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鐵模鑄炮法

為了在澆鑄金屬之前取出模型,鑄模應做成兩個或更多個部分;在鑄模制作過程中,必須留出向鑄模內澆鑄金屬的孔和排氣孔,合成澆注系統。鑄模澆注金屬液體以后保持適當時間,一直到金屬凝固。取出零件后,鑄模被毀,因此必須為每個鑄造件制作新鑄模。砂模加工廠可以鑄造大型零件。鐵鑄造、青銅鑄造、黃銅鑄造與鋁鑄造都可以使用砂模。濕型鑄造是另一種砂模鑄造工藝,它的造價低廉,而且可以生產各種尺寸的零件。

思索著,查理想到了鐵模鑄炮法。

《鑄炮鐵模圖說》由清代嘉興縣丞龔振麟于1841年編撰完成,系統闡述了鐵模鑄炮法的創新工藝。該書以鐵模替代傳統泥模,通過分節組合鑄造、涂料分層處理等技術,使鑄炮效率提升數十倍,并實現規格標準化。書中記載的工藝比歐洲同類技術早了32年(歐洲1873年應用)。

鴉片戰爭期間,傳統泥模鑄炮存在陰干周期長(需1個月)、易產生氣泡導致炸膛、規格不統一等問題。1841年,時任浙江嘉興縣丞的龔振麟在鎮海炮局實踐中改進工藝,首創鐵模鑄炮法,并著書系統總結技術經驗。

相比于以前傳統的泥模鑄炮法,龔振麟的鐵模鑄炮法在以下方面也都做出了創新。

模具制作:分節制作泥型原型,澆注出可重復使用的鐵模;鐵模采用分瓣設計,便于脫模和組合復用。

鑄造工藝:在鐵模內壁刷涂兩層特殊涂料:第一層細稻殼灰與細沙混合防粘連,第二層增加光潔度;熔鐵澆鑄后快速脫模,趁紅熱狀態進行表面修整。

質量控制:通過模具標準化實現“一模多鑄“,單套鐵模可鑄造數百門火炮;消除蜂窩狀氣孔缺陷,炮膛內壁光滑度提升。

而與以前的泥模鑄炮法相比,鐵模鑄炮法更具有以下四個優點。

效率革新:鑄造周期從30天縮短至1天,生產效率提升數十倍。

成本降低:泥模單次使用成本高昂,鐵模可重復使用達數百次。

質量穩定:火炮規格統一、內壁光滑、無氣孔缺陷。

工藝簡便:省去泥模陰干、烘烤等復雜工序,普通工匠即可操作。

該書記載的鐵模鑄造法比歐洲提前32年實現技術突破(中國1841年 vs歐洲1873年)。后來也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收錄其核心工藝,使該技術傳播至日本等東亞國家。英國學者李約瑟評價其為“19世紀中國軍事工業最杰出的技術創新“。

龔振麟在書中同時記載新式炮架與炮車設計,通過改進車輪軸承和減震裝置,使火炮的機動性提升。該炮架采用鐵木復合結構,兼具強度與輕量化特點。

這種鐵模鑄炮法比現在歐洲各國通用的砂模鑄炮法的效能還要更高出很多。

而且在1841年的時候,清國應該也沒有多少工業基礎,奧地利現在好歹在輕重工業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了,那么也就是說,這套鐵模鑄炮法,可以套到奧地利的兵工廠上。

對于查理提出的“奇思妙想”,維也納皇家兵工廠的鑄炮師施泰因說道:“如果您的想法確實可行的話,那么每年,維也納皇家兵工廠就可以生產一千門火炮。”

查理聞言,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不要以為一年一千門火炮的年產量很低了。

要知道,這個時期英國的伍爾維奇兵工廠,一年生產火炮也才八百門。

在巴爾干戰爭期間,奧地利全國上下,幾乎所有由哈布斯堡皇室出資控股的皇家兵工廠加班加點,才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將180000支M1784式燧發槍、300門M1717/22式和M1737式二十四磅炮以及一萬六千噸彈藥生產出來,交給了俄羅斯。這些數量的槍炮彈藥,可能在十九世紀普遍進行了工業革命的歐洲各國來講算不得什么。

