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清鄉行動
- 抗戰之勇者無畏
- 洛炫
- 2102字
- 2025-08-12 00:06:58
針對鄉鎮地區的惡化,鬼子也是感到頭疼,不得不進行打壓,抽調兵力,實行清鄉行動。
不過,抽調的兵力也不多,千把人,還是分頭行動,所以,根本沒有取得什么建樹,反而遭受到了一定的損失。
就是中原地界不好混,地勢過于平坦,沒有地利可依。
所以,派到中原地界的部隊,不好打開局面。
李衛國倒是比較清閑,天天看看地圖,指導一下訓練就行了。
現在,他也是越來越受到重視,越打越強。
不過重視是重視,好處沒啥,軍餉糧食彈藥,都沒有。
一是不好運過來,二是財政根本沒啥錢,富裕的地方是丟光了,上哪兒收稅去啊?
鬼子的重點進攻,肯定還是在中部地區。
他們現在,進攻的力度可是不強了。
主要原因,占的地方太多了,其軍事開支越來越大,伴隨著老鬼子的損失,戰斗力有一定下滑。
鬼子快速擴軍,難免兵員素質下降,但肯定比他們強的。
過了幾天,李衛國收到一個戰報,令他感覺匪夷所思,中原地界的上平縣,被他手里的一個連隊給收復了。
他都不敢相信,一個連,怎么可能收復一個縣城呢。
經過再三確認,才知道,確實是真的。
主要是上平縣,沒有多少鬼子,也就一個小隊而已。
所以才能夠收復。
李衛國下令,嘉獎這支連隊,勇氣可嘉。
不過,這種縣城守不住的,鬼子肯定會撲過來,只是具備象征意義而已。
收復失地,實際上沒有能力守住,又不能跟鬼子死拼,所以非常麻煩。
李衛國顯然是威脅越來越大了。
鬼子準備抽調,第七混成旅團,皇協軍第四師,前來圍剿山區,打擊李衛國部的根基。
鬼子第七混成旅團,六千多人,皇協軍第四師,有七千人。
這樣的兵力調動,自然很難掩人耳目。
李衛國接到情報,還挺詫異,真是給面子啊!
當然了,他也不怕,打不贏,又不是不可以跑。
這一萬多人,是無法形成一個堅固的包圍圈的。
鬼子轟炸機先出動,對山區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轟炸。
幾個縣城,都被炸爛了。
被炸死了上千人,要不是李衛國下令疏散縣城里的百姓,還會死得更多。
偵察機也時不時來,明顯就是偵察地形。
這轟炸過后,自然很快地面部隊就要出動。
李衛國這次沒有進行縱深防御,他打算打運動戰,他們也熟悉地形。
鬼子是兩路出動,實行鉗形攻勢。
李衛國根本就沒有調回在外的部隊,他認為,山區留守的四千兵力,足夠跟對方周旋了。
第七混成旅團,旅團長八村俊成。今年四十九歲,少將軍銜。
他接到的命令,是見人就殺,見房子就燒,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李衛國派出了少許部隊,騷擾一下,并沒有依托地形,進行防御戰。
白天不是他們的主場,晚上才是。
他就不信,沒有機會了。
鬼子輕而易舉的進入到了山區腹地,人員被李衛國給疏散了。
八村俊成還挺奇怪的,一路上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難道草鞋兵跑了嗎?有這個可能,是害怕了。
那么接下來,他們就要把山民給屠殺干凈,沒有了這些人,哪怕是草鞋兵今后回來了,也是無根之水。
八村俊成下令部隊散開,實行屠殺,不分男女老***犬不留。
這個鬼子一散開,機會自然就出現了。
有了戰機。
李衛國當即立斷,集中優勢兵力,吃掉敵人幾股再說,他沒有興趣打偽軍,主要是打擊鬼子。
鬼子膽子也大,他們以中隊的規模行動,再由部分皇協軍配合,因此,單股的兵力,就不多了。
三四百人。
李衛國實行夜戰,集中優勢兵力,圍住兩股敵人,將其全部吃掉。
打完之后就撤退,躲進山林里。
八村俊成得知情況之后,吃了一驚,原來沒有跑啊!居然還敢主動出擊。
他立刻命令,部隊合攏,免得給對方可乘之機,被逐個擊破。
鬼子偽軍一合攏,戰機就沒有了。
李衛國不著急,耗唄,他們有的是時間。
一萬多人進入山區,沒有后勤供給,難以久戰。
李衛國已經下令,在外的部隊,必須要確保,鬼子后勤運不進來。
白條,李衛國綁起來,晚上冒出來,進行偷襲,打一波就走。
鬼子并不熟悉地形,因此吃虧。
鬼子的偵察機,出動頻繁,四處尋找李衛國部的位置。
八村俊成氣壞了,有力使不上啊!找不到人,進入山區以來,也就逮住了幾百個山民,屠了而已,這只是杯水車薪。
八村俊成采取拉網式搜尋,他就不信了,李衛國真能夠藏住。
李衛國已經化整為零,在山區兜圈子,跟鬼子若即若離。
他估計,鬼子隨軍攜帶的口糧不多,吃不了多少天,一旦糧食告盡,他就發起攻擊。
運輸是進不來的。
李衛國在外的部隊好幾千人,打擊鬼子的運輸,沒有問題。
而且,這運進山區,汽車進不來,只能用騾馬。
八村俊成接到了后勤被伏擊的消息,氣得暴跳如雷。
他們在山區內,也沒有辦法找到糧食,他也不傻,知道這是在跟他們耗,因此,八村俊成,打算先退到山區邊緣再說。
然后采取步步蠶食的戰法,層層推進。
八村俊成這一撤到山區邊緣,后勤就能夠供應上了,他們可以派出部隊去接應,運輸距離也大大縮短了。
李衛國的陰謀沒有得逞,他自然清楚,鬼子可不是傻子的。
八村俊成在山區邊緣,抓民夫,修建據點。
李衛國是有些傻眼了,沒有想到鬼子會這般行事。
這分明就是下定決心,要把他給弄死。
敵人這兵力這么重,李衛國也不敢主動進攻。
沒有戰機,他是不會出動的。
八村俊成大興土木,在山區邊緣,大修堡壘炮樓。
這就是釘子了。
李衛國不管,他也管不了。
反正,敵不動,他就不動。
混不下去了,又不是不可以撤退。
李衛國其實也不想長久留在山區,這邊也是太窮,會影響他們的發展。
他們要到富裕的地方,去吃飯去。
因此,在戰略上的考量,李衛國是想著要過江的。
部隊的發展,那是離不開軍隊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