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聽取工作匯報
- 財富自由,從教人填志愿開始
- 泛海歸舟
- 4078字
- 2025-08-30 19:33:52
剛踏上廊橋,陳如軒就聽見身后有人喊“陳總”,回頭一看,竟是教導主任老楊,當年和他共事過兩年。
老楊快步追上來,滿臉堆笑:“真沒想到在這碰到您!老校長昨天還跟我們說請您回校講座的事,大家都盼著您呢!”
陳如軒笑著握手:“下月底我會參加一個論壇,到時候一定去母校看看。”
老楊搓著手感慨:“當年您走的時候多委屈啊,現(xiàn)在好了,您這‘如軒教育’都成行業(yè)標桿了,我們學校好多老師都在研究您的個性化教學法!”
廊橋盡頭,乘務長已等候在機艙門口,遞上溫熱的毛巾:“陳總,您團隊的座位都已安排妥當,特意留了靠窗的位置,方便您休息。”
走進機艙,陳如軒意外發(fā)現(xiàn)鄰座竟是江南市教育局的黎局長,對方也是剛從燕京開會返程。
黎局長笑著拍他的肩膀:“真巧!我正想給你打電話呢,你們的‘鄉(xiāng)村教育幫扶計劃’被列為全市重點民生項目,市里會撥兩百萬專項經費支持你們!”
陳如軒眼睛一亮:“太感謝黎局長了!我們一定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孩子身上!”
飛行平穩(wěn)后,周明宇遞來一份新的合作方案:“陳總,江南大學教育學院剛才發(fā)過來的,想和我們共建‘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室’,聯(lián)合培養(yǎng)教育碩士。”
陳如軒接過方案,剛翻了兩頁,感覺有些意思。
于是他和周明宇就這件事在飛機上談了一個多小時。
當飛機降落在江南市國際機場時,舷窗外已圍了不少人,有舉著“歡迎如軒教育團隊凱旋”橫幅的員工,還有提著鮮花的家長和學生。
剛下舷梯,一個扎著馬尾的小姑娘就跑過來抱住他的腿:“陳老師!我是大山里的朵朵,您捐的電腦我學會用了,還寫了篇作文獲獎呢!”
朵朵的爺爺跟著過來,顫巍巍地遞上一面錦旗:“陳總,您真是孩子們的大恩人啊!要不是您,朵朵這輩子都沒機會學電腦!”
周圍的媒體記者立刻圍上來拍照,閃光燈不停閃爍,陳如軒蹲下來摸了摸朵朵的頭:“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走出航站樓,市電視臺的記者攔住他做采訪:“陳總,聽說央視要為您拍紀錄片,您現(xiàn)在最想對當年支持您的人說什么?”
陳如軒對著鏡頭微笑:“我想對所有信任我的家長、學生和團隊說,我們會繼續(xù)堅守教育初心,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回到公司樓下,陳如軒發(fā)現(xiàn)門口擠滿了人,原來是之前合作過的幾家企業(yè)負責人,都想投資他的鄉(xiāng)村教育項目。
周明宇笑著說:“陳總,現(xiàn)在咱們真是門庭若市了!光今天上午就有五家投資機構聯(lián)系我們。”
陳如軒搖搖頭:“投資可以談,但必須保證資金全部用于教育項目,不能搞資本運作那套。”
接著眾人走進公司,員工們列隊鼓掌歡迎。
陳如軒笑著揮手示意,剛走到二樓辦公室門口,就見教學部劉敏、市場部張莉、技術部趙峰、財務部周婷和支教項目部陳明五人拿著文件夾站在走廊里,顯然是早就等候在此。
“陳總,您辛苦了!我們幾個正好有工作要向您匯報,就一起等在這里了。”
劉敏作為代表率先開口,臉上帶著幾分期待。
陳如軒推開辦公室門,側身讓眾人進來:“都坐吧,正好我也想聽聽各部門的進展,一個個說,不用急。”
五人依次在會客區(qū)坐下,劉敏第一個拿起文件夾:“陳總,先由我匯報教學部的工作。我們新推出的‘個性化錯題精講’服務已經在三家分校試點,通過AI系統(tǒng)整理學生錯題后,由專屬老師錄制針對性講解視頻,試點半個月以來,學生錯題重復率下降了60%,家長滿意度高達98%。”
她邊說邊遞上數(shù)據(jù)報表:“另外,針對鄉(xiāng)村支教點的‘同步課堂’設備已經調試完畢,下周起,我們的金牌教師會每周三次通過直播給鄉(xiāng)村孩子上英語和科學課,目前已經有8所鄉(xiāng)村小學報名參與。”
