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花朵(2024年冬季特輯)
- 《小花朵》編委會
- 1075字
- 2025-08-08 15:05:20
走進拙政園
瑞安市玉海實驗中學七(3)班 王心淼
此時為雨,江南之韻味更顯疏朗。一眼望去,園林“筑室種樹,灌園鬻蔬”“花間軒榭,水際安亭”,縱情于鄉野深處。雖由人造,宛自天開,恬適而安閑,隱逸之趣顯然。
踱步于石板路,路的兩旁被荷花圍著,清新的荷香,被風吹散于各處。又“濯清漣而不妖”,亭亭凈植,彎而不曲,倚在荷風中,倒甚有番風趣矣。不遠處,有一廊,乃“小飛虹”,似流淌在陸上的彩虹橋,連接兩處。這樣的設計在園林風格中倒甚是少見。
與它相似的,莫過于波形廊,顧名思義,似波浪,有點古現代韻味結合之美。漫步于間,兩側湖面上印著水鳥飛過的痕跡,這可能就是“水鳥鴻儔已可聽,湱然分練蹙波聲”了。
楊柳依依,在柳絲的指引下抵至南廳,十八曼陀羅花館。在其旁,留有伊少沂的長聯“小徑四時花,隨分逍遙,真閑卻、香車風馬/一池千古月,稱情歡笑,好商量、酒政茶經”,一幅醉于賞花,品茗茶韻,逍遙自在的圖景影影約約地閃現出來。
跨入門檻,即聽見:“尋尋覓覓……”似京調,可大有不同矣。詢問旁人,乃昆曲。此曲乃出自李清照的詩題《聲聲慢》。“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春泥。”與現代歌曲相糅中,既不失古典韻味,也引進了現代歌曲潮流,動人心弦,余音繞梁,周遭響起“妙哉”一片。
于屋內四周觀望,陽光被窗欞鑲嵌的彩玻璃折射出綠與紫兩流光,在絢麗中流著晚清的復古之韻。探頭屋外,品正值盛放的曼陀羅花,紅似夕陽,相伴火燒云,又似燭光,在枝頭閃爍。如詩如畫中,彼岸紅葩挺翠蕤,放肆在夏日之中。
邁進北廳,卅六鴛鴦館,因曾養三十六對鴛鴦而聞名。靈感源于“養鴛鴦卅六對,望之燦若披錦,”在鴛鴦戲水中,飽含著愿自家幸福平安之意。
于拙政景色迷失的我,誤打誤撞到紫藤下,不同于其他樹的翠色,這里是紫縈環繞,流蘇下垂。陣陣花香中還有文人墨客文徽明之書畫氣息。因此乃文徽明之親手培育贈予好友,拙政之主王獻臣。粗略算計,此樹已承500余年歷史,韻味正濃。漫游著,被泠泠清水勾引了去。旁邊的芭蕉反射著陽光入池,使水印得翡翠中帶著些許光亮,略帶閑趣。在這波光粼粼中,帶著夏韻,蘊含著寧靜、風雅,疏朗曠宜。
走著,走著,夕日欲墜,樓宇靜語,湖水作響,柳葉傳聲,花香四溢……
走著,走著,我悄悄地走進了拙政園的中心!
老師評語:
本文構思巧妙,先描寫拙政園的整體印象再以游蹤順序細寫拙政園的景色:踱步于石板路感受愜意,跨入十八曼陀羅花館領略詩意,邁進北廳享受寧靜、風雅。文章圍繞“走進”展開具體描繪,這是心靈的旅行,內心得到了洗禮,抒發了對寧靜、優雅生活的向往。特別是文章引用很多“古詩文”,使語言典雅生動,可以看出作者游玩時的用心!
指導老師:厲愛國