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獻策受阻,矛盾初現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程大龍和常時的臉上。兩人早早起身,簡單收拾后便前往與岳飛、李綱約定的茶樓。一路上,汴京熱鬧的街景并未引起他們太多注意,他們滿心都是即將到來的商討。走進茶樓,他們四處張望,尋找著岳飛和李綱的身影。
“這邊!”岳飛看到兩人,站起身來,微笑著招手。程大龍和常時快步走過去,四人圍坐在桌旁。茶樓里茶香四溢,周圍食客的談笑聲此起彼伏,但這四人的心思都不在此。
“昨日在宴會上,聽二位對局勢見解獨到,想必心中早有抗金之策。”李綱目光灼灼地看著程大龍和常時。
程大龍清了清嗓子,說道:“二位將軍,如今金國野心勃勃,北宋看似疆域廣闊,實則軍事積弱,內部腐敗嚴重。我們認為,當務之急是革新軍事,招募新兵,加強訓練,提高士兵待遇,以此提升軍隊戰斗力。同時,整頓吏治,清除朝中腐敗勢力,方能上下一心,共同抗金。”
岳飛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贊賞:“程兄所言極是,這些想法確實新穎且切中要害。只是……”
“只是在朝堂之上推行這些,怕是困難重重。”常時接過話茬,神色凝重。
“不錯,不過事在人為,我們盡力一試。”李綱握緊了拳頭,語氣堅定。
幾人又詳細商討了一些具體的策略和步驟,不知不覺,已到了上朝時間。四人一同前往朝堂,準備向皇帝進言。
朝堂之上,氣氛莊嚴肅穆。金黃色的龍椅高高在上,皇帝端坐在上,目光掃視著下方的大臣們。
李綱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近日結識兩位賢才,程大龍和常時,他們對當前局勢和抗金之策頗有見解,特向陛下引薦。”
程大龍和常時上前,行禮參拜。程大龍起身,將自己對局勢的分析以及抗金的初步想法娓娓道來。剛說完,朝堂上便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蔡京站了出來,冷笑一聲:“陛下,這二人身份不明,來歷不清,突然提出這些所謂的抗金之策,臣懷疑其動機不純。說不定是金國派來的奸細,故意擾亂我朝視聽。”
“蔡大人此言差矣!”常時忍不住反駁,“我們一心為北宋著想,提出的策略也是為了拯救國家于危難,怎能無端被懷疑是奸細?”
“哼,空口無憑,誰能證明你們的忠心?”蔡京身旁的一位主和派大臣附和道。
“我們愿以性命擔保!”程大龍大聲說道,心中怒火升騰。
朝堂上,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常時據理力爭,從金國的野心談到北宋的現狀,從革新軍事的必要性說到整頓吏治的緊迫性。然而,主和派大臣們根本聽不進去,他們或是閉目養神,或是交頭接耳,臉上滿是不屑。
皇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皺,似乎也在權衡利弊。場面陷入了僵局,氣氛緊張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陛下,如今局勢危急,這些策略或許能解燃眉之急,還望陛下三思。”岳飛上前一步,懇切地說道。
“是啊,陛下,切莫錯失良機。”李綱也跟著勸道。
但蔡京等人依舊不依不饒,在朝堂上大談議和的好處,說什么只要割地賠款,就能換來一時的安寧。
最終,皇帝擺了擺手,疲憊地說道:“此事容后再議,退朝。”
程大龍和常時看著皇帝離去的背影,心中滿是無奈和失落。此次獻策失敗,他們意識到在朝廷推行自己的想法困難重重,而蔡京等人似乎不會輕易罷休。
走出朝堂,岳飛和李綱一臉歉意。“二位莫要氣餒,此次雖未成功,但我們不會放棄。”岳飛說道。
“是啊,我們再想其他辦法。”李綱也安慰道。
程大龍深吸一口氣,說道:“多謝二位,我們也不會輕易放棄的。只是接下來,還需從長計議。”
四人在宮門外分別,程大龍和常時心情沉重地走在回客棧的路上。汴京的街道依舊熱鬧非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街邊的店鋪里傳出陣陣吆喝聲,各種美食的香氣撲鼻而來,但兩人卻無心欣賞。
“看來,我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金國的威脅,還有朝廷內部的重重阻力。”常時打破了沉默。
程大龍點了點頭,目光堅定:“沒錯,但我們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就沒有回頭路。總會有辦法突破困境的。”
兩人回到客棧,坐在房間里,陷入了沉思。窗外,夕陽的余暉灑在街道上,將行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