陳如軒翻看著報表,指尖在數(shù)據(jù)上輕點:“錯題精講服務要加快推廣,月底前覆蓋所有分校;同步課堂要安排老師提前備課,多準備互動環(huán)節(jié),避免鄉(xiāng)村孩子跟不上節(jié)奏。”
劉敏剛點頭應下,張莉立刻接過話頭:“陳總,市場部這邊有兩個重點進展。一是我們聯(lián)合江南市教育局舉辦的‘教育公益開放日’活動,已經確定下周六在旗艦校舉行,邀請了10所鄉(xiāng)村小學的師生和200組城市家庭參與,目前報名通道剛開放就已經滿額。”
她停頓了下,繼續(xù)說道:“二是我們和本地生活平臺‘江南生活圈’達成了合作,對方愿意免費為我們的鄉(xiāng)村教育項目做專題推廣,還發(fā)起了‘一元助力鄉(xiāng)村課堂’的公益活動,上線一天就有超過5萬名用戶參與,募集到的資金已經全部轉入專項賬戶。”
“開放日活動要做好安全保障和流程銜接,多安排城鄉(xiāng)孩子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陳如軒叮囑道。
“和平臺的合作要及時公開資金使用情況,接受用戶監(jiān)督,避免出現(xiàn)負面輿情。”
張莉剛記錄完,趙峰就迫不及待地開口:“陳總,技術部這次帶來了兩個好消息。第一個是‘智慧教學平臺’的‘家長端’功能上線了,家長可以實時查看孩子的上課進度、作業(yè)完成情況和錯題分析,還能和老師在線溝通,昨天試點上線后,家長活躍度超過了80%。”
他舉起平板電腦演示:“第二個是我們?yōu)猷l(xiāng)村支教點開發(fā)了‘離線教學資源包’,里面包含了課件、視頻和練習題,即使沒有網絡也能使用,還支持U盤拷貝,解決了偏遠鄉(xiāng)村網絡不穩(wěn)定的問題,已經打包好準備下周隨物資一起送過去。”
陳如軒看著演示畫面,滿意地點頭:“家長端功能要持續(xù)優(yōu)化,增加‘學習周報’自動生成功能;離線資源包要定期更新內容,讓鄉(xiāng)村孩子能學到最新的知識,技術部可以安排人定期遠程指導支教老師使用。”
趙峰剛坐下,周婷就翻開了財務報表:“陳總,財務部這邊主要匯報三項內容。第一,上月營收同比增長50%,其中個性化輔導和線上課程貢獻最大,資金流非常充足;第二,市里撥付的兩百萬專項經費已經到賬,我們按照要求設立了專戶管理,目前已經支出50萬用于采購支教物資,明細已經整理好。”
接著她遞過明細單:“第三,我們和江南銀行談成了‘教育公益貸款’,年利率比普通貸款低3個百分點,要是后續(xù)需要擴大支教規(guī)模或者建設教學設施,資金方面完全有保障。另外,三家愛心企業(yè)的捐贈已經到賬,我們都開具了公益捐贈票據(jù)。”
“資金使用一定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每一筆支出都要有審批流程。”陳如軒強調道。
“專項經費和捐贈資金的明細要每月在公司官網公示,做到公開透明,財務部要定期核對賬目,避免出現(xiàn)任何問題。”
周婷剛合上報表,陳明就激動地說道:“陳總,支教項目部這邊收獲滿滿!首先,我們在江南市周邊的10所鄉(xiāng)村小學建立的‘夢想電腦教室’已經全部投入使用,上周組織了首次計算機課,孩子們反響特別熱烈;其次,我們和江南師范大學達成了合作,他們選派了50名師范生作為志愿者,下周就會分批次前往支教點,為期兩個月。”
他還拿出一組照片:“另外,我們發(fā)起的‘城鄉(xiāng)手拉手’活動已經匹配了200對城鄉(xiāng)學生,他們通過寫信和視頻通話交流,不少城市家庭還主動提出要資助鄉(xiāng)村孩子的學習用品,當?shù)亟逃痔匾饨o我們發(fā)了表揚信。”
“電腦教室要安排專人維護,和師范大學的合作要做好志愿者的培訓和后勤保障。”
陳如軒看著照片里孩子們的笑臉,語氣柔和了幾分。
“‘手拉手’活動要持續(xù)推進,多挖掘感人故事,通過市場部的渠道宣傳,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
五人匯報完畢,辦公室里安靜了片刻,周明宇適時開口:“陳總,各部門的工作都推進得很順利,要不要匯總成一份月度工作報告,下發(fā)給全體員工,鼓舞一下士氣?”