但是別忘了,在十八世紀的這個時代,也就只有開始了工業化進程的英國和奧地利,才有如此大的生產能力,去接俄羅斯這么大一筆的訂單。

就算是換了法國,也沒有把握在那么短的時間之內,向俄羅斯交付這么多的槍炮彈藥。

隨后,查理又開始惆悵了起來,奧屬尼德蘭,也就是比利時,作為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后,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從已經絕嗣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親戚手里繼承的遺產之一。

畢竟,早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兼西班牙國王的查理五世(在西班牙被稱之為是卡洛斯一世)在位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歐洲,就經常流傳著一句歌謠:“帝國的財富,有一半來自低地。”

低地指的就是已經獨立了的荷蘭、和現在的奧屬尼德蘭、奧屬盧森堡公國。

那個時候,整個低地,也就是尼德蘭還是一個整體,后來在荷蘭人反抗西班牙帝國統治并且爭取獨立的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一同與1648年結束,北尼德蘭七省正式獨立,成為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南尼德蘭十省,成為西屬尼德蘭,并且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波旁王朝入主西班牙之后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被奧地利奪回,變成奧屬尼德蘭。

低地地區從十三世紀開始時至今日的五百年間,一直富庶。

不過,奧地利卻無心再維持在奧屬尼德蘭的統治了。

奧屬尼德蘭遠離本土,每年上繳帝國中央的財政稅賦收入,相比較于維持奧地利在奧屬尼德蘭地區的統治成本,也是相當雞肋。

早在查理的祖母瑪利亞·特蕾莎女皇尚且在世時,巴伐利亞選帝侯維特爾斯巴赫王朝馬克西米利安三世去世,沒有后嗣。

查理的父親約瑟夫二世皇帝,便要求以表弟的身份繼承巴伐利亞選帝侯國。

因為查理的祖母,也就是約瑟夫二世的母親瑪利亞·特蕾莎女皇,是馬克西米利安三世的母親瑪利亞·阿梅利亞的堂妹,她們的父親查理六世和約瑟夫一世是親兄弟。

當時,約瑟夫二世想用奧屬尼德蘭和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泰奧多爾置換巴伐利亞公國

但是遭到了普魯士和薩克森的極力反對。

薩克森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三世,宣稱自己的祖母瑪利亞·約瑟法(約瑟夫一世長女),是馬克西米利安三世的母親瑪利亞·阿梅利亞的親姐姐。

因此,作為表侄的他,比約瑟夫二世的繼承權更靠前。

因為當時對峙的雙方都在搶先收獲馬鈴薯,因此這場戰爭也被稱之為是“馬鈴薯戰爭”。

最后,在法國和俄羅斯的調停之下,奧地利得到了巴伐利亞的因維爾特爾,而薩克森得到了金錢作為補償,而巴伐利亞選帝侯國依舊由卡爾·泰奧多爾繼承。

奧地利想要擺脫奧屬尼德蘭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

奧屬尼德蘭目前對于奧地利來說的定位也很明顯,就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留著吧,每年的財政收入沒比行政管理成本高出來多少,扔了吧,又舍不得,畢竟還有列日兵工廠這個全歐洲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一年就能夠生產出來200000支步槍來。

查理也知道,奧屬尼德蘭最后大概率是留不住的,奧屬尼德蘭南部毗鄰法國,從十四世紀開始,法國人就一直想要吞并低地。

奧屬尼德蘭又遠離奧地利本土,到時候反法同盟戰爭真打起來了,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奧屬尼德蘭。奧地利本土根本就來不及救。

所以,查理想著,就算最后奧屬尼德蘭真的保不住了,也要把列日兵工廠給遷過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堰市| 中西区| 砚山县| 三门县| 祁连县| 济阳县| 仲巴县| 盐城市| 沐川县| 攀枝花市| 青龙| 西丰县| 镇沅| 呼和浩特市| 腾冲县| 拉萨市| 亚东县| 浙江省| 阳原县| 大关县| 望奎县| 河北区| 淳化县| 临高县| 南城县| 遵化市| 贵州省| 额尔古纳市| 南召县| 海林市| 鹤庆县| 调兵山市| 白城市| 玉溪市| 安国市| 芜湖县| 株洲县| 思茅市| 山阳县| 利辛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