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七軍
- 抗戰之勇者無畏
- 洛炫
- 2126字
- 2025-08-18 21:55:41
部隊新兵變多了,也是一個問題,光是訓練,是不夠的,還需要他們去進行實戰,派出去打打偽軍就行了,鍛煉一下。
齊魯之地的鬼子高官,感覺到這樣下去不行啊!這個李衛國部,到處招兵買馬,他們訓練新兵也有一套。很快就能夠形成戰斗力。
長期下去,必是大患,得想辦法,進行打擊,削弱其實力,爭取將其趕出虎頭山根據地。
為此,是要下一下本錢了。
齊魯之地的鬼子,準備集結一個師團,并一個旅團,再加上皇協軍八個團,對虎頭山根據地發起一次規模性圍剿。
李衛國得知消息之后,有些無語,這些鬼子能不能安分一點嗎?又來這一套,沒看見他正在招兵買馬嗎?等他兵力擴充到位,再打不行嗎?
現在,李衛國才擴充到五萬人。
這個虎頭山根據地啊!縱深空間不夠,是沒有辦法閃轉騰挪的。
因此,得想辦法,迫使鬼子回撤。
鬼子一個師團加一個旅團,差不多快三萬人了。
也就是,齊魯之地的鬼子,動用了一半。
其后方,必定有所空虛。
李衛國因此,就打算正面頂住,再派出部隊在鬼子后方搞破壞,扒他們的鐵路,炸橋梁,襲擊其據點,滅殺其僑民。
這樣的話,鬼子就不得不退了。
時間也不等人,趕緊的,工事建起來。
李衛國打算,正面以三個加強團頂住。
再派三個加強團,到鬼子后方去搞破壞。
鬼子先派出了轟炸機,對著虎頭山據點,轟炸了五天。
李衛國都只能進防空洞躲著了。他琢磨著,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再打鬼子的機場。
防御工事,必須要有防空的坑洞,以躲避轟炸。
另外,要小心敵人的毒氣彈。
據說,這次,鬼子也是出動了毒氣彈。
五天轟炸過后,鬼子才派出地面部隊,裝甲坦克車,是無法進虎頭山的。
鬼子也沒有分兵,擔心被各個擊破,那是集中到一路,像是一只鐵拳一般。
雙方交上火了。
李衛國穩坐釣魚臺,他一點都不擔心,想要吃掉他是做夢,實在不行,他們也可以跑路。
李衛國的另外三個加強團,穿插到鬼子后方去,那是大搞破壞,可謂是無往不利。
鐵路扒了,火車站炸了。
攻進縣城里面去,逮捕鬼子僑民,只要是成年的,一并收拾掉。
小孩子的話,也沒有辦法,李衛國得講究一下,就放過了。
他們不能像鬼子一樣,連嬰兒都不放過。
采取刀劈,活埋的方法,也能節省一些子彈。
鬼子僑民也不少的,他們來這邊做生意或者是工作。
齊魯之地的鬼子高官,完全沒有想到,李衛國會如此無恥,采取這種下三濫的辦法,趁著他們后方兵力有所空虛,跑過來搞破壞,真是豈有此理。
沒有辦法,必須回撤,以鞏固后方。
讓李衛國部破壞下去,那還了得,廠礦都得沒,那得損失多少錢。
很快鬼子進攻虎頭山的部隊,就撤軍了。
雙方交火了兩天,各自傷亡了千把人。
李衛國覺得他可以高枕無憂的休整一段時間了。
然后看著別人打。
人家列強打仗,就比他們場面大多了,搞得轟炸機機群,坦克機群。
看著相關報紙,李衛國不禁感嘆,這要是給他三分之一,他能把鬼子打得喊媽媽。
他就不明白了,他們這么大的國家,怎么就沒有工業呢?
按理說,就算是不如對方,起碼生產的武器裝備,也應該達到人家的十分之一吧!
害得他們這些當兵的,拿血肉之軀去填線,損失他們那是極其的慘重啊!
目前的戰場局勢,仍然非常不利,尤其是人家打起來,他們得到的援助就非常少了。
也是只能靠自己扛了。
李衛國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能夠扛得住,我打不贏就撤,反正鬼子也沒有那么多兵力,把他們所有地方都攻占了,總歸他們是有緩沖空間的。
錢富貴在擴大卷煙廠,他們的卷煙很好賣,必須擴大產能,以滿足部隊對于軍餉的需求。
至于伙食,吃糧沒有問題,吃肉就有問題了,大概三天一頓吧!他們有錢都沒地買去。
現在戰亂,誰還養那么多家禽牲口啊!
當新七軍的總兵力,到了七萬人的時候,李衛國就下令,停止征集新兵。
免得臃腫起來,戰斗力大幅度下滑,這是不可接受的。
新兵比重太高,對于戰斗力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因此,李衛國也是不得不叫停。
他們也需要以戰養戰,必須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主動出擊。
事實上,他們需要城市來養活他們。
但是攻下來,鬼子進行反撲,又很難守住,這也是個問題的啊!
全部縮在虎頭山根據地,也是比較危險。
因此,李衛國打算往前拱一拱,占據一些城鄉,從而形成相互策應之勢。
鬼子在中部地區的會戰,也已經暫時宣告結束。
很明顯,鬼子下一步重點,就是鞏固占領區。
而李衛國心知肚明,他必定挨收拾的。
所以,不能進行收縮,得把部隊分散一下,以避免被一鍋端。
占據一些城鄉,對于李衛國部并不困難。
真正困難的是,能夠跟鬼子僵持住,能立住腳。
不管怎么說,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齊魯之地的鬼子是不多,但是,鬼子可以增兵嗎?
轉眼間,就入冬了,天氣冷,部隊過冬的棉衣倒是沒有問題。
有的是繳獲的,有的是從上頭撥的,這到了冬天,仗可就不好打了,冰天雪地的,根本不利于行軍打仗。
夜里更冷,也不適合夜襲。
李衛國估計鬼子應該不會發起什么軍事行動。
常望民突然又來了,他是來找李衛國借東西的,借什么呢,借棉衣。
他們一到冬天就發愁,無法給部隊完全供給棉衣,也沒有給他們提供,過冬一直以來,都是問題,
常望民要借五千套,等開春了之后再還回來。
李衛國有些無語,這哪里有借衣服的啊!不過他也知道,對方很困難。
“送你五千套吧!不用還了。”
李衛國倒是比較大方。
他們倒是有富余的棉衣。
“軍政部,也不給我給養,巴不得我們自生自滅,我們只能靠自己。”
常望民嘆了一口氣。
李衛國自然心知肚明,他們要不是能打仗,也不會給他們一丁點的給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