了。
其實公孫續也不關心這些,只關心此次能否最大程度消耗袁紹實力和框走劉虞的兵馬。
畢竟公孫續是人,不是神,什么都沒有如何讓他改變歷史?這就是一個笑話。
公孫續不語,看向劉虞,現在只看這位幽州刺使的決定了。
見公孫續不語,他也知道凡事沒有絕對。
這也給劉虞一種真實的感覺,如果說,公孫續夸夸其談,說什么董卓一定會燒洛陽城,劉虞還真要斟酌一番。
劉虞緩緩閉上雙眼,沒人能了解此刻他面對的壓力。
要知道,諸侯討董是正義之舉,如果他劉虞從中破壞,就是背叛大漢。余生都會被戳脊梁骨。
如果說,成功一切后果他可以接受,如果失敗的話……
可是……公孫續之言歷歷在目,他可以肯定以董卓的性格,諸侯聯軍真的打到洛陽城,火燒洛陽之事,不無可能。
房間中的時間如泥濘的沼澤,變得緩慢。
公孫續,趙云注視劉虞,等待其最后的抉擇。
這時,劉虞猛然睜開雙眼,其中充滿堅定,決然。
他劉虞可以背負千古罵名,但是大漢基業不能就此斷送。
“吾會派一萬人馬,偷襲冀州渤海郡。”
聽聞此言,公孫續嘴角微不可查的勾起一抹得色,嘿嘿!劉虞這回你的人馬還不得乖乖送出?你說你前兩日老老實實奉上五千兵馬不好嗎?現在現在好了,翻倍不說,還搭那么多種子。
思緒紛呈間,公孫續踏前一步,神情堅定,化作大漢擎天白玉柱,主動請纓道:“使君,小侄不才,愿效犬馬之勞!!”
劉虞轉頭看向公孫續,剛要點頭同意之際,忽然想到前幾天兩人剛剛相見時,其就以兵馬為賭注,被自己拒絕后,如今再次提及與兵馬相關之事。
驀然間,劉虞宛如醍醐灌頂,心中斷言,此子一開始就在打自己人馬的主意,第一次失敗后,不甘心再來一計。
而自己一步步被算計,最恐怖的是每次都能抓住自己的痛處,使他無法拒絕。
如果吾所言沒錯的話,拒絕其帶兵的請求,此子必定拋出一個自己無法規避理由。
公孫伯珪這獨子心思步步為營,當真恐怖啊!如不能為大漢所用,將來必定是心腹大患啊!甚至超過十八路諸侯。
當然劉虞也知道這只是自己推測,還有待證實。
劉虞這位封疆大力深吸一口氣,“賢侄,為大漢做的夠多了,戰場刀槍無眼,如果賢侄受傷可是大漢無法承受的損失。”
聽到這話,公孫續嘴角抽搐,這老東西,這是想卸磨殺驢啊!自己熬了一宿想出的計策,豈會無功而返?
只見公孫續也不惱怒,“使君,恕小侄直言。”
見公孫續不慌不忙,劉虞龍在攏中的雙手緊握成拳,果然如此,豎子果然還有后手。
公孫續繼續道:“使君,據家父傳回來的信件,袁本初這次會盟顏良文丑并未在其身邊。兩人均為河北有名上將,您手下將領真能抵擋?”
顏良文丑威名迄今為止不夸張說不在呂布之下,不然袁紹也不會放豪言,“良文丑可斬呂布。”
雖然劉虞不確定公孫瓚是否會傳回消息,但基于公孫續智慧,應該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劉虞再次深吸一口氣,“賢侄,有辦法抵擋顏良文丑?”
“使君,這是自然,這次沒有小侄在場,您的偷襲還真不一定能成功。”
見公孫續侃侃而談,劉虞心中嘆息,想了想道:“容本官仔細斟酌一番。”
公孫續兩人離開刺使府后,回到下榻客棧。
趙云臉色糾結,欲言又止。對于公孫續做法無法茍同。
公孫續拍拍趙云肩膀,微微一嘆道:“子龍,續,也是沒有辦法,吾等什么都沒有啊!”
趙云微微一顫,是啊!他們的確什么都沒有,出來時,身上只有百兩白銀而已,如果不行非常手段如何能建立起一支隊伍?
刺使府中。
公孫續,趙云兩人離開后,劉虞就差人騎快馬將在外的四大將領之三調回薊縣。
書房中,劉虞逐一在閻柔,鮮于輔,鮮于銀三人身上逐一掃過。
“諸位將軍,此番出征關乎大漢生死存亡,還請諸君莫要懈怠。”
說著,劉虞一躬到地。
“使君,您這是做甚?這都是吾等應盡之則。”
“就是,使君,您無需如此。”
三人搶步將劉虞扶起,接連發言。
劉虞手下四位將領忠誠的可不是什么狗屁大漢,而是劉虞這個人。
他們雖然說不是什么上將,但在歷史中,劉虞被公孫瓚殺后,他們積極尋找為其報仇的機會,可以看出爾等對劉虞有多么認同。
劉虞被手下扶起后,開始叮囑手下,雖然要聽命于公孫續,但是手中兵權一定不能交出去。
四人徹夜長談,交代完后,已經過了子時。
第二天,校軍場中,當公孫續看到那三位將領,其嘴角肌肉如痙攣般瘋狂抖動。
公孫續心中那叫一個氣,他萬萬沒想到,劉虞這老匹夫竟然派三名將領,每人統領三千兵馬,公孫續可以肯定劉虞一定交代這三人不能將兵權交出去。
這樣留一給他統御的只有一千人馬了,這老東西也太難搞了。公孫續心中暗罵,不過,轉頭一想,這劉虞還算厚道,至少留給他一千人馬。
此刻公孫續只能感慨,三國時期沒有一個人是浪得虛名之輩啊!
不過,公孫續也不是一個肯吃虧的性格,眼珠一轉,計上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