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鄉村的理想時光

瑞安市瑞祥實驗學校八(5)班 池玥萱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秋日,我的雙腳踩在一片溫熱的土地上,眺望著不遠處的小山村。它像一只慵懶而隨意的橘貓,正窩在翠色的山林間,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沿著村里唯一一條水泥路向林深處走,繞過村口那棵大榕樹,一座寧靜平和的村莊便出現在眼前,頗有《桃花源記》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意味。這條水泥路筆直地向前延伸,從村子中間穿過去,一直到山上去,將村莊分成了兩半。

抬頭一瞧,黃昏先我一步而至,棲息在人家院中桂樹的枝葉間,像許多細碎的橘紅色星星。周身閃爍著金黃的光點,像夏夜里螢火蟲的尾焰,讓人著迷,讓人眷戀。

村子上空炊煙還沒散盡,幾聲狗吠,霞光漸暗。幾個孩子在大院里瘋跑,三兩個八旬老人搖著蒲扇,半躺在藤椅里,面上帶著明快的笑容,和多年老友暢聊過去的故事。小賣部前,四個老人坐在桌邊打牌,周邊圍了一圈看牌局的人們,還時不時傳來紙牌拍在桌上的清脆響聲,以及人群中不斷的喝彩聲,熱鬧極了。一旁的路燈亭亭地俯瞰著,像一道耀眼的聚光燈,將那張木桌照亮。白光盈在老人們笑時堆疊起的皺紋里,此刻的他們,正沉浸那理想的傍晚,那一方小小的競技場。

清晨時分,陽光會挑開厚重的窗簾,直直往臉上撲,暖洋洋亮堂堂的。

小溪流特別有活力,蹦跳著向前跑,奔向更遠的山群。

抬起頭就看見云。大朵大朵的,蓬松的,凌亂的,飄忽不定的云,眼瞳里,一會藍得深邃,一會白得耀眼,像變幻莫測的萬花筒。

最為理想的狀態,是戴一頂斗笠,搬張小板凳,架起小桌板,坐在纏著絲瓜藤的木架子下,半瞇著眼看著山邊一望無際的田野。涼風輕輕拂過臉頰,茂密的絲瓜藤幾乎遮住了頭頂全部的陽光,在地面投下一片碩大的陰影。眼前,滿山草木空翠,田野金燦燦的。

水稻是泥土里長出來的光,散發著勾魂的濃烈芳香,一大片一大片鋪滿了曠野,像這片土地上耀眼的披肩。九月的天色,哪怕午后都是清透的,翠藍泛起絨白,空氣平滑地進入胸腔,呼吸都帶著稻子的余味。

記得《我的阿勒泰》里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那里充滿了夢想和希望?!边@片天空,也許倒映著家門口的大院,屋檐下的陰涼地,也許倒映著那張小方桌,那個絲瓜架。但它們都承載了人們在這繁雜生活中沉淀的美好,理想,與希望。

想告訴你,這世間的美好仍有許多:朝晨簇新的陽光,黃昏絢爛的晚霞;夏日悠閑的蟬鳴,初秋嫩黃的稻谷;赤腳踩在田埂上迎面吹來的五月風,躺在家里同湖面般的床上一點點沉下去,充實,安適。

我坐在板凳上,眺望著遠方一點點西沉的太陽。仿佛鳥棲樹,魚潛淵,一切穩妥而安寧。風裹著身子,吹起鬢間的碎發,撫平生活留下的傷疤。眼中明暗交雜,霞光與夕陽相押韻,一派輝煌。

人生最好的姿態,也當如此罷。

老師評語:

這是一篇理想的學生習作。文章緊扣“理想的鄉村時光”展開,描寫了鄉村幾個寧靜平和猶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場景。文章用語生動準確,修辭新鮮活潑,行文流暢富于變化,把當今被繁雜瑣碎生活所磨折的人們心心念念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藝術地呈現于筆端,令人嘆為觀止。

指導老師:呂李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新野县| 兴文县| 容城县| 郧西县| 九寨沟县| 喀喇沁旗| 武鸣县| 万年县| 丰镇市| 胶州市| 赞皇县| 芦溪县| 繁峙县| 富川| 安远县| 京山县| 玉树县| 晴隆县| 康马县| 宜昌市| 密云县| 行唐县| 林周县| 浑源县| 大方县| 上饶县| 灌阳县| 阿拉善右旗| 枣庄市| 博客| 应用必备| 鸡东县| 曲阳县| 新余市| 海南省| 阿拉善盟| 荆门市| 托克逊县| 凉山|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