陳如軒點頭同意:“可以,報告里要突出各部門的亮點成果,也要明確下個月的重點任務,另外,把鄉(xiāng)村孩子的感謝信和照片附在后面,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我們工作的意義。”
他看向五位主管:“大家這段時間都辛苦了,月底績效考核時,各部門的優(yōu)秀員工都要重點表彰,尤其是參與支教項目的同事,要給予額外獎勵。”
“謝謝陳總!”五人異口同聲地說道,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劉敏突然想起什么,補充道:“對了陳總,我們教學部的幾位金牌教師主動提出要輪流去支教點上課,每人每月去一周,已經把排班表做好了。”
“這個想法很好,要大力支持,”陳如軒贊許道。
“公司負責交通和食宿費用,還要給他們安排好課程銜接,避免影響分校的正常教學。”
張莉也跟著補充:“陳總,‘教育公益開放日’活動當天,我們想邀請幾位鄉(xiāng)村孩子和支教老師分享感受,再播放一段支教的短視頻,應該能打動更多人。”
“可以,視頻要真實感人,突出孩子們的變化和老師們的付出,”
“市場部要提前和孩子們、老師們溝通好,做好引導,避免過度煽情。”
就在這時,前臺的電話打到了陳如軒的辦公手機上:“陳總,江南大學教育學院的張院長來了,說想和您當面聊聊共建‘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細節(jié),現(xiàn)在就在會客室等著。”
陳如軒看了眼時間,對五位主管說:“今天的匯報就到這里,大家按照剛才說的方案推進工作,有任何問題隨時溝通。”
五人起身離開后,陳如軒整理了一下文件,剛走到門口,就看到周明宇已經在等他:“陳總,張院長那邊我已經安排人接待了,茶也泡好了。”
“好,我們過去吧,”陳如軒邊走邊說。
走進會客室,張院長立刻起身迎接:“陳總,剛才我看了你們公司的文化墻,尤其是鄉(xiāng)村支教的照片和感謝信,真是令人感動,這樣有情懷的企業(yè),我們合作起來更有信心了!”
陳如軒笑著握手:“張院長過獎了,我們只是做了分內之事,能和江南大學這樣的高校合作,也是我們的榮幸,相信在您的指導下,實驗室一定能做出實實在在的成果。”
兩人坐下后,張院長拿出合作方案的修改稿:“這是我們根據(jù)上次的溝通修改的方案,增加了‘鄉(xiāng)村教育政策研究’和‘支教教師培訓’兩個模塊,還配備了專門的教授負責,您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陳如軒接過方案,仔細看了起來,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文件上,照亮了“鄉(xiāng)村教育”“人才培養(yǎng)”等關鍵詞,也照亮了他眼中的堅定與期待。
他知道,這只是新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還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幫助,但只要各部門齊心協(xié)力,堅守初心,就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實現(xiàn)不了的目標。
會談進行了一個多小時,雙方最終敲定了合作細節(jié),簽字時,張院長感慨道:“陳總,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都追求短期利益,像你們這樣愿意沉下心來做鄉(xiāng)村教育的,真是難能可貴。”
陳如軒笑著說:“教育是百年大計,能為鄉(xiāng)村教育出一份力,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榮幸。”
送走張院長后,陳如軒回到辦公室,剛坐下就收到了劉敏發(fā)來的消息:“陳總,金牌教師的支教排班表已經整理好,發(fā)您郵箱了;同步課堂的備課方案也通過審核了,下周可以準時開課。”
他打開郵箱,看著密密麻麻的排班表和詳細的備課方案,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