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北荒,已亂
- 從鳳鳴小族到萬域仙朝
- 油條豆漿胡辣湯
- 2009字
- 2025-08-30 08:36:27
最終,在一番無聲的權衡與方長勝長勝那深不可測的眼神注視下,洛玄鈞做出了決定。
他并未多言,只是對著獨孤長勝微微頷首。
回到山門前,在洛明信與洛長歌疑惑而不解的目光中。
洛玄鈞攙扶著方長勝,一步步登上了孔家那巍峨的云梭舟。
洛明信嘴唇動了動,最終卻什么也沒問,只是目送著他們的背影,眼中充滿了復雜的憂慮。
飛舟緩緩升空,駛離鳳鳴山,將洛氏的山門漸漸拋在下方,化為一個小小的黑點。
高空之上,罡風凜冽,卻被飛舟的防護陣法輕易隔絕。
洛玄鈞將獨孤長勝安頓在舟艙一隅休息后,便主動走向甲板上那些來自豐州各家的嫡系子弟,試圖與他們交談,獲取更多信息。
除了豐北四氏,豐州其余的家族,其被選中的子弟已全在舟上。
其中最為年長的,是三十二歲的王相盧,來自豐西王家,是家族嫡系二公子,氣質沉穩,但眉宇間總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倨傲。
最為年幼的,則是豐南櫻山翟家的嫡系二公子,年僅八歲,甚至比洛玄鈞還要小上一歲。
此刻正被一位老仆緊緊護在身邊,大眼睛里充滿了不諳世事的懵懂。
豐西葛家來的是一位嫡女,名為葛書萱,年方十六,明眸皓齒,落落大方。
雖然此前與洛玄鈞素未謀面,但葛家與洛氏關系向來密切,雙方長輩多有往來。
此刻在這飛舟上相遇,兩人竟有一見如故之感,很快便以姐弟相稱,走到一旁低聲交談起來。
一旁的王相盧似乎對葛書萱頗有好感,屢次試圖插入兩人的談話之中。
葛書萱雖眉宇間微露不悅,但王相盧言行舉止倒也還算得體,未曾有何失禮之處,她也不好當面發作,只得虛與委蛇。
不久后,飛舟抵達此行的最后一站——大重山,昔日高氏的門庭所在。
飛舟緩緩降低高度,孔良辰站在船欄邊,俯視著下方氣象萬千、如今卻被張、蔡、周、白四家分別占據的山門。
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對身旁的俞夫子道:“大重山,風水寶地,如今卻被四家瓜分。夫子,對此您有何看法?”
俞丈夫子聞言,只是呵呵一笑,捋須道:“呵呵呵,老夫一個教書匠,能有什么看法?”
孔良辰自知失言,連忙笑道:“是良辰說差了。良辰的意思是,不知主家……對此有何看法?”
此事也算不上什么絕密,俞夫子并未隱瞞,淡然道:“臨行前,祭酒大人曾有言:只要歲供稅賦如數繳納,他們四家是分是合,是戰是和,便只當什么都沒看見,什么都沒發生過。”
孔良辰眼中閃過一絲了然,輕聲道:“如此……北荒亂世,將起矣。”
“非也。”俞丈夫子緩緩搖頭,目光掃過下方已然分成四個陣營、彼此間氣氛微妙甚至帶著敵意的四家人馬。
語氣平淡卻擲地有聲:“北荒亂世,已起。”
飛舟落下。
下方,張、蔡、周、白四家的人馬果然各自為陣,分散站立,彼此間保持著明顯的距離和警惕。
但見到飛舟降臨,四家為首者還是立刻收斂神色,同時上前,恭敬行禮迎接。
俞夫子與孔良辰走下飛舟,流程與在洛氏時如出一轍。取出孔家法旨,讓四家上前接法旨。
似乎早已預料到四家會齊聚于此處理稅供事宜,俞丈直接祭出那尊三足大鼎,讓四家依次將各自的稅供儲物袋投入鼎中。
一番清點核對,數目無誤。便是原本屬于高氏的稅供也被四氏分繳。
隨后,俞丈目光掃過四家隊伍中那些年輕的嫡系面孔,當場便點出了四人。
這四人,無論其家族內部是否愿意,都必須即刻登舟,前往孔家學府。
自始至終,沒有任何一人提及關于原主高氏的話題。
仿佛這片靈山勝地,生來就該由這四家占據一般。
如此態度,如此場景,讓在場所有明眼人心中的最后一絲疑慮也徹底消散。
舊秩序已然崩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赤裸裸地成為了這片土地新的、也是唯一的規則。
至此,稅供交割完畢,質子登舟,四家人馬再無多留的必要。
彼此間連客套話都省了,各自帶著復雜的心思,迅速分散離去,空氣中仿佛都彌漫開一股山雨欲來的緊繃感。
飛舟之上,洛玄鈞將大重山下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眼神平靜無波,心中卻早已了然。
早在孔家的云梭舟毫無顧忌地出現在洛氏上空,宣告接管稅供之時。
他便已明白,無量宗對北荒之地的實際掌控力,已然名存實亡。
而北荒,也終于迎來了洛氏等待已久的——大變之局!
孔家雖是無量宗內舉足輕重的大家族。
但歸根結底,仍屬無量宗麾下勢力。
按照無量宗舊制,疆域內所有種靈境家族,皆為其直屬附庸,稅供理應直接上繳無量宗。
孔家此舉,無疑是僭越,是公然割據。
無論其背后有何等緣由與博弈,孔家既然敢這么做,并且有能力這么做,便意味著在北荒這片土地上,實際的話語權已經易主。
北荒……實質上已姓了孔。
然而,孔家此番“上位”,卻并非通過光明正大的武力征伐而來,其法理根基存在天然的缺陷。
若孔家能如當年無量宗那般,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北荒,打出一個清清楚楚的新秩序,自然人心懾服,無人敢有二話。
可如今這般“悄無聲息”地取代,雖能以勢壓人一時,卻難堵天下悠悠之口。
更難真正壓服各地豪強那顆顆蠢蠢欲動、各有算計的野心。
欲要真正掌控北荒,坐穩這“北荒之主”的位置,孔家就必須做出改變,或者說……是不得不進行妥協與讓步。
這便如同趙匡胤黃袍加身,奪得后周江山后,也不得不對扶持他上位的功臣勛貴、以及士族做出諸多讓步,以換取支持,穩固